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鹰潭铜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2016-11-25张兵红

老区建设 2016年14期
关键词:鹰潭文明城市新城

张兵红 万 敏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鹰潭铜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张兵红 万 敏

[提要]生态文明城市是引领城市发展的全新理念,铜产业是鹰潭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对生态文明城市与铜产业耦合与协调发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鹰潭“世界铜都”与“田园新城”的协调性发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田园新城”视角下的“绿色世界铜都”的打造和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鹰潭;绿色世界铜都;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做出了全面部署。近年来,鹰潭市牢牢抓住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有利机遇,围绕做好铜产业、旅游业、物流业三篇文章,全力打造“世界铜都”、“中华道都”、“田园新城”,奋力开创建设富裕秀美宜居和谐鹰潭新局面。但鹰潭因铜而旺,又是中国铜产业基地、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那么,“田园新城”生态文明模式的城市建设会不会和鹰潭打造“世界铜都”相冲突,会彼此阻碍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就此开展了调查研究,希望能提出鹰潭“田园新城”生态城市建设与铜产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创造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一、鹰潭“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提出与举措

城市是人类最重要的生产、生活和娱乐的聚集区域,是高度体现人类文明的载体,城市让生活变得更美好。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顺应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一种崭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创新模式———鹰潭“田园新城”正应运而生。

(一)鹰潭“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的提出

鹰潭市牢牢抓住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的有利机遇,坚定不移地走生态文明城市发展道路,确立了“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的城市经济建设目标,“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应运而生,并取得很好的效果。2012年,鹰潭被评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宜居休闲城市等多项桂冠,是一个充满活力、具有鲜明特色和内涵的“田园新城”城市。“田园新城”式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是顺应时代诞生的新模式。

(二)鹰潭建设“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举措与发展现状

一是建设绿色鹰潭。鹰潭市先后大力实施了退耕还林、长防林、血防林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组织开展“秀美乡村”建设、“森林城乡、绿色鹰潭”建设,实现环境绿化、公共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的“绿色鹰潭”。2014年以来,鹰潭市又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百里百村生态风景林保护建设工程”。同时,不断加快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相继完成了滨江公园、体育公园、湿地公园等公园建设,建成了一批居住区公园和街头小游园,打造了信江两岸十里沿江景观绿化带。另外,还投资3.85亿元,完成了江铜集团贵溪冶炼厂周边地区环境分类治理。到目前,鹰潭式的现代山水园林城市已初步显现:城在绿中、水在城中,绿在城中、人在园中。

二是打造工业绿色低碳城市。鹰潭市以“净空、净水、净土”专项整治为抓手,不断优化能源结构,全力打造工业绿色低碳城市,有效地推动了工业转型升级。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淘汰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工艺和设备。截止2014年12月,该市扶持企业技术改造升级12家,关闭高污染、高能耗企业24家,累计完成淘汰铜冶炼落后产能50余万吨,总量在全国铜冶炼行业名列前茅。在持续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基础上,坚持多源并举、多能互补、综合利用,把发展天然气、光伏、风电等非化石能源清洁能源作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二、“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与绿色世界铜都的协调发展机制分析

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殷切期望,提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必须走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路子,着力巩固提升江西生态优势,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江西样板!”“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对该城市的产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特殊的,两者之间的协调性也是值得深虑的。如何实现“绿色世界铜都”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双赢,是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接下来就两者的耦合发展机制进行分析。

(一)“田园新城”城市建设对“绿色世界铜都”的促进作用

第一,“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保障就业,提升城镇待遇。要建设绿色城市,突出城市风貌,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包括商业、金融、工业、生产服务、交通中转、公务政务等方面的设施和服务的建设,这些正是铜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第二,“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鹰潭要借助龙虎山5A级旅游景点和世界道都文化,深入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要推动深度融合,紧密结合文化和生态优势,积极发展深度游、休闲游,积极发展养老、养生等大健康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的增长点,为世界绿色铜都的打造和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和精神氛围。

总之,鹰潭“田园新城”模式的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将会为鹰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医疗卫生、教育学习等保障条件,可以吸引知识文化聚集,产生社会效应。

(二)铜产业建设对鹰潭“田园新城”建设的辐射作用

第一,铜产业已发展成为鹰潭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也是江西省设区市中首个“千亿元产业”。如今,一个集铜原料、铜冶炼、铜加工、铜贸易、铜研发、铜文化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已在鹰潭初步形成。而铜产业尤其“千亿元产业”具有综合性强、关联性大、经济乘数效应明显、产业与产业链基础宽、就业拉动面广、资源要素投入大的特点。不仅在于资源、市场规模,更在于技术、产品创新水平具有很大的延生效果。

第二,鹰潭因铜而旺,但鹰潭的产业发展并没有局限于铜。近年来,该市形成了以铜产业为龙头,以水工、节能照明、机械装备制造等地方优势产业为依托,以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为发展方向的“1+6”产业格局。地方工业经济由“一铜独大”迈向“多业并举”。通过铜产业发展可以引领鹰潭的其他产业发展,为“田园新城”的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总之,鹰潭绿色世界铜都的建设将会大大推动城市文明的建设。

三、“田园新城”生态文明城市模式下的绿色世界铜都转型升级的对策

十八大以来,鹰潭市紧紧围绕打造“绿色世界铜都”的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绿色世界铜都”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和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双赢,绿色世界铜都转型与升级势在必行。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不仅要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和生态建设,还要加快生态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一是打造“绿色世界铜都”延伸产业链。一方面要依托江铜集团,坚定不移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瞄准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和配套互补链条,带动铜产品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还可以通过招大引强和拉长铜企业产业链,推动了一批企业快速崛起,延伸和拓展铜加工产业链,加快产业集聚和企业裂变扩张。另一方面,用足用好中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中国铜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金字招牌”,引进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扶持铜产业相关产业链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使铜加工企业实现从废铜回收、铜冶炼到铜精深加工、终端产品加工的“华丽转型”。

二是积极搭建“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鹰潭市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搭建“企业-高校-政府”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要组建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铜产业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院士工作站等多个国家级科技平台,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铜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发展。

三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鹰潭市要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绿色发展,大刀阔斧淘汰铜产业落后产能,降低铜企业能耗及污染排放,并进行不同程度的升级改造和技术创新,倡导鼓励铜加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要以国家“城市矿产”基地的确立为契机,积极引进无氧铜杆等铜精深加工技术,大幅提升铜产业经济效益。

四是“绿色世界铜都”更要做强“互联网+”。因为铜产业规模宏大,鹰潭市素有“中国铜都”美誉。所以,围绕打造区域性“电商云谷”,推动把电商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业联动、创新发展、合作共赢”的发展思路,乘势而上发展铜产业电商产业。

[1]舒小林,高应蓓等.旅游产业与生态文明城市耦合关系及协调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资源与环境,2015,(3).

[2]刘兆顺,李淑杰.区域经济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模型与应用研究[J].软科学,2010,(4).

[3]陈端吕,彭保发.环洞庭湖生态经济系统的耦合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3,(11).

[4]向敬伟,万沙等.城市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因子贡献度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11).

[5]申长友.建设生态文明典范成熟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N].中国企业报,2013-01-05.008版.

[6]徐卫华.鹰潭的“绿色世界铜都”之梦[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5-02-05-006版.

[责任编辑:上官涛]

张兵红(1986—),女,南昌大学经济学硕士,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万敏(1988—),女,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地方财经金融。(江西鹰潭335000)

猜你喜欢

鹰潭文明城市新城
文明城市
走好亦庄新城高质量发展赶考路
买鱼
鹰潭火车文化研究
让文明之光照亮城市
玉树新城
长江新城
团昆明官渡区委开展“携手抗艾,共创文明城市,你我共参与”志愿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