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楹联归类浅说

2016-11-25钮文静

对联 2016年10期
关键词:楹联对联华人

●钮文静

楹联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样式,以其文辞精炼、 精短易记、 用途广泛的特点,不仅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也得到普通老百姓的喜爱。多年来,随着中外交流的日趋频繁,散布在世界各地的对联,逐渐走进公众视野,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

笔者将在海外的楹联,大致分为三个类别:一是爱国思乡联, 主要是旅居各国的华人的住宅建筑和侨商同乡所建的会馆悬挂的楹联, 大都是表达海外华人团结互助和思念故乡、 思念亲人的共同情怀; 二是寺庙宗教联, 主要是各种纪念寺庙和宗教场所悬挂的楹联; 三是题赠祝贺联,主要是华人与外国友人之间的互相题赠的楹联, 其中不仅是中国人题赠外国友人的楹联, 还有一些精通汉语言的外国人题赠华人的楹联。

一、爱国思乡联

在海外的楹联里, 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楹联属于爱国思乡联, 这些楹联要不就是

悬挂于华人的饭店或住宅等建筑, 要不就是悬挂于同乡会馆。例如新加坡有一座『虎豹别墅』,在其抱翠牌坊上有著名文学家郁达夫手书的一副对联:

爽气是西来,放眼得十三湾烟景;

中原劳北望,从头溯九万里鹏程。

该联表达了主人对家乡的思念, 也表达了主人的宏伟理想和志向。

美国旧金山枫林小馆(酒馆)的春联:

枫色极天人共醉;

林深香径月来寻。

此联采用了镶嵌格,把『枫林』二字嵌入联首,表现的也是海外赤子思乡的情怀。

澳大利亚唐人街有副对联:

澳陆风光,物阜民康,邦交友善;

中原气象,德门义路,揖让仁风。

既体现了怀念祖国的思乡之情,也表达了对中澳之间邦交友善的祝福祈盼之意。

在加拿大温哥华海滨, 有座华工合修的望乡亭,其亭联曰:

遥望中华数万里;

不知何日返回家。

据传,一八六零年,加拿大曾到中国招募七千多名华工,为他们修筑铁路。回不来的华工修建了这座望乡亭, 世代到此遥望东方。如今,加拿大已将此亭改为『友谊亭』,成了中加友好的象征。

英国伦敦华埠『爵禄街』街头,高竖着雄伟壮观的中国式牌楼, 牌楼门柱上刻着两副汉字对联:

伦肆遥临英帝苑;

敦谊克绍汉天威。

华堂肯构陶公业;

埠物民康敏寺钟。

两联鹤顶并嵌『伦敦华埠』四字,显示出地道的中国气派。联意以通商为主题,涉及两国关系,不卑不亢。

南洋有一家祖籍广州的五层楼月饼店,悬一门联曰:

五岭南来,珠海最宜明月夜;

层楼北望,白云犹是汉时秋。

联语把故乡著名的山水嵌入联中,表示虽身在异域,仍寄情故乡山水的爱国之情。

委内瑞拉有一家梅园酒家, 主人金梅圣祖籍广东台山,其楼中对联颇富魅力:

梅酒论英雄,借箸纵谈天下事;

园亭观景色,登楼顿起国中情。

秘鲁首都利马最大的华人会馆有这样一副楹联:

尝六万里艰辛,权作寓公,相助当如左右手;

历五千年生聚,每逢佳节,何人不起本源心。

表达了海外华人团结互助和佳节思亲的共同情怀。

南洋巴罗嘉属会馆的对联是:

此间孕大地灵奇,曲水潆洄资映带;

闲坐忆故乡风景,酒杯谈笑语从容。

这副对联反映了侨居异乡的海外游子思念联故乡的艺满腔情意。

日本横滨中华会馆镌有一联曰:

福地枕蓬壶,采药灵踪,仙去尚留秦代迹;

好风停桂棹,扶桑乐土,客来重访赖公碑。

印度加尔各答华人商会挂的楹联为:

先辈声名满四海;

后来兴起望吾曹。

毛里求斯一华人会馆书的楹联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庇天下寒士;

愿与吾侪二三子,称乡里善人。

二零零四年, 美国洛杉矶潮州会馆征联,要求以『潮州』两字作为上下联之首字,撰为鹤顶格嵌字联。杨永超旅居洛杉矶,以两联应征,皆得奖。 其一是:

潮水盼归途,处处波澜游子意;

州城迎远客,家家粥饭故乡情。

此联上联写『游子意』,下联写『故乡情』,但都通过具体形象以达意。

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人, 通过楹联的形式,抒发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祝福祖国,希望祖国日益强大的强烈愿望。悬挂这些楹联,凝聚了海外华人的心,让每一个看到的中国人, 都能深刻体会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二、寺庙宗教联

楹联与寺庙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些海外的寺庙,有的是移居过去的华人,为了纪念崇拜的先贤而建, 也有的则是当地的宗教场所,虽然官方语言并不是汉语,但也同样悬挂有楹联。 例如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唐人街四邑庙,内供关公雕像,外刻这样一副楹联:

勇壮山河,万里雄风扬四邑;

忠悬日月,千秋义气普三都。

通过颂扬关公的忠勇、义气,表达了海外华人的忠义本色。

在非洲的马达加斯加, 赤瓦雷斯华侨总会会馆旁有座纪念关羽庙,庙门联曰:

赤面秉赤心,乘赤兔追风马,驰骋时毋忘赤帝;

青灯照青史,仗青龙偃月刀,隐微处不愧青天。

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垄市有一座三宝庙,是为纪念我国航海家郑和建造的,庙前有一副对联:

滇人明史风来世;

井水洞山留去思。

联中『滇人』指云南人郑和。 『井水洞山』指庙内的『三宝井』和『三宝山』。

日本长崎的孔庙有画家李苦禅题联:

圣教无域泽天下;

盛德有范垂人间。

韩国首尔孔庙联曰:

古今尊至圣;

中外仰先师。

清光绪甲午年状元、 大实业家张謇曾为日本函馆关帝庙题联:

三山今在人间,神之来兮,弱水千寻迎节仗;五月每逢诞日,民有过者,清泉一掬荐蒲花。

关帝庙及这副汉字联,不仅为旅日华侨所向往乐道,许多日本人士,也常去此庙顶礼膜拜,传抄吟诵这副对联。

美国三藩万佛城讲台联:

华严境界,楞严坛场,四十二手眼,安天立地;

妙觉世尊,等觉菩萨,千百亿化身,变海为山。

日本东京浅草观音阁联:

宝鼎现庄严,金碧装成安乐刹;

佛光呈壮丽,云霞照出普陀山。

美国某法王寺大殿联:

妙绝不虚传,四山合护法王寺;

悲心无尽愿,九品同登极乐邦。

美国旧金山金山寺联:

一切众生,入不二法门,同登三宝地;

百界诸佛,上千座华台,庄严万德天。

新加坡圆明寺联:

丹照清净觉相,悉以普贤行愿力,供养诸佛;

明宣无上菩提,尽于未来一切劫,利乐众生。

菲律宾马尼拉宝莲寺联:

宝气到来无,一路风光须细认;

莲花开也未,个中消息只君知。

泰国曼谷龙莲寺堂门联:

龙向腹中生,袋贮乾坤欣有法;

莲从喉里吐,心空世界笑何人。

缅甸大城府三宝庙楹联:

佛心公造化,不减不灭;

三昧宝真如,无我无人。

对联怀想悠悠,令人肃然。

日本长崎崇福寺天王殿联:

一座寿山观自在;

无边福海大圆通。

这些寺庙里的楹联, 有的表达了纪念先贤的情感,有的则显示宗教的尊严,字数虽少,不能像一篇文章那样洋洋洒洒,但言简意赅,蕴含深刻,易读易记,形式美观,便于悬挂, 也是海外楹联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题赠祝贺联

题赠祝贺联是楹联中最受欢迎的一类, 这类楹联表达了撰联者对所赠对象的深厚情谊,在华人与各国朋友的交往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

印度尼西亚万隆华侨子弟学校———振文学校校长魏蔚印,很重视对海外侨裔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为学校题了两副校联:

翘首望神州,九万里地广民勤,淳厚仁风传异域;

追源溯华夏,数千年礼隆义著,辉煌文化及邻邦。

碧海闪明珠,物阜民康,异国风光情亦恰;

蓝天舒望眼,云飞霞灿,故园山水意尤亲。

利用联语宣传祖国, 教育学生继承祖国文化。

陈敷友先生是福建惠安县人, 早年旅居缅甸,曾任《仰光日报》经理,工诗能文,对联尤佳。 一次,仰光有位华人巨商,乃基督教徒,在郊区九文建造一铜像,陈先生为其撰联:

主尚仁慈,捐全躯于十字架;

公尤慷慨,立铜像在九文台。

此联匠心独运,工整贴切。

李芒先生一生研究和翻译日本文学,日本友人较多。一九九零年,他给日本著名俳人若林南山夫妇写了一副贺联:

大海分疆连地脉;

长天同域共新春。

上联意说中日两国『一衣带水』,海底地脉相连, 下联套用日本著名歌人长屋王赞颂中日友好关系的名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表明中日友好基础牢固。 一九九八年, 李芒给日本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山崎丰子写贺卡时题赠一联:

山路崎岖攀绝顶;

丰年子午步通途。

巧妙地将山崎丰子的大名嵌了进去,并寓意她必须经过『崎岖』的道路才能攀上绝顶,并能独步通衢。

在题赠祝贺联中,不仅仅是华人赠与外国友人的对联,还有一些精通汉语言的外国人,也喜欢用对联的形式,赠题华人。例如《西行漫记》的作者、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 斯诺 便曾撰写对联 表达对逝世的·,,鲁迅先生表达哀悼之情:

译著尚未成书,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副联不但概括了鲁迅先生的事业和影响,还巧妙地把鲁迅先生两部小说集的名字嵌入联中,又表达了自己无限悲痛的心情,十分贴切自然。

越南革命家潘佩珠在一九二五年孙中山先生逝世时,撰写的挽联是:

志在三民,道在三民,忆横滨致和馆几度握谈,卓有精神贻后世;

忧以天下,乐以天下,被帝国主义者多年压迫,痛方余泪泣先生。

全联既表达了对先生去世的哀痛,又显示了两人的深厚友谊,文字典故运用纯熟,令人敬佩。外国人撰写的对联,著名的还有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为二十岁的光绪

皇帝大婚时赠送的对联:

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

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寿康。

无论是华人题赠外国人,还是外国人撰写对联赠与华人,都说明对联这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式,在中国和世界交流的过程中, 在弘扬中华文化的过程中,在拉近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上,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桥梁纽带作用。

传播在海外的楹联还有很多,基本上都归于这三个类别。 近年来,随着中国日益对外开放,特别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来,汉语言也受到世界的瞩目和喜爱。 国际上已经掀起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 中华传统文化也重新焕发出生机,楹联作为华夏儿女最喜闻乐见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发展良机。

猜你喜欢

楹联对联华人
何为“华人”?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孔府的年节楹联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对联知识小问答
我与楹联缘不浅
自对在对联中的作用
我怎样教写对联
『对联』一词的出处有了新发现
楹联简史三字经(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