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高原扛起的楹联旗帜
2016-11-25甘肃省楹联学会
●甘肃省楹联学会
凭借着数百年来深厚的楹联文化积淀,2014年,舟曲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提出以楹联文化为重要载体之一的兴县战略,进而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楹联文化县。一面辉煌的楹联旗帜在西北高原高高扛起,舟曲楹联文化,由此跨入了新的纪元!
一次意义重大的决定
坐落于甘肃东南部的舟曲县,因地理位置特殊,自然风光秀丽,人文资源丰盈,自古就有虽弹丸一区,而三面临番,实为洮、岷、阶、文左控右犄之要地”的评价。
许多人知道舟曲,是因为010年8月8日,这里爆发了特大山洪泥石流自然灾害。位于藏乡深处的小城舟曲,一夜之间,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但鲜有人知,舟曲有着即便在汉族地区,也并不多见的,传承四百年的楹联灯会,使得舟曲自古以来,就和楹联文化结下了深厚的渊源。
“灯起隋唐,文盛明清”,舟曲自古就流传着以松枝搭建的灯会,点缀其间的便是一方方写满楹联的彩灯。每到正月时节,“九天彩架连火树;万副红联绽银花”,泉城,被妆点成不夜城。这股文化暖流也在舟曲人心间缓缓传承。松棚楹联灯会是集松枝搭建、彩灯制作、楹联创作、书法题写、歌舞表演、宗教祭祀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包含了汉、藏等多民族多元文化元素的文化盛会。不仅为甘肃所独有,在全国也不多见,乃至古人都曾感慨“虽是西陲边塞地;赛过扬州城中灯”。
至于楹联灯会的起源,当地流传着各个版本的传说。而据考证,至少在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编纂的《岷州志》,及镌刻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创建圣母行像记》中,就有了松棚灯会的记载。除了上世纪中期因社会原因被迫中断外,从古至今,四百余年来,舟曲松棚楹联灯会几乎连年举办,传承有序。以松棚楹联灯会为纽带,质朴崇文的舟曲人民将楹联这种古老的文化形式保存、传承了下来,楹联的火种在舟曲光彩照人。
进入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于传统文化高度重视。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复兴传统文化的决策屡见报端。在这样历史传承和时代背景下,舟曲这个有着深厚传统历史文化积淀,并承载着多元民族文化的独特县域,必然会有所思考。历史与现实的契机交集在了2014年,一次年中召开的会议上。会上,舟曲有关方面接到上级政府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通知,拟定于2015年夏季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将交由舟曲承办,这是舟曲振兴文化旅游事业的一次契机,也是舟曲遇到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可以说是一个难题。难题之难在于,会上,与会人员就艺术节主题活动如何确定展开争论,有人说“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办了十六届,无非就是开幕式歌舞表演,然后嘉宾们一起观赏风景,为发展旅游建言献策,再要怎么创新?”也有人认为,“能不能突破以往节会‘歌舞+旅游’的模式,这次在舟曲有所创新?”双方各持己见。
与此同时,甘南州、舟曲县党政主要负责人也在思索。他们征求有关专家意见,梳理了舟曲在旅游文化方面的历史和现实资源,最终,经过反复考虑、讨论,由甘南州层面正式决定,舟曲举办的这次节会,主题就是“楹联”。这无疑是州、县两级党政主要负责人高瞻远瞩的决定,也让我们欣慰地方领导懂文化、爱文化、尊重文化。也由此可见,他们对于舟曲的情况是了解的,对于一个有着数百年楹联文化传承的地方来说,楹联文化,必然是该地区助推旅游文化事业的一张首选名片。于是,在2014年秋季,甘南州委州政府正式同意了舟曲县委县政府的决定,将第十六届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艺术节的主题活动定为舟曲民俗风情楹联文化节。同时,舟曲县委县政府决定,借助举办楹联文化节的契机,充分挖掘舟曲楹联文化资源,正式申报省级及国家级楹联文化县。
2014年9月,舟曲县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县长徐亚升一行来到兰州,就举办楹联文化艺术节,并申报省级、国家级楹联文化县与甘肃省楹联学会进行沟通。甘肃省楹联学会会长薛渊,副会长王家安等会见了徐亚升一行。这期间,因为工作原因,王家安已经先后去过舟曲五次,他熟知舟曲的历史人文,尤其是松棚楹联灯会的有关情况,并且已经开始着手整理有关舟曲灯联的历史资料。因为有着共同的楹联志向,他们双方一见如故,很快就达成了各项合作共识。第二天上午,徐亚升一行准备离开兰州返程时,他们出乎意料地收到了甘肃省楹联学会正式印制的《关于舟曲县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县的有关建议》。这是甘肃省楹联学会一行人,在前一天送走徐亚升他们后,连夜赶制的创建方案。看到内容充实的建议方案,徐亚升十分感动,他紧紧握着学会人员的手表示感谢。
心里有了底,徐亚升一回到舟曲,就立即向主管领导进行了汇报,当即启动了各项准备工作……从主题活动计划,到申报楹联文化县硬件条件准备,再到邀请嘉宾,举办征联比赛和书画展等相关活动,一个个细节,在2014年9月中下旬,经双方数十次的书面及电话沟通,被一项项确定下来,舟曲创建楹联文化县有了基本的行动指南。甘肃省学会一行人,无论大事小节,都认认真真对待。几乎所有的文件资料,学会都帮着把关修改,大小活动都帮着安排联系。楹联人的一股热情,感动并推动着这项工作。
同时,甘肃省学会立即着手同中国楹联学会进行反复的沟通汇报。在整合各方面资料的基础上,向中联会呈述了舟曲创建全国楹联文化县的六个方面优势:
一是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地区,舟曲各民族群众普遍喜爱楹联文化,在这里,楹联艺术成为加强民族团结,尤其是汉族与藏族文化交流的积极纽带。
二是作为国家级重大灾害灾后重建地区,楹联文化,在舟曲灾后重建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灾区提振人心,凝聚力量。
三是文献记载,舟曲至少自明代晚期以来就有举办楹联文化的习俗,每年一度的松棚楹联灯会,是全国楹联界都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四是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舟曲目前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楹联组织与队伍。
五是对于西北边远地区、民族地区而言,舟曲如能创建全国楹联文化县,意义非同一般。这将不仅是甘肃历史上首个楹联文化县,而且也是西北边远地区首个楹联文化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首个楹联文化县,全国藏族地区首个楹联文化县,从促进民族团结,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助推西部发展,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角度来讲,意义都十分重要。
六是舟曲县委县政府的关注和支持力度应该肯定。舟曲虽然是灾后重建地区,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县,但当地党委政府对于弘扬楹联文化的追求始终执着,对于楹联工作的支持也不逊于其他地区。他们的关注和支持,是楹联事业发展的前进动力,楹联界都应该大力支持。
这六点创建优势,很快就得到了中国楹联学会的高度认可。
紧张有序的创建
2014年10月开始,创建工作紧张有序地拉开序幕。
为进一步保障创建质量,当年10月,舟曲方面接受省学会的建议,专门派出由县委常委带队的考察小组,先后赴北京、山西等地考察取经。满载而归后,他们对创建楹联文化县有了具体的认识,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按照之前同甘肃省楹联学会协商制定的方案分布实施起来,也有的放矢,有据可循。
于是,双方商定的创建方案也日渐完善、清晰起来。即以举办楹联文化节为主要活动,以创建全国楹联文化县为根本目标,分布实施几项重点工程。包括建设一条楹联文化街、打造一座楹联主题公园、建设一个楹联文化小广场、培养至少一座楹联教育基地、举办一次全国性的征联比赛等,双方将此概括为楹联创建的“五个一”规划。
这“五个一”规划,是甘肃省楹联学会在几次赴舟曲实地考察之后,为舟曲量身定做的创建方案。拿到规划后,舟曲党政主要负责人既兴奋又感激。他们认为,这个创建方案,一是十分接地气,每项规划内容都不是空中楼阁,都能结合舟曲实际开展,操作性强;二是能为对方考虑。规划既主题突出,又简便易行,不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但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一点,另舟曲有关领导每次提起,都十分感动。
关于“一街”。即将位于舟曲城关老城区的西街,打造成为楹联文化步行街。将步行街以仿古形式进行改造,在街道出入口建设仿古牌楼,在牌楼及沿街商铺,分别悬挂量身定制的楹联。同时,在步行街中段,永久性恢复一段“松棚楹联灯会”场景。
关于“一园”。即将位于峰迭新区的草岭湿地公园打造成对联主题公园。命名为“莲花(联花)园”,取对联之联,与莲花之莲的谐音相同,且莲花作为一种吉祥花卉,深受各族群众喜爱,易于接受。而且我们发现,整个峰迭新区四面环山,就如同一朵绽放的“莲花”,此处正好在这个大莲花正中,切地切景。可在公园长廊等处悬挂楹联,起到装饰作用。
关于“一场”。即将位于新区县政府一侧,文化馆、博物馆旁边的小广场,打造成为“楹联文化广场”,在其关键位置悬挂楹联,并进行楹联名人资料等楹联文化宣传。
关于“一校”。即将舟曲一中、城关一小及峰迭新区中学等,打造成为省级乃至国家级楹联教育基地。特别强调要有专门的楹联教材和师资队伍。
关于“一赛”。即启动“藏乡江南”全国征联大赛。
按照“五个一”规划,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2015年2月,甘肃省楹联学会一行,又专程来到舟曲实地考察了各项工作进展,正式授予舟曲县“甘肃省楹联文化县”称号。会上,舟曲县委书记石华雄表示,舟曲将以此为新的起点,认真总结楹联工作创建经验,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加大楹联文化教育普及力度,不断丰富基层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形式,积极创建楹联文化乡镇、企业、村和教育基地,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楹联文化活动中来,共同推动舟曲楹联文化再上新台阶,争取当年6月完成“中国楹联文化县”的创建工作。
2015年5月,舟曲全国楹联文化县创建工作进入最后攻坚。当年5月19日、5月20日,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一行,莅临舟曲检查验收楹联文化创建工作。检查中,蒋有泉表示,舟曲楹联文化历史悠久,楹联文化县创建工作得到重视,齐头并进,成绩显著,基本具备了争创全国楹联文化县的各项条件。
2015年6月18日,舟曲楹联史上一个关键性节点。身着一袭藏胞的舟曲县县长郭子文,从蒋有泉会长手中接过了这块沉甸甸的金字牌匾。这是第一次由身着少数民族服饰者,从中联会领导手中接过国字号楹联文化县的牌匾,现场数十位国内外记者,用镜头为中国楹联史定格下这不同寻常的瞬间。自此,位于祖国西部边陲的“藏乡江南”舟曲,成为了甘肃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楹联文化县,也成为全国藏区第一个、西北高原地区(甘、宁、青、新)第一个楹联文化县,其意义非同一般!
在授牌过后,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不无感慨地说,他走过全国数十个楹联文化县,有声势浩大的,有规模宏大的,但都是近些年,因为有政府或企业的支持,硬是凭借雄厚实力,后天建起来的,“像舟曲这样,真正有传统楹联文化的地方,全国还真不多。”蒋会长的话,可以说切中了核心。
甘肃省楹联学会会长薛渊对舟曲楹联取得的成果,同样也给于很高的评价。他说在文化产业发展这条路上,舟曲找准了楹联这个切入点,有效实现了历史与现实、文化与经济、民生与效益的有机融合。如今,舟曲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楹联,不时能听见人们议论楹联,在学校还有朗朗的楹联诵读声,楹联艺术成为舟曲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楹联,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舟曲“活”了下来,真正得以传承。“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舟曲人人都是楹联艺术的传承人”。他甚至认为,舟曲楹联是新时期甘肃楹联事业发展的一个新标杆,给了正在复兴路上的甘肃楹联一个深入人心的鼓舞,是西北高原地区当之无愧的一面楹联旗帜!
并不成熟的经验总结
如果要总结舟曲的经验,作为省学会,我们认为有这么几点值得交流。
一是善于抓住时机。当初,副县长徐亚升一行来到兰州“寻方”之时,我们省学会没有高高在上,而是积极抓住他们想从事楹联文化事业的这点热情。后来在交流中得知,当时舟曲方面对于创建楹联文化县也没有很大的信心和热情,徐亚升一行来兰州同省学会交流,也心中没底。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我们很快就制订了内容充实的创建建议,在离开兰州之时,交到了他的手上。这不仅是让他这个带队考察的副县长回去后给领导好有个交代,也让他们看到了我们的诚意。
二是肯于投入热情。学会从“二代会”以来,就将“团结、奉献、担当、尚德、敬老、崇艺”这十二字作为楹联人的共识加以弘扬。在舟曲有关活动中,大家更是毫无怨言,热情奉献。全体班子成员,只要有分工,都能按时保质完成,却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因为兰州和舟曲相距较远,为了周一赶回来上班,我们都是周六出发,周日返回,许多年纪大的同仁,也没有抱怨,和我们一起,每天坐七八个小时的车程。到了舟曲,也没有在宾馆休息,而是马不停蹄去考察,或是组织会议研究问题。有一次,我们考察结束到了深夜,为了在第二天上午的会上提交一份客观详实的材料,副会长王家安和副秘书长徐维强又连夜起草考察报告和建议,到半夜三点多才完稿,第二天一早,他们又找到一家打印铺,将文件打印出来,盖上学会的公章装订好。等早上9点的会议开始时,看着桌上印制好的红头文件,舟曲县有关领导十分惊讶,他们知道,这是我们连夜起草好的。对此,有关领导在会上还特意强调,希望舟曲创建小组的同志学习我们这种肯于吃苦,注重效率的工作作风。
三是要以心交友,以情动人。前前后后一年多,我们同舟曲的县委书记、县长,分管这项工作的上至常委,下至普通工作人员,包括驾驶员,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已经调离舟曲的副县长徐亚升,每次我们去舟曲,他都专门开车来看我们;给我们开过车的李师傅,一听县上安排车辆要去接楹联学会的人,主动提出来要自己去……因为学会班子每个人都明白,做事先要会做人。每次,我们都不说是去指导工作,而是去交朋友、交联友。会长薛渊就总是率先垂范。一次,我们来到安排好的宾馆,会长一看给他安排了最好的套房,主动提出来换到了普通间去住。今年举办楹联论坛,许多嘉宾都要到四川广元报到,薛会长又自己提前一天赶到广元,为报到嘉宾去订休息房间,去准备接待工作,第二天,他和舟曲工作人员一起,奔波于车站、机场几趟,忙碌了一天,没有丝毫怨言。一位外地联友感慨说,参加了很多活动,很少见省学会会长亲自去机场挨个接站的。舟曲方面负责此项工作的一名干部来电话,想举办一个书画展,但一方面征集不到更多更好的作品,另一方面联系了一些书协组织,先不谈作品,开口就是多少多少的润笔费,但他们是个贫困县,各方面经费都紧张……话音未落,我们已知道他们的难处。于是,动员全省能写能画的骨干会员,不到半个月时间,就筹集到近百副书画作品,不要一分报酬,悉数寄到了舟曲……因为去年创建工作的成功合作,2016年,当我们再次一起酝酿举办“一带一路”楹联文化论坛时,舟曲县党政领导都显得更有信心。我们不止一次听到当地主要领导对下面工作人员说,“就按省学会说的办!”这句话既是对我们工作能力的认可,也是对我们的深深信任。说实话,楹联学会是民间团体,没有经费就没办法发展。创建省级楹联文化县,我们也向舟曲方面收取了一定的团体会费。但事后,多次交流中,舟曲方面不止一位干部表示,“相对于省学会对我们所做的工作,我们交的那点会费都显得太少,甚至都不够发劳务报酬的。”听到这样的话,我们感到很欣慰。我们用实际行动让他们感到,我们是在为弘扬楹联文化做事,我们是在用心做事。
四是要以业务能力服人。学会、学会,顾名思义,我们还是要在业务方面胜人一筹才行。从2014年创建工作开始,到今年举办舟曲楹联论坛,期间经历了许多事情,但一路走来,舟曲方面对于我们这方面的能力表现,从未有过任何质疑,并且十分信服。我们提出了“五个一”创建方案,被舟曲方面全盘采纳,举全县之力分步实施,并且写入了当地的政府规划。会长薛渊,副会长秦文亮、李青松等书法家,每次题词写联,都十分谨慎。深怕写错、写不好,对于没把握的内容,都是回去认真写好后寄给他们,从没有随便应付了事。我们助力于推动松棚楹联灯会申遗,但并没有停留于口头的推动。此前,舟曲方面并没有重视文献的价值,楹联灯会的起源仅仅是流传于口头传说,这样申报历史文化遗产,就很不利。我们发现这个问题后,主动提出来帮舟曲方面解决问题。副会长王家安等放弃周末休息,一头埋进省图书馆文献资料室,前后翻阅了三十余部古籍,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找到了清代早期的历史记载。同时,逐一梳理了舟曲能找到的所有历史典籍,并将历史碑刻等逐个逐行浏览,最终,找到了一块有关灯会记载的碑刻。后来,舟曲有关方面按照我们提供的线索,在山上一座小庙里找到了这块石碑。当地一位文博工作者说,“这块碑躺在这里数百年没人管,还是省楹联学会发现了它的价值。”在我们主动为舟曲做好了历史文献考证后,他们对松棚楹联灯会申遗的信心前所未有地高涨。经过长时间的交往,我们彼此十分信任,尤其是有关楹联专业方面的事情,舟曲方面更是对我们的权威性深信不疑,我们也不负他们所托,对待每一件事都一丝不苟,严肃认真,以不负“学会”二字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