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忘了……

2016-11-24陈德清缪珍珍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诗心张晓风木门

陈德清+缪珍珍

【原味素材】

别忘了我的脸/我们是谁/和流动的蜕变/那宇宙睁开眼/转了几圈/和时光打呵欠/别忘了有多累/有什么约/和谁说了再见/看曾经误解/换来了解/那青春的岁月/就向再见说了再见……

——歌词《别忘了》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第一件是养蚕。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世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

——丰子恺《忆儿时》

新建的大型公共场所以及住宅楼还是绝大多数都把我们忘了。这样我们自己就难忘,偶尔要忘,那些全如珠穆朗玛峰一般险峻的台阶便来提醒,于是我们便呼吁过而且还要呼吁,建筑设计师们可别忘了我们,别忘了我们是残疾人,我们上不去珠穆朗玛峰和台阶。

总之,我们既然要求的是平等,既然不甘为鬼也不想成神,事情其实就很简单了:让我们的肉体不妨继续带着残疾,但要让我们的精神像健康人一样与世界相处。

——史铁生《“忘了”与“别忘了”》

【素材引鉴】

一首《别忘了》作为电影《小时代Ⅲ》的插曲,诠释了青春岁月的难忘与不舍。时间换不来时间,只剩流动的蜕变。丰子恺细细回忆了祖母在世时的养蚕时光,那些人和事,都带着清晰的岁月痕迹。史铁生想要表达的是城市发展中,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忘”与“不忘”。他对残疾人说,你要忘却肉体的残疾,精神不残就得到平等;他对社会说,你不该忘却残疾人的不便,不该忽略他们的平等。可见,“别忘了……”这个话题,除了写这些旧物、情愫、文化,我们还可以择选各个方面入笔。比如,人权的平等、文化的消逝、自然的变迁,以及那些你险些就会忘了的生活小事。

【微写作导语】

时间从来都不是一种加深记忆的东西,我们或许会忘了七岁入学时老师的笑脸,我们或许会忘了被抓到墙角胖揍一顿后淤青的痛楚,我们或许会忘了二十岁还有流浪诗人的梦。但别忘了,你还是你,别忘了初心,别忘了时光的烙印。打开记忆的大门,提笔写下你的“备忘录”,字数150-300字。

【学生微写作】

“快”,已是这个时代不容置疑的主题。也许早上的你正躺在农村的田原草地上休憩,下午的你就坐在欧洲中世纪的古木椅上翻阅着历史的资料。早已不清楚最终的目的,只是一个一个完成接下来的任务,过着一种模式化的生活。

而那个过去活跃的我,那个为一颗糖果而哭泣的我,那个为死去的金鱼暗自伤心了一下午的我,去哪儿了?

所有人都像是走失的小王子,逐渐地走失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是盲目地,像所有人一样,把所有的儿时的小思想、小梦想亲手碾碎,不停地向前追。仿佛追上了目标就得到了一世的幸福。如此百万之众,却没有几个会记得回头的。哪怕只是看看过去自己真挚的目光,纸飞机上写下的大大小小的梦。

我停了下来,回望来时路的每一步,不敢忘。(郑元澳)

总是憧憬着这样的午后,独自一人依靠在有风的窗台,窗台上清一色的兰花安静地站成一道风景。那时,阳光依柔,天气仍暖。桌头是乱乱的一捧书,从简媜的《梦游书》到安意如的《世有桃花》,最后是张晓风的《细数那些叫思念的羊》。

张晓风的文字,像清风一样拂过面颊,窜进心里。精致的散文,却有着诗样的故事,让我想着在遥远的宝岛台湾,一个银闪闪的老人携着她平凡却又诗化的生活走近我们,去贴一贴我们干涸的心灵。也许生活是泥潭,你的羽衣一旦沾上了泥土,就不能飞翔。像张晓风一样找出生活隐匿的诗心吧,在生活的轨道上渐渐圆满,渐渐金黄。

别忘了诗心,你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李忠震)

在城中学习,生活,或许我们欣赏也享受着现代化的一切,却没有认真地想过,老屋真的不如大厦吗?棕色木门换成了坚实的防盗门,抹去了自由;小木窗装上了铁栏杆,禁锢了花开。桌上的白桌布泛黄,它再也等不到自己希望的人,也没有一群孩子会追打着撞开木门登上楼梯把屋子烘得亮堂。所有都不复存在,因为遗忘。

请别再感叹时代变迁、科技进步的同时使老屋躲在心头最阴暗的角落。请想想那扇会回声的木门又盛着你多少童年的希望。

有一扇熟悉的门牵动你的思想,请别让它身陷黑暗。(薛伊恬)

猜你喜欢

诗心张晓风木门
记忆中的那扇木门
木门
独酌
偶感
敲击
张晓风的羞愧
坠星
夜路吟
马莲花
木门行业质量问题突出市场同质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