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文学视野下的日本文学史研究
——评高尔基文学研究所编《世界文学史》第二卷日本文学部分

2016-11-25

世界文学评论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世纪文学史文学

邹 茜

世界文学视野下的日本文学史研究
——评高尔基文学研究所编《世界文学史》第二卷日本文学部分

邹 茜

内容提要:相比于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先导的世界文学史概念,由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编撰的《世界文学史》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世界文学的统一性、世界文学构成部分的关联性与力量对比,并着重于在文学的变化与发展过程中进行探究。本文以第二卷(中世纪文学卷)日本文学部分为例,从文学史的整合与独立、流动与发展、学者与读者三个方面,解析这部文学史的世界文学视野,找寻该视野下日本文学史研究的新思路。

《世界文学史》 世界文学视野 日本文学史

由前苏联、现俄罗斯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组织编撰的《世界文学史》(八卷本)出版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部大型文学史实工程汇集了当时苏联国内几乎所有的高端外国文学研究力量,参与学者多达500人,历时三十余年,全方位、全语种地对世界各国(地区)的文学发展历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并详细研究了各民族文学之间发生的交流和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中国学界便开始关注并组织专家翻译该套著作,后经多次搁置,最终于2014年8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中文版,一套八卷,规模宏大,影响深远。

该著俄文原名为Иcтopиявceмиpнoйлитepaтypы,直译应为“整体世界文学史”①,其“整体”不仅是 指论述所涉及的民族和区域之广,而且更强调了世界文学史的全局观,即对世界文学史的时代划分、世界文学中心的移动、各民族文学间的相互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学在全世界文学中的定位等问题,编写者进行了整体把握与客观论述。日本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其独特的文学特性。尤其是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成为东西方文化的汇集地,日本近代文学也在初步完成其近代转型基础之上展开,在包含东方文学的具象性、非系统性和感性的基础上,又融合了西方文学的抽象性、系统性和理性特征。学者们对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也更多地在比较文学与国际视野下展开。而另一方面,对明治维新前的日本文学史的探究,则更多地围绕中国文学及文化的传播与影响、日本本土文学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因此,本文选取《世界文学史》第二卷(中世纪文学卷)日本文学部分作为评述对象,力图从文学史的整合与独立、流动与发展、学者与读者三个方面,分析该著作是如何在世界文学视野下论述日本文学史(中世纪)等问题,以期拓展日本文学史研究的思路。

一、整合与独立

《世界文学史》采用编年史方式,按照世界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启蒙运动文学、19世纪早期和后期文学的顺序依次展开,且每卷内容都按照文学史整体来安排篇目,凸显各时代世界文学中心的变迁。本文所论述的“日本文学”部分,选取于第二卷上册第二编(东亚和东南亚文学)第四章。该卷论述中世纪早期和成熟时期的文学进程(3—13世纪),按照从古代到中世纪转变的由早到晚、文学进程的性质表现的由平稳到激烈的顺序,先分析印度地区的文学,然后考察东亚、中央亚细亚等地区的文学。日本文学部分依照同源文学,排在中国文学、朝鲜文学、越南文学之后,篇幅较朝鲜文学、越南文学较多。②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章节中,作者几乎没有使用日本文学界所普遍采用的时代划分名称,③而是将上代文学、中古文学、中世文学初期分别用“三至八世纪的文学”、“九至十二世纪的文学”、“十三世纪的文学”替代。这样的编排,一方面是整套书编撰的客观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作者的整体世界文学史观。将日本文学从本土文学的历史框架中解脱出来,放置于“中世纪”这一大历史环境中,不仅体现了东亚文明传播路径和文学演变的过程,更为将该时期的日本文学与同时期的西方文学进行横向比较提供了可能性。

随着现今文学研究的发展,过去不被认为是文学的领域也不断被纳入文学研究范畴,文学研究领域的细分化与多样化使得文学史的全貌更加难以一眼洞穿。相比于过去加藤周一、小西甚一等由个人打通整个文学史的时代,由多名研究者进行分担执笔的文学史出现,并呈现专题化倾向。《世界文学史》虽编撰于20世纪,但其整体世界文学史的格局,可以看作文学研究专题化发展思路的一种铺垫。作者在叙述平安时代宗教对文学的影响时,指出佛教中所包含的日本民族形式特点,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堪与西欧宫廷骑士文化中把人的个性从严格的宗教教条束缚下解放出来的因素相提并论。”④书中进一步指明平安文化中佛教和神道教所持有的时间循环模式:“在充满激情地肯定个人作用的骑士和基督教理想的欧洲中世纪文学中极为罕见,这就决定了这种文学所固有的线性时间流逝的观念。”(241)将宫廷贵族统治下的日本文学与欧洲骑士文学相比较,在某种意义上为以宗教与文学为专题的文学史研究提供了参考。

在中世纪文学的大背景下,作者高度肯定了《古事记》与《万叶集》的文学价值,认为“《万叶集》是后来整个日本文学汲取形象、主题和情节的源泉”(239)。因用汉语记述的形式以及素材与《古事记》中重叠,编者认为《日本书纪》“没有很大的独立的文学意义”,但同时又肯定了其著作中“用日语吟唱、用汉字标音的歌谣”的价值(227)。此外,作者还高度评价了紫式部及其作品《源氏物语》,认为紫式部“可能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达到真正心理分析的高度的作家”(252),而《源氏物语》是一部“以其成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而令人叹服的作品,它不应仅仅被视为日本文学的伟大成就,也应被视为世界文学的最大成果之一”(246)。由此可见,书中内容并非一般性的文学史知识描述,更不是一般作家作品介绍,而是通过作者独到的学术理解,评述了“中世纪”日本文学所独有的特色,并将其放在世界文学中进行定位与评价。

在世界文学史的视野下,日本文学的发展特点又为反观中世纪世界文学的特征提供了可能。比如平安时代,短歌大量出现于散文、小说、日记等各类文学体裁中,其“优美简短的诗句被认为是表达瞬间的印象、深刻的感受和哲理思想的最佳方式”(254)。宫廷中也不时举行赛诗会,频繁地编纂诗选。通过将平安时代“六歌仙”结合斯堪的纳维亚吟唱诗人、笈多王朝时期印度诗人、8—10世纪阿拉伯抒情诗人和普罗旺斯游吟诗人的共同特点,可以推测出中世纪宫廷抒情诗精致、讲究形式、从民间创作的歌曲体裁中吸取营养却有意识地与民间歌曲保持距离等特点。

该卷日本文学部分由三位作者撰写而成,每位研究者的问题意识、文学历史观的各不相同,容易破坏文学史的统一性和整合度,因此需要作者们保证编写的一贯性。如何将各民族和区域的文学有机整合于世界文学的大格局下,在挖掘各民族和区域文学自身独立特色的同时,寻找共同点来反映整个时代的文学特征,这不仅仅是日本文学史研究需要梳理的地方。

二、流动与发展

过往的文学史研究,更多地关注由历史发展、政权更迭、跨地域交流、宗教或其他新事物出现等因素所带来的新的文学现象或体裁、流派。而《世界文学史》第二卷则强调“中世纪文学进行的不是一种流派代替另一种流派、一种体裁取代另一种体裁的过程,而是它们功能的重新配置,是它们在文学发展中比重的变动”(25)。平安时代在日本文学中获得辉煌发展的日记体裁,到镰仓时代还没有销声匿迹,但已经没有那样具有影响力了。这种重新配置的现象,我们可以理解为文学在流动中发展,在发展中形成了此消彼长。这一流动既存在于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文学关系中,也存在于区域内部的文学中。

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之为互动,然而在中世纪,东亚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多半还是以由中国向朝鲜、日本单向传播为主的。日本文学部分较为客观地看待了中国对日本文学的影响。既论述了中国的象形文字和语言通过朝鲜传入日本,使得日本由口头文学步入书面文学在文学的相互关系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也同时强调了日本文学的创作是在本国的土壤(劳动、祭祀、仪式和休息)上成长起来的,应首先归功于内部发展的规律。在考虑文学源头问题时,作者还提及了朝鲜、中亚及阿拉伯国家等在对日本中世纪文学、文化的传播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在汉字传入日本后,日本内部的文学关系则比日本与周边民族、区域之间的文学关系更为活跃,更为丰富多彩。不同阶层的文学思想及文学形式从流动逐渐变为互动,在相互影响中发展。在论述7—8世纪《万叶集》中民歌与文人诗歌的关系时,作者重点论述了两股诗歌潮流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过程,并指明这一相互影响所带来的文学发展的延续性——“无意识地追随传统后来成为有意识地仿效旧的典范,并发展为特殊的‘模仿本源诗’(‘本歌取’)的技巧,这种方法在后来十至十三世纪的古典诗歌中广为流传”(235)。而在论述过程中,除了提到作家熟悉中国文学(包括中国诗歌)在当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还特意提及了掌握朝鲜诗歌的创作经验,对促进日本民族诗歌创作的迅速发展所起的作用。

在此基础之上,该书作者指出《万叶集》在日本文学史上所产生的影响超越了诗歌领域,对包括叙述文体和戏剧的所有中世纪文学均产生了影响,而“它的诗歌或诗歌片断,它的形象和比喻不仅进入中世纪诗歌叙事歌谣体裁的艺术结构中,而且还进入著名长篇小说《源氏物语》、古典戏剧谣曲、净琉璃故事、著名的随笔文学《枕草子》的艺术结构中”(239)。可以说,日本文学部分抓住了文学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中世纪世界文学的大环境中把握日本民族文学发展的前因后果,并对文学的流动与发展抱以开放的态度,为读者呈现了一段较为完整的“中世纪”日本文学史。

三、学者与读者

一部好的文学史应是既可以为学者提供宝贵的研究素材、开拓研究的新思路,又可以为普通的读者提供新鲜生动、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阅读材料。日本部分的内容抓住了各阶段文学的关键词(如物之哀、幽玄等)、各阶段所出现的不同文学体裁(诗歌、物语、散文、小说、日记等)特点、各文学体裁的发展与具体作品特色,在叙述上轻重有别,在论述上具有整体性。作者并非按照一个诗人一个作家一部代表作的模式分开介绍,而是具有连环性,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将每一个文学要素先后连接起来进行叙述,作家与作家之间的过渡十分自然,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顺畅地了解该部分的全貌。

其次,采用了比较文学的眼光与方法。在论述某一位诗人和作家时,不时地联系相关的诗人和作家及其作品,让读者有一个比较的视野,从而得出更加科学的认识。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一参照使得在未阅读文学作品的条件下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内容。作者在叙述《万叶集》中的防人歌时,指其“类似俄罗斯民歌中的征人歌”(233)。而将《伊势物语》看作有关原业平生平的自传体故事时,指其“可以同中世纪法国南部吟游诗人的传记作品相比”(244)。其比较的视野并不局限于俄罗斯,而是更多地将作品与西欧文学相比较(也包含部分中国文学),为亚洲的日本文学研究者提供了不少新的素材与重要的参考。日本文学部分虽由三位作者分工完成,但作者们在编写时均只引用了尼·约·康拉德⑤的相关论述。在谈到《古事记》的主要来源是民间口头创作的传统时,作者引用了康拉德的说法,指出以神话和英雄传说的情节为内容的稗田阿礼民间故事,可能是“有节奏的、在旋律上经过加工的散文”(227)。对于前人论述的引用,表明其现有的研究与论述是建立在前人基础之上的。康拉德的论述虽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但只引用其一人的观点,让人觉得是世界文学视野中的一丝遗憾。

总体上说,日本文学部分内容是丰富的、真实的、新颖的,无论是学者还是读者,在阅读的时候都不会感到空洞与无味,相反是感到内容扎实、生动形象、具体深入、兴趣浓深,并且能够引起我们对许多问题的重新思考,其实也可以理解为日本文学史研究的某种现实意义。

由于该套书编撰年代较早,部分日本文学史实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另一方面,书中存在少许用词不准确的问题。比如将神乐称之为“神道教神秘剧”、将祝词写作“祷辞”或“祝辞”。当然,这其中或许也有译著所造成的直译结果,并不影响其整体所表现的大格局、大视野。虽然“苏联”已成为过往时代的历史代名词,这套《世界文学史》仍以其丰富的史料、摒除“中心论”影响的客观严谨之态度,帮助我们系统把握全球文学发展脉络中的日本文学史,而且为围绕日本的国别研究和比较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可以说,所有的史学著作都会不同程度地反映作者的态度。作为学者,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拓宽研究的视野,做出更多有参考价值的学术成果。

注解【Notes】

①对书名的翻译,请参考《苏联编撰〈世界文学史〉中文版:那些被禁锢的年代》(《南方都市报》2014年8月25日)相关内容。

②中国对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的文化传播及影响虽均经过海路,但对朝鲜半岛、越南的影响是由中国本部直接渡水而至,对日本的影响则是通过朝鲜半岛间接而达。因此,章节的编排基本符合客观事实,也反映出作者的严谨态度。

③日本学者丸谷才一依照《勅撰集》将日本文学史划分为上代文学( —794)、中古文学(794—1192)、中世文学(1192—1603)、近世文学(1603-1867)、近现代文学(1867—)五个阶段,这一政治史式的划分方法是最为常见的,同时也受到日本学界的普遍认可。

④[俄]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史》(第二卷,上册),方坪、傅昌萍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第241页。以下只在文中注明页码,不再一一做注。

⑤尼·约·康拉德,俄罗斯东方学家,世界文化史学家,于1930—1938年负责苏联科学院东方学院日本研究所,1941—1949年负责莫斯科东方学院日本教研室,1943年至去世前一直在苏联科学院东方学院任职。主要著作有:《日本概况:民族和国家》(1923)、《日本文学概况》(1927)、《日本戏剧》(1929)、《日本民族文学语言句法》(1937)、《中日两国的文学语言》(1960)等。

compared to the concept of world literary history centered around the West,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World, compiled by Gorky Institute of World Literature, emphasized on the unifi cation, the partial correlation and the power relation of world literature,focusing on the literary process of changing and developing. Based on the part of Japanese Literature in Volume Ⅱ(Medieval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analyzes its view of world literature, and attempts to fi nd new approaches, which can be utilized in the study of Japanese literary history from an innovative perspective, containing three aspects: integration and independence, liquidity and development, scholars and readers.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World View of World Literature History of Japanese Literature

Zou Qian is from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r major academic interests include East Asia cinema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邹茜,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主要研究东亚电影与比较文学。

Title: A Study of Japanese Literary History under the World Literature: On the Part of Japanese Literature in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World VolⅡ, compiled by Gorky Institute of World Literature

猜你喜欢

中世纪文学史文学
中世纪欧洲艺术
我们需要文学
“黑暗时代”一说是谬论。这里说说中世纪的科学进步为何仍举足轻重 精读
火山奇迹
当代诗词怎样才能写入文学史
作品选评是写好文学史的前提——谈20世纪诗词写入文学史问题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现代视域中文学史著对《红楼梦》经典化的推进(1900—1949)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