致我灵魂的引领者
——杨绛先生
2016-11-25敖慧仙
※ 敖慧仙
致我灵魂的引领者
——杨绛先生
※ 敖慧仙
题记:当我和你离别时——我不想把话隐藏在心上,那时我是多么爱你啊,尽我所能地爱得发狂。
——屠格涅夫
得悉杨绛先生仙逝的消息,迟迟不能接受。彼时,眼前掠过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最后一幕,游天鸣茕茕孑立于师父坟前演奏《百鸟朝凤》,哀伤的音符缓缓流淌。我的泪水默默流淌,为唢呐王焦三爷,为吴天明导演,更为我挚爱的灵魂引领者杨绛先生。
过去十余年间,杨绛先生仿佛我至亲至爱的长辈,伴我走过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风风雨雨中,她已幻化为我生命的同行者,引领着我的灵魂上升。
大学时代,初读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我们仨》,三口两代学人相濡以沫地读书著述是感触最深的部分。杨绛和钱锺书先生清贫而富足的书斋生活,让我无比憧憬。彼时读书渐渐成为我的积习,但“著述”似乎离我太遥远,只能像小孩子遥望着喜爱的糖果,内心充满了甜蜜的蛊惑。
大学最后一年,我随波逐流加入考研大军,我并不爱所学的专业,因此当时心情极度焦躁。备考烦累时,现代文学经典作品慰藉着我干渴的灵魂,沈从文、杨绛的作品让我爱不释手。后来我当机立断换考研专业,如愿考取了现代文学的研究生。冥冥中,杨绛先生给予我前进的勇气和力量。
研究生阶段,我拥有了第一套《杨绛文集》,并立下小小的决心——致力于先生其人其作的研究。然而杨绛和钱锺书先生都不喜欢别人研究他们的作品,也不喜欢别人为他们作传。先生曾说,“我只是一滴清水,不是肥皂水,不能吹泡泡。”但先生作品里的生命意识和生命体验,深深打动了我,她的文字仿佛生命之树上的繁花,“蛊惑”我不断阅读,不断发掘其中深意,并发表自己浅显的见解。
记得十年前,战战兢兢写下的第一篇研究文字是《心轻可以上天堂——悼念钱瑗》,真心怜惜先生痛失爱女的悲怆。她得知爱女病重,心如刀割,却旷达地说:”自己心静下来了。”内心的沉稳和强大,让人心酸。爱女离去一年后,相濡以沫63载的钱先生临终,一眼未合好,杨先生附他耳边说:“你放心,有我呐! ”先生的内心也许“藏有一个重洋,但流出来,只是两滴泪珠。”让人无比心疼她如此独自坚强。
毕业后,我如愿站上大学讲台,职业的幸福感让我时时地感念先生无形的指引。而先生关于“好的教育”理念,对我颇有启发——“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注重修炼为人师表的内在涵养,树立榜样和典范的力量,使我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和尊重。今天走进课堂,我说了一句:“心情很沉重。”学生们扬起花朵般的脸盘,说:“老师,我们都懂!”
2011年,我收获了人生最珍贵的馈赠,一个可爱温软的小精灵进入我的人生,我全情地投入母亲的角色。我深切体会,女人的天性为母性,母性以慈卫之。亦如先生所说,当了母亲,方知道母亲的辛苦和难处。女儿的成长道路磕磕绊绊,忘不了多少个夜晚抑或黎明,哄孩子入睡后偷偷爬起来,只为多写几行字。如此坚持了两年,我完成了研究专著——《生命的烤火者——杨绛散文研究》。短绠汲深,其间几次写不下去,想放弃时,先生坚持不懈自学西班牙语,翻译《堂吉诃德》的精神鼓励着我。这书是献给先生的小礼物,也是与女儿共同成长的纪念。2015年,我晋升为现代文学的副教授,成为学校最年轻的八零后副教授。
“简朴的生活,高贵的灵魂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先生说到做到,身体力行。先生始终以其“不言之教”的人格力量感染后学。即使“文革”期间,她一如既往无畏地扶持困难的师生。丈夫和女儿去世后,先生把女儿的存款赠予北京师范大学。并以“我们仨”的名义,把夫妇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励基金,扶助贫寒子弟完成学业。这种无私回馈社会的精神,成为我服务社会的榜样。我通过了“中国少年儿童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讲师资格,在中小学、幼儿园开设“爱护我们的身体”等课程,教育儿童预防和远离性侵害。目前受益者达数千人,辐射到偏远山区,反响良好。此外,我加入了公益支教队,定期为福利院和山区孩子们上课,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公益事业,先生与我同行。
或许“钱锺书夫人”的光环太耀眼,或许先生105岁的绵长生命太惹人注意,当下人们最关注的,似乎不是她“诉诸灵魂与生命”的文字本身,亦不是她生命和艺术价值的本身,而是本质以外的其他东西。但不管人世如何喧嚣,先生之于我,已经是阳光与空气。
我明白,自己无法清点杨绛先生赋予的财富的一半。
我知道,杨绛先生没有走远,她慈祥地注视着我。我要做一个她和钱瑗那样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