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6-11-25秦建

领导科学论坛 2016年15期
关键词:职业化辅导员职业

□ 秦建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 秦建

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任着重要角色,但随着工作年限增加,部分辅导员逐渐出现职业倦怠、晋升受限、能力发展遭遇瓶颈等问题,更有甚者,已严重影响其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际,以职业发展为切入点,对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径进行探索具有现实意义。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路径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指导学生、服务学生、引领学生的重任,在促进高校学生工作和大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辅导员应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这不仅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辅导员自身发展提出了目标和要求。

一、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必然性

1.辅导员职业化的基本内涵

职业化是指个体所从事的行业具有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工作内涵。辅导员职业化概念的提出,一是因为现有研究依然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尚未达成统一结果;二是辅导员工作内容逐步被社会所认可,职业化便于建立社会准入机制;三是辅导员个体在发展中遇到“瓶颈”,职业化有利于实现个体职业诉求。结合工作实际,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基本内涵主要包含四个层面:第一,辅导员职业可以作为个体谋生的基本手段;第二,辅导员职业需要一定的理论建构及技能要求;第三,社会对辅导员职业给予认可,该职业能获得长期性发展;第四,辅导员职业有明确的从业规范及社会准入机制。

2.新时期辅导员面临的新变化

2006年5月20日,教育部通过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并于同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该文件的颁布,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职业发展并非坦途,部分辅导员或因为对职业认识不准确,未将辅导员工作作为职业追求,仅作为个人发展的跳板;或因为缺少必要的保障支撑体系,职业目标飘忽不定。辅导员既要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又要承担自身职业发展压力。在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挑战与机遇并存。

首先,辅导员责任担当具体化。“辅导员”是思想政治辅导员的简称,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因此,辅导员除了处理好日常事务性工作以外,更关键的工作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人格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言传不如身教,辅导员工作在第一线,对学生工作的忠诚和热爱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基础,而辅导员自身的言行举止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榜样示范,能够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面对“90后”学生群体,辅导员更需要不断提高自己,才能做好工作。

其次,辅导员服务目标多元化。大学的管理和教学模式较高中阶段发生了很大变化,辅导员一方面要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还要处理好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日常事务,另一方面还要发挥好学校各部门、学生家庭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同时,受社会评价体系影响,辅导员在学校必须要承担一些学生考研、就业乃至毕业后的入伍、出国等工作内容。因此,辅导员基本接触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方面面教育工作,所涉及的责任由过去的“单一辅导”过渡到新时期的指导、服务、引领等“多元并存”。

再次,辅导员能力需求综合化。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文件明确指出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应具备九个模块的工作技能,并根据初级、中级和高级不同级别配比不同技能要求。我国现行学科体制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经从本科专业、硕士点专业发展到独立二级学科博士点专业,但是专业学习和辅导员工作技能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辅导员所承担的是一项政治意识坚定、思想素质过硬、能力要求全面的综合性工作。

二、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困境及成因

1.职业认同感缺乏

任课教师、行政人员、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三大组成部分。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对辅导员工作内容的认识存在一定偏差,认为辅导员在高校中处于“最底层”,其工作内容被视为“虚而不实”。部分辅导员不能及时找到工作的自我效能感,或经过一段时期工作后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面对同行的分流、转岗,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当在评优晋级方面出现问题时,无法正视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前景,加之该职业的社会影响力不足,又缺乏及时的职业指导,导致辅导员严重缺乏职业认同感。

2.职业前景不明晰

教育部24号令明确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但是各高校实际条件有限,大部分辅导员常年从事日常事务性工作,影响专业能力发展,无法转向教师岗位。同时因为晋升名额有限和专业技术通道存在瓶颈,构成了辅导员职业前景不明朗的外因。

辅导员的核心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涵盖了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意识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等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各高校对辅导员工作布置多以“加法”计算,事务性工作较多,辅导员还需要做好学生奖学助贷、推优入党、班级建设、就业指导、创业服务、违纪处理等工作,同时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配合学校其他部门完成数据报送、整理、汇总工作。这种工作状态一方面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实效,另一方面,事务性工作情况复杂,耗时耗力,辅导员疲于应付,无形中挤占了学习时间,导致专业化能力衰退。这是导致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前景模糊的内因。

3.职业压力与付出不平衡

辅导员工作面对的是性格特点各异的当代大学生,工作对象是极具能动性的“人”。教育部对各高校辅导员与所带学生人数的配比是1:200,很多高校超标严重。做“人”的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尤其是部分高校将学生的学业、安全、诚信等指标与辅导员考评结合起来,导致辅导员工作内容越来越多,强度越来越大。“底下千条线,导员一根针”“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都是对辅导员工作状态的描述。同时,辅导员还要面对个人家庭、职业发展等问题。而高强度的工作量,并不一定能绝对减少各种隐患,精神压力随之增大。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路径探析

1.严格辅导员职业准入机制

准入机制是职业发展过程的关键节点,是通过建立规范制度来约束人们从事该项工作的最基础的标准。尽管各高校对辅导员的招聘条件越来越严苛,甚至学历要求已出现博士条件,能力要求必须是中共党员、学生干部、获得过奖学金。但是没有基本的准入标准,一方面无法形成行业内的自我约束感,另一方面无法形成社会对该职业的直接认同感。辅导员职业标准应当包括道德标准、学术标准、专业标准和技能标准。同时,对辅导员的招聘要面向社会,应尽可能地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程序严谨,确保择优录取。

2.完善辅导员职业保障体系

一个健全的职业发展过程既包含合理的职业准入制度,也依赖科学的职业发展保障体系。辅导员工作具有特殊性,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高校教师,其工作时间越长,工作经验和资历越丰富,与之相比,辅导员则是工作时间越长,越容易出现职业倦怠感和职业发展迷茫感。健全的职业保障体系,应当包括合理的薪酬机制、科学的考核机制以及职业晋升、职称评定、专业培训、对外交流等方面,学校既要为愿意长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提供支持,也要为辅导员转岗提供条件,解决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后顾之忧。

3.创新辅导员工作方法

辅导员职业化发展要取得突破,更多的努力应投放在改变内因上,即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变换工作形式,让辅导员从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比如常规通知下发、数据汇总整理、奖学金发放等事项,可以指导学生去做。针对以上问题,部分高校尝试建立了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以高年级学生为主体,以服务学生、简化程序为目标,参照学校行政机构,结合学生日常工作中的热点问题,构建了一个全方位一体化办公体系,既提高了服务学生的实效,又为辅导员能力提升节省出大量的时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提高辅导员个人能力水平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也是最基层的实施者。积极探索辅导员职业化建设,对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辅导员个人职业规划发展也具有现实作用。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是为了更好地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而打铁还需自身硬,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应结合职业能力标准,建构理论框架,完善知识结构,结合兴趣爱好,发展专业技能,实现从职业化向专业化、专家化的职业生涯过渡。

[1]杨铎.天津高校辅导员职业路径现状及优化思路[J].中国轻工教育,2014,(1).

[2]胡新颖.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路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

[3]张西峰.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华建设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

[4]刘洋.关于高校辅导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思考[J].领导科学论坛,2015,(8).

责任编辑:赵春燕

本文系2016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辅导员工作课程化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HB16JY031)的研究成果。

秦建,燕山大学里仁学院讲师,辅导员。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

G641

A

2095-5103(2016)03-0065-03

猜你喜欢

职业化辅导员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职业写作
关于完善军代表职业化制度的思考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我爱的职业
职业化建设解决村官带头乏力问题
中国篮球职业化发展探析
职业化院长尚无生存空间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