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阎崇年:我与读书有个约会
——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

2016-11-25钟瑜

今日海南 2016年5期
关键词:书香海南读书

文|本刊记者 钟瑜



文化建设

阎崇年:我与读书有个约会
——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

文|本刊记者钟瑜

阎崇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研究清史、满学兼北京史,现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两卷本、120万字的《清朝开国史》,6卷本、210万字的学术论文集,25卷本、800万字的《阎崇年集》,最近出版50万字《阎崇年自选集》、《袁崇焕传》(修订本)、《康熙帝大传》,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并出版《正说清朝十二帝》《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和《大故宫》,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百家讲坛”开坛元勋。

4月23日,以“点燃阅读星火,共建书香海南”为主题的第八届海南书香节如约而至,本届书香节特邀请了著名历史学家、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来海南以“图书,我终身的朋友”为主题与读者分享他的读书生活。《今日海南》采访了这位学富五车的历史学大家,他就如何让海南处处书香流韵、正气充盈、文明和谐等问题与记者侃侃而谈。

“人的生活应该是读衣食住行”

初见阎崇年,你会怀疑眼前的这位精神矍铄的学者,与资料上显示已步入耄耋之年的老人是不是同一人。至今已82岁高龄的他,并没有停止对学术道路的追求,反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向了学术研究,每天工作到深夜,凌晨4点就爬起来看书,那些堆叠如山的史料,已然成为他的精神食粮,不“吃”不行。当问到究竟是什么让阎崇年保持年轻心态?他毫不犹豫地说:“是读书,读书可以增加知识、修养身心、延年益寿。”

“现在的读书条件这么好,大家没有理由不读书。”阎崇年向记者回忆道。他曾有过痛苦的读书经历,上世纪60年代,因为吃不饱,身体热量不足,看书常常是到了晚上六点就饿得在书桌上睡着了。“文革”期间,他还被人视为“白专”(有严重资产阶级思想的专家),被下放到地处居庸关的北京南口农场进行思想改造。当时一边改造,他还随身带着线装历史书,手不释卷。到了上世纪80年代,社会允许大家读书了,但又苦于没钱买书而犯愁。“我有一朋友叫许大林,他是北大历史系教授,当时为了买一套12本的专业书,一共12元,钱不够,只能分4次才把一套买齐。”阎崇年感慨道,正因为有之前的那段经历,他现在惜时如命。一有空,阎崇年就往图书馆、书店跑,沉浸在图书的海洋,滋润着求知的心田。

阎崇年认为,人的基本生活同动物一样,都需要衣食住行,但人比动物高明,这高明之处就在于人会阅读,因此,他说:“人的生活应该是读、衣、食、住、行。”说着说着,阎崇年便从他随身携带的包中掏出了几本书,分别是张艺谋的《宿命》和《大写西域》上下册。他说,第一本是朋友送的,其后两本是逛书店时书店老板送的。每天不管出不出远门,身边总要带几本要看的书,这也成了他的习惯。

“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

怎样读书?选择什么书来读?阎崇年的回答是,“汝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也就是说,除了读专业知识相关的书籍外,非专业的书籍也要时常翻看。“就拿张艺谋《宿命》来说,通过这本书看张艺谋作为艺术家是怎么生活的,他的成功经验在哪里,他遇上了哪些问题等,跳出历史人物用现代的眼光来参照历史人物的生活,对我的学术研究很有帮助。”阎崇年对记者说,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就是一天读一本书,这个习惯也维持了60年之久。

阎崇年感慨:“人这一辈子,从我们有阅读能力开始到生命的终止,能伴随我们终身的朋友可能只有读书了。”他在北京北四环北京社会科学院内宿舍里的“四合书屋”,三室一厅的房间几乎是被书填满的。“书读得越多,处事就越沉稳。”阎崇年建议大家要给自己定下一个读书目标,今年要读多少本书,到了年底要自我检查。他还以康熙举例:“康熙够忙的了吧?但他还是坚持每天读书。他每天凌晨4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读书。康熙之所以了不起,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爱学习、爱读书。”

“我一直觉得读书就要读那些积极的人、有贡献的人的书,他们能提供一个心灵上的榜样,激励我们不断前进,不断吸取正能量。”阎崇年认为,我们每天面对那么多社会负能量,比如杀害大学寝室室友、丈夫割妻子鼻子、电信诈骗等,唯一抵制他的办法就是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吸收正能量。就跟人的身体一样,只有不断地吸收营养,身体强壮了,免疫力自然就增强,细菌就不容易侵犯我们。

读书教会阎崇年很多东西,他说,有两本书对他的影响很深,第一本是《论语》。阎崇年5岁就开始接触《论语》,因为年龄小,对其中的典故难以理解,父母就在一旁讲解。他还记得小学上的是一所新学校叫维新小学,已经不读四书五经了,但上课前还得先拜孔子,冲着牌位磕头。小学里教书法的老师是过去私塾出身,经常给他们讲一些传统的东西,也从《论语》里挑一些语句让他们抄写。“《论语》一共15876字,其中‘仁’字出现了111次、‘善’字出现42次,我从小就受这种熏陶长大。”阎崇年说,《论语》中倡导的“仁”“善”理念,对他长大后的待人处事影响最深。另一本对他印象深刻的书是《大学》,“《大学》一共1573字,教会了我知行合一。”阎崇年说,学习就是不断地体会,不断地践行,真理很朴素,但光知道是不够的,还要知行合一。

“挖掘历史文化就要找到闪亮点”

这是阎崇年第三次来到海南,其中两次都是为书香节而来,可以说远在北京的他对海南书香节的建设很是重视,当谈及如何建设海南书香节,让海南处处书香流韵、正气充盈、文明和谐时,阎崇年认为,海南应该重视流人文化对海南文化发展的作用。“像苏东坡为首的在内地做官的名家,虽流放到海南,但他们并没有消沉,反而在海南办书院、建学校、著书立说,传播儒家文化,他们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阎崇年说,这些文化正是海南建设书香节应该深入挖掘并加以宣传的文化亮点。

此外,阎崇年还大赞被我省列入文化建设的重点工程《琼崖文库》。作为一部学术性的专题资料汇纂,以丛书的形式出版古今文化典籍,是保存文化遗产最好的方法之一。阎崇年认为,《琼崖文库》中所记载的都是海南珍贵的史料,是可以向社会提供正能量的文化因素,建议政府部门定制一个通俗易懂的版本,人手一份,在市民的你传我阅之中,慢慢地形成海南处处书香流韵、正气充盈、文明和谐的氛围。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古代的人读书目的在于修养学问道德,现在的人读书是为了功名利禄。阎崇年在大学教书期间,发现不少学生读书就是为了考个好高中、好大学,为了找个高工资、体面的工作,带着极强功利性读书对学生的成长没有益处。阎崇年认为,读书固然重要,但也要在懂得在“四会”(会吃饭、会睡觉、会做人、会做事)的基础上阅读。因此,要想形成良好的全民读书氛围,他建议,首先要官员、老师、家长带头读书,官员、老师带头努力成为“书香家庭”,进而影响社会,培育浓厚的书香环境。其次,官员、老师、家长要言行合一,进而影响孩子言行合一。

本文责编/钟瑜邮箱/zy200928@qq.com

猜你喜欢

书香海南读书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墨韵书香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海南杂忆
59国免签游海南
热带宝岛海南
书香海报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