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11-24李妍蓉

2016年35期
关键词:组织化流通农产品

李妍蓉

摘 要:农产品是种特殊的商品,农产品流通也具有特殊性。本文通过分析发现农产品流通存在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较低、流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产品流通各环节利润分配不均、农产品加工程度低、批发市场功能弱、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的建议,希望对制定农产品流通的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组织化

一、农产品流通的含义及主要特点

农产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物质来源,也为工业提供原材料。由于农产品的自然特性,农产品流通与其他商品相比也具有特殊性。农产品流通不仅影响物价变动,还可直接连接城乡,发现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对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一)农产品流通的含义

农产品流通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许多学者对农产品流通的模式、渠道、主体等进行多方研究,农产品流通有多种定义,本文采用以下观点,“农产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农产品的交换过程,是由农产品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的商品的价值运动、使用价值及其与之相关的信息流动三部分组成的运动过程,其过程包括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1]这种定义包含了流通的特点,含义更加广泛。此外,本文所指的农产品是指粮食、水果、蔬菜、肉类及海产品等初级农产品。

(二)农产品流通的特点

1、明显的季节性。农产品不同于工业产品,可以批量定制、加工。农产品受自然环境影响大,具有生长周期,不同农产品的生长周期不同,成熟期也不同,这导致农产品的供应具有季节性。在农产品的成熟季节,运输量大,而在其他时节运输量小,这使得农产品的运输也具有季节性。

2、农产品供应量波动大。农产品在成长中受不可控因素影响较大。即使在相同的时节播种,采用相同的种植方式、相同的技术,农产品的产量受降雨量、气候等变化的影响仍会有较大变动。此外,农户在种植农作物时,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农作物市场价格的变化,做出的最优决策,他们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的不同选择也会导致农产品年供应量产生大幅波动,进而使供求关系发生改变,影响农产品的价格,给从事农产品流通的各方主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3、对物流的要求高。农产品的特点是易腐烂,保鲜期较短,这就决定了农产品流通对物流的要求较高。短途运输对运输车的要求较低,但长途运输对运输时间、低温等条件有更高要求。目前我国在农产品物流方面,尤其是冷链物流发展较为缓慢,远不能满足农产品物流的需要。

4、多方主体的参与。在农产品流通的生产、加工、批发、零售等各个环节中,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农产品流通要高效运行,就必须有各方主体,农业生产者、农业经济合作社、中间经济人、农产品流通企业、批发市场、大型超市等的积极参与,密切配合。

5、交易方式多元化。以前,农产品的交易方式多是农民直接走街串巷或是在农贸市场进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简单买卖。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物流的发展,农产品交易方式逐渐多元化,有进驻大型超市的,也有网上销售、期货交易的方式。总之,农产品流通渠道越来越丰富且多元化。[1]

二、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

尽管农产品流通已取得较大进展,但现有的农产品流通在流通环境、流通主体、流通模式、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农产品流通的发展。

(一)流通主体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参与农产品流通的主体有农户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经纪人以及农产品流通企业等,但流通主体组织化程度较低,这里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农户个体,农户个体力量微弱,要想维护自身利益,必须团结起来,然而农户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市场意识不强,在参与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市场风险意识、信息意识等方面都比较欠缺,这些方面会影响他们的判断进而影响他们的行动。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有一定的历史,但发展比较健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较少,部分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是个名号,还有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自身管理方面缺乏规范与约束,组织与经营能力不强,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农产品经纪人,他们在农产品流通中采购、销售、信息传递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农产品经纪人加入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的比例较低,影响了农产品经纪人的组织化程度。

(二)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在农产品流通中,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造成农产品流通成本高的原因之一。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城乡之间道路状况差距大,农村的路况差加重了农产品运输途中的损耗,此外在农产品质量检测方面的设施投入不足。二是农产品是易腐烂产品,对物流要求高,多需要冷藏,而目前国内的冷链物流发展得较为缓慢。“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国冷藏列车6970辆,仅占铁路总运行车辆的2%,不到铁路货物运输总量1%;冷藏汽车3万多辆,而且60%以上都是加冰冷藏车,仅占公路运输的15%,而水路的冷藏运输率只有1%。”[2]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这些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不足会增加农产品运输成本,使农产品的价格在各地产生较大差异。

(三)农产品流通各环节利润分配差距大

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需要经过生产、加工、运输、批发、零售等环节,但是各环节的利润分配并不均衡。“据农业部2008年对粮、畜、菜三大类9个品种的研究,在蔬菜生产环节投入最多,成本占43%,但利润只有8%。”[2]从整个农产品流通环节来看,农户获利比例较低,这与农户组织程度低,话语权有限有一定关系。另外,农户在销售农产品时,对农产品进行粗略加工,造成农产品附加值低,这是造成农户利润低的另一个原因。

(四)农产品加工程度较低

在国外,农产品进入市场时,加工率高达70%-90%,精加工提高了它的附加值。[3]而国内的农产品多是以原生态或初步加工状态进入市场,包装粗糙,以麻袋或筐进行运输,造成运输过程的极大浪费。农产品的精加工不仅能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还能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在农产品的精加工过程中,农产品的原始状态改变,方便其储存运输,降低运输途中的成本。

(五)批发市场功能弱

在农产品流通中,批发市场是一个重要的载体,但现有的批发市场功能并不健全。现有的批发市场环境较差,功能不全,只有少数的批发市场具备加工、配送功能,对在此交易的农产品并不能实行百分百质量检验,使部分产地来源、质量情况不明的农产品流入市场,对人们的饮食安全埋下安全隐患。此外,部分批发市场在自身管理方面也不健全,有时会出现乱收费等不好的现象,影响自身的良性发展。

(六)农产品信息化程度较低

现在是个信息化时代,信息的充分流动能促进交易双方做出更准确的判断。随着国家对农村网络设施的投入,农村网络覆盖率逐渐加大,农村的网民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促进了信息在农村的流动。2011年,农业网站占网站总数的比重不足4%,与农业的产值所占比重严重不符,而在这其中,以农业商务内容为主的纯农业网站更少,且缺乏专业性和实用性,提供的信息多而杂,很少能为农民提供真正需要的信息。[2]现有的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在信息的高效真实有用方面还存在欠缺,不能满足农产品流通中各个主体的需要。

三、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对策

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并不是单一的,解决办法也不是单一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以下主要从这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提高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程度

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高低直接影响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国外农产品流通的经验也说明了组织化的重要性,提高农产品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就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改造,延伸其业务范围,提升其综合功能,并使其按照企业的模式进行运作,使其能够真正代表农民的利益,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4]当然,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与农民携手开展农超对接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社区零售店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模式,多方面拓宽其销售渠道,提升其组织能力。[5]二是积极培育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宣传其宗旨,加强其对协会内成员的各方面培养,吸引更多的农产品经纪人加入协会,壮大农产品经纪人的力量。

(二)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

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农产品流通良好开展的基础,可从这些方面完善基础设施。一是增加对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从最基本的道路建设资金入手,保证农村道路畅通;增加质量检测方面的设施投入,确保农产品的安全可靠。二是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在包装、运输车辆与装卸、搬运设备上进行一系列的优化,尤其要注意冷链物流的发展,建立全套的农产品配送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关键环节的冷藏运输设施配备。[4]基本的道路建设与物流业的发展,可以降低农产品流通中的成本,减少损耗。

(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既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又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业不只是对现有农产品进行精加工,它在包装、分拣、分类、加工产品卫生质量以及综合利用水平等各方面均有更高的要求。[6]2016年的一号文件也指出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农业的特色,对适宜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业给予政策鼓励,如税收优惠,信贷资金支持、科技支持、用地用电支持,为农产品加工业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培育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企业自身要分析优势劣势,充分利用环境,不断更新自身的技术设施,引进人才,增加产品的价值,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四)构建合理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在农产品流通中,批发市场以及超市都是重要的载体,构建农产品市场体系应从完善批发市场的功能,发挥超市的作用入手。一方面,在批发市场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它的功能,使其拥有仓储、运输、配送、结算、提供信息服务等功能,[7]在此基础上,开启批发市场连锁模式,使各地的批发市场均能有效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当然,这个过程也需要政府加强监管,使其管理逐步规范。另一方面,农超对接是现有农产品的一种交易方式,应积极发展大型超市中的农产品专柜。发展超市中的农产品专柜,不仅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增加超市的业务量,还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加工的发展。

(五)推进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

农产品流通中,信息的高效准确至关重要。推进农产品流通信息建设,一是要建立一个成功连接生产者、消费者、销售市场的信息体系,使农产品信息在各主体间、各区域间充分流动,有效衔接。二是要运用网络的平台,利用网络提高其信息传递的效率。三是有关部门要做好信息的采集,最好成立专门的农产品信息采集组织,对信息进行采集并分析预测。四是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发布平台,为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段风军.广西农产品流通效率研究[D].广西大学,2012:36-37.

[2] 韩喜艳.农产品流通组织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27-34.

[3] 晏士梅.农产品物流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13):28-29.

[4] 李连英 李崇光.中国特色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2(02):21-26.

[5] 刘刚.基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3(08):5-10.

[6] 岑丽阳.广西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变革和创新[J].广西经济,2010(03):14-15+9.

[7] 孙德梅 刘洋 王莉.黑龙江省农产品流通现状探析[J].商业研究,2008(10):183-184.

猜你喜欢

组织化流通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亚临界芝麻蛋白粉挤压组织化工艺研究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添加剂对高水分挤压组织化复合蛋白理化性质的影响
挤压工艺参数对高水分组织化小麦蛋白产品特性的影响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复合蛋白原料组成对挤压组织化产品特性的影响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