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代性理论与现代性隐忧

2016-11-24刘欣

2016年33期
关键词:比较

刘欣

摘 要:现代性问题是我们时代的最为重要的问题。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的《现代性理论》与查尔斯·泰勒的《现代性之隐忧》都对现代性理论进行了逻辑的分析与理性的反思。两大著作从不同视角与态度关注现代性与当代社会,本文将将两者放在一起进行一个简单比较研究,发觉他们各自的独特视角,以期对两位哲人及其著作有再一次的了解与认识。

关键词:现代性理论;现代性隐忧;比较

一、创作背景比较——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思想萌芽

阿格妮丝·赫勒(Agnes Heller)著作《现代性理论》中提出关于现代性的一种独特理论,即为现代论①。赫勒对“现代性问题”缘何如此关注,这与其生平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阿格妮丝·赫勒生于20世纪二十年代末期,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德国纳粹法西斯的犹太人大屠杀极权主义形式,且这种极权主义形式给她内心带来不可抹去的印象。阿格妮丝·赫勒在经历了下的现代性所带来的消极结果后,开始对现代性进行反思。

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Charles Taylor)在北美思想界可谓是鼎鼎大名,一直被奉为社群主义的主将之一,正因为泰勒横跨欧洲北美学术圈的背景,他在社会哲学、政治理论、思想史、语言哲学以及道德哲学诸领域均有深入研究,因此他能充分关注到当今社会历史的变迁,以此作为自己思想应对的问题来源。泰勒认为,现代社会的繁荣背后,隐藏着分裂的隐患。正是这三个隐忧,导致泰勒对现代性问题的强烈关怀,虽然泰勒著作大多都是恢弘巨著,但是综观泰勒其人其说,他所关心之最终问题正如他的一本书所言,是“现代性之隐忧”(The Malaise of Modernity)。

二、各自独特的研究视角

(一)后现代的视角的《现代性理论》。赫勒曾说过她是在一种新的意义上提出现代性的,那么赫勒的现代性理论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实用主义的过度追逐,造成了对形而上学的忽视,甚至被当成了无用之物。因此,阿格妮丝·赫勒认为对现代性存在的问题进行说明时,相对于“现代性的哲学”,“现代性的理论”更为权威。她在理解“现代性存在的问题”时,始终主张通过表象来研究其背后的本质和意义。在阿格妮丝·赫勒看来,现代性理论是历史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她更愿意从后现代视角对现代性理论进行阐释。

任何一种理论的提出都会或多或少受到来自该理论提出者的主观影响。阿格妮丝·赫勒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将对现代性的批判融入了历史哲学,形成了她独有的历史哲学思想。阿格妮丝·赫勒亲身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东欧社会主义制度变迁。她以亲身经历作为出发点,对不同学者关于历史学和历史哲学的理论和观点进行分析和融合,例如:她不仅融合了黑格尔、马克思和柯林伍德等关于历史哲学及历史学的观点,同时也对阿伦特对极权主义的分析进行了融合,最终综合形成了她对于历史哲学的独特研究视角。

阿格妮丝·赫勒关于后现代的研究和描述可被视为是对现代性意识自身的自我反思。在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自我发展中,真理的标准并非一成不变的,正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她逐渐开始质疑现代性的合法性。例如,阿格妮丝·赫勒分别例举了韦伯、黑格尔、马克思等人关于现代性的理论,通过对三人现代性思想的分析,阿格妮丝·赫勒提出了自己的现代性理论和观点。她认为人类的诸多行为并未按照一定的计划发展,而是充满偶然性,包括人类历史的发展同样如此,也存在着无数偶然,这些偶然往往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二)根源性和反思性视角下的《现代性之隐忧》。查尔斯·泰勒,分别从反思性和根源性两大视角深刻地追随和理解现代性,最终发展形成一种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拯救的研究范式。这一研究范式的提出为我们对一些现代性问题进行认识和解决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泰勒认为,现代性之隐忧是在社会快速发展下引发的政治危机以及人类的深刻伦理价值。普通认识上,人们将道德认为是个人的选择问题,社会对于伦理的看法是无法实现一致的,于是在繁荣发展的社会背后逐渐分裂出一些潜在的隐忧,如工具主义理性的主导性、个人主义以及二者共同作用造成的政治层面危机等。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从文化角度反思现代性,查尔斯·泰勒选择以一种视域融合的方法来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并在其他文化中的精华之处进行借鉴和吸收基础上对自身的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和重构。

三、对现代性的态度殊途同归

时代背景下,现代性是人们追求不断进步的必然结果,但是我们也必须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其进行批判和反思。现代性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价值准则和道德基础,且一些自由的丧失、意义的失落以及工具理性的泛滥等日渐成为人类最为典型的集中道德困境,使得人们处于了孤独无知之中。随着这些道德困境作为社会现实是不可能逃避的,但我们可以对其加以拯救。阿格妮丝·赫勒(AgnesHeller)的《现代性理论》与查尔斯·泰勒的《现代性之隐忧》对当代社会的现代性问题虽是在不同背景下不同视角的创作,但其态度和解决思路中式殊途同归,都在进行批判的同时对现代性问题做出了理性型设想。

(一)对现代性全面批判而又极具信心的《现代性理论》。第一,批判的全面性。赫勒的《现代性理论》中结合自身经历来对现代性进行理解,并在此过程中融合了他人的一些重要观点。在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残忍屠杀后,在对极权主义机进行分析后,赫勒逐渐认识到现代性中潜在的一些危机。赫勒立足后现代视角开始对现代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思考和批判。在她看来,现代性已经广泛的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对人类的生活形成了控制,且代替人们对未来道路进行选择。因此,她对现代性的批判实为全面批判,是涉及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领域的现代性的批判。

第二,对现代性的信心。对于现代性,赫勒始终抱有一种积极的心态。她对现代性的态度显然与鲍曼、吉登斯等人存在巨大的差异。鲍曼、吉登斯等人是彻底否定现代性的。在赫勒的著作《现代性理论》中,她猛烈的批判了现代性,但她没有彻底的否定现代性,她是在肯定现代性存在价值基础上,对现代性的理性批判。她坚信人们生活在现代社会,应当自己做出对未来发展道路的选择。因此,赫勒对人类的未来是充满信心的,且坚信人类能够突破现代性的困境。这种信心在《现代性的理论》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不仅包括了赫勒对人类未来的展望,也体现了她对人类命运的深度关怀。

(二)披露现代性深藏隐患而又肯定其自身批判性力量的《现代性之隐忧》。像帕斯卡(Pascal)论人类时所说的那样,现代性可以用高贵,也可以用可悲来刻画。只有一种兼有两者的观点才能给予我们未加歪曲的洞察力,从而去透视我们需要奋起应付其最伟大挑战的时代。”

四、结论

赫勒的现代性理论意欲分析现代性的危机和存续条件,从反思的后现代视角出发揭示现代人的“双重偶然性”生存境遇,将偶然性转变为命运。例如,关于偶然性转化为命运的论述包含了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关系的问题,也从更加深层的层面对现代人的生存悖论进行揭示;关于现代性想象机制和双重束缚的理论,正确揭示了现代性内含的两种异质力量,为现代性的存续提供了一条可能性路径。《现代性之隐忧》中泰勒的态度也展示出这种兼有两者的观点:“但是要有效地投身于这场多方面的争辩,人们必须看到现代性文化中的伟大之处,也要看到其浅薄的和危险的东西。(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注释:

① (匈)阿格尼丝·赫勒著;李瑞华译.现代性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72-273

参考文献:

[1] (匈)阿格尼丝·赫勒著;李瑞华译.现代性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 傅永军著.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 彭国华著.重构合理的生活世界哈贝马斯的现代性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 张志扬著.现代性理论的检测与防御[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5] 王纯菲,宋伟编著.中国现代性理论视域与文学书写[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比较
中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比较
从小说到电影
吴昌硕和黄牧甫篆刻艺术比较
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比较研究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