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生态启示

2016-11-25赵静侯佳刘伟伟

领导科学论坛 2016年15期
关键词:天人合一儒家伦理

□ 赵静 侯佳 刘伟伟

试论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生态启示

□ 赵静 侯佳 刘伟伟

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依靠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的进步,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今天的环境危机。如何在改善人类生活水平的同时,摆脱生存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时代的重要课题。通过对中国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解读,提出了借鉴古代传统文化解决当今生态问题的思路。

儒家;传统;文化;生态;启示

伴随工业文明的推进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给自然环境带来了空前的破坏。在日益增加的自然灾害、极端天气面前,人类意识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工业文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我国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指出人与天(自然界)同本同源,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共荣共生,得到长久的幸福。通过对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解读,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给现代社会确立理性的生态文明建设价值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关系以及以生态伦理指引生态文明的发展带来许多启示。

一、儒家“天人合一”思想解读

儒家学说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主要体现为对“天”的看法以及对“天与人”关系的看法。儒家的“天”指的是自然或代表万物运化的规律,《论语·阳货》指出:“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天人合一”就是天道与人道的统一,狭而言之,就是自然与人的共生并存、和谐发展。具体言之,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有以下几种含义:

1.人性与天性相通

指人与万物有共同性,人道与天道相通。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善心善念与生俱来,与天相通,人性中集中体现了天道。《中庸》指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进一步将人性与天道紧密联系起来,还有就是强调人性与物性相通,物性与天地之道相通,“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2.人性与天性相类

这是儒家对人性和天性更具体化的比较,通过这种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共同点,从而指出人天共存的紧密联系。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董仲舒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天生的,是由天决定的,所以人与天类似。孔子也认为“唯天为大”,天是最高存在。儒家所说的天,并不是指传说中的统治者“天帝”,而是指自然,包罗万象万物,人类存于其中的自然界。《春秋繁露·人副天数》中指出“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指的就是人的身体结构与天的年月的对应,进而指出人受命于天,为天下最贵。

3.人性与天性同本

儒家认为,气是构成宇宙间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天地由气所化,人也是由气所生成。由此,人性与天性同本同源。也正是因为如此,人应以万物为友,将仁爱由人类社会推及到自然界。人与社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共荣共生,才能从中得到长久的幸福,也就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综上所述,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在于理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规范人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儒家把整个宇宙系统看作是一个整体,指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出了儒家的最高道德是“仁”,以“仁”作为准则来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以此作为人的善恶的判断标准。儒家主张“仁民爱物”,在对待“物”上,儒家有着严格的行为规范,主要有以下两种原则:

一是取用自然资源不能竭泽而渔。在万物复苏的春天,《礼记·月令》中规定“昆虫未蛰,不以火田、不杀胎、不殀夭、不覆巢”“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掩群”。要求上至天子诸侯也不能对野生动物捕杀过度,以免造成动物的灭绝。儒家学说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统治者长期以来所采信的主要治国主张,从“天人合一”思想推导出来对自然资源的取用态度,对我国古代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顺应自然规律取用自然资源。孔子对谷物瓜果等,坚持“不时不食”(《论语·乡党》),也就是说,谷物瓜果未熟、动物没有长大,不得食用。荀子则将这一思想发挥得更为充分:“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荀子·王制》)“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荀子的论述也表达出了儒家与佛家思想的根本区别,佛家主张不杀生是无条件的,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杀害一切生命,并成为其信徒必须遵守的戒律,显然,这样的主张是无法在全社会推行的,而儒家则立足于社会现实,主张有节制地取用自然资源,可以在不影响动物生长繁殖的条件下取用动物资源,合理的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因而具备了在社会中推行和延续的条件。

二、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对生态建设的启示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从认识到“人”与“天”相通、相类、同本的紧密关系出发,主张人对自然应该保持尊重和敬畏的态度,反对过度取用自然资源,造成动物的灭绝和自然生态的破坏,并进一步指出,人类如果背道而妄行,会受到“天”(即自然规律)的惩罚。反观人类在经历经济快速发展后的现状,因为发展经济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走上一条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之路。随着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温室效应、水体污染、极端天气、野生动物灭绝加速等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在物质条件获得巨大改善的同时,也开始反思自身的行为对大自然造成的极大破坏,从以往对传统文化中物不尽取、遵从天道思想一律持批评态度,逐渐转向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开始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理性思考。

1.确立理性的生态文明建设价值观

现代工业文明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物质条件,但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在工业文明时代,人们强调的是“人定胜天”,一切以从自然中获取资源为中心,反复强调人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以此来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工业文明思想,在生产力还不够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曾经在各国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结果,在工业文明建设之后,人们才从各种频发的天灾、环境污染产生的巨大问题中清醒,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提出,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大进步,是人类对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理性思考。生态文明建设价值观,确定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人对自然环境必须实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人类改造自然必须受自然规律的约束,人类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这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理性生态文明建设价值观,有不少内容与我国传统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不谋而合,这正是传统文化带给当今人类的重要启示。

2.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关系

儒家思想产生于农耕社会,当时,人民生活的主要来源是从耕种和家畜喂养中获得收成,或者从自然界猎取野生动物作为食物,以当时的科技水平,农业耕种无法摆脱对天气的依赖,靠天吃饭是当时农业生产的普遍状况。因此,儒家思想中把遵循天道,对天的敬畏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加之儒家长期被封建社会统治者奉为圭臬,其思想能够得以传播并施行,因此在我国古代,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较为协调,对环境的破坏也并不严重。而到了近代,世界各国开始大力发展工业文明,都是以追求工业发展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根本目标,对自然生态或者忽视或者认为能够在以后进行弥补,从而导致了对环境的巨大破坏。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关系,单一、片面追求工业生产、追求经济效益所致。因此,在物质财富得到极大满足、面临的生存环境却越来越恶劣的今天,各国都应该以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方向,把经济与生态共同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从粗放型、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以科技创新来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政府要制定宏观政策,致力于淘汰落后的、低水平重复的产能,建立技术含量较高、资源消耗较少、对保护生态较为有利的高新技术产业。总之,由于前期为了发展经济给生态系统带来了灾难性的破坏,生态系统已经非常脆弱,政府再也不能为了“金山银山”而牺牲生态资源,而要把生态建设和发展作为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以生态建设和保护为先,置经济建设于生态建设之后,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关系。

3.以生态伦理指引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封建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对自然资源的取用提出了“物不尽取”“取物以顺时”的主张,对自然生态的保护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统治者奉行的主流思想,在当时之所以能在社会中产生广泛的作用,原因在于它不仅仅只停留在思想层面,更多的时候,它是以社会通行伦理的形式得以流传和盛行。换言之,儒家思想对全社会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性和规范性。同理,在现代社会,如果没有生态伦理,人们就不可能在工业时代自觉追求生态文明。生态伦理是在人们对工业文明的批判中产生的,它的作用与意义不只是停留在对工业文明给自然环境造成的巨大伤害的批判上,还体现在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为实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寻找新的道路。可以说,生态伦理是通过在生态科学所认识的事实和规律的基础之上,将人类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化为社会的伦理准则,通过人类社会行动准则的形式,实现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自觉保护。因此,生态科学重在理清人与自然的科学关系,指明人对自然的依赖,提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客观规律。而生态伦理则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升为人的行为准则,指引着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一句话,没有生态伦理,就没有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封建社会,指出自然与人共生并存、和谐发展的关系,并提出“物不尽取”“取物以顺时”的主张,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工业文明得到普遍发展、自然灾害频发、水体污染严重、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当前,吸收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精髓,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关系,以生态伦理指引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是传统儒家文化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1]刘慧洁.先秦儒家生态思想及其现代启示[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2.

[2]冷文.先秦儒家生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5.

[3]赵梓博.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对生态文明的启示[J].世纪桥,2011,(11).

[4]任晓丽.先秦儒家“天人合一”思想及其当代启示[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3).

[5]白杨.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当代启示[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5.

责任编辑:赵春燕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儒家天人合一视域下的大学生生态道德建设”(项目编号:SQ151046)的研究成果。

赵静,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侯佳,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后勤管理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刘伟伟,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思政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2095-5103(2016)03-0083-03

猜你喜欢

天人合一儒家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中国学派”动画片的审美解读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谈传统审美对当代艺术的影响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