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民:艺术与人品兼备,当之无愧的大师

2016-11-24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6年32期
关键词:濮存昕人品老先生

8月28日凌晨4时,著名表演、导演艺术家和戏剧教育家苏民在睡梦中安然辞世,距离他的九十寿辰只差一天。

但凡提及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历史,都不能绕过苏民的名字。苏民原名濮思洵,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是中国话剧界元老级的艺术家,2004年获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金狮终身成就奖”。其子濮存昕也是知名演员。

苏民是北京人艺建院后的第一代演员,在人艺舞台上先后扮演过《雷雨》中的周萍、《蔡文姬》中的周进、《胆剑篇》中的范蠡等。他的角色深入人心,常使人多年不忘。老演员赵韫如回忆道:“范蠡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那套古装穿在苏民身上,是‘活的,是美的,和他这个人是那么相配。苏民身上有种‘书卷气,这种气质,是演不出来的。苏民爱琴棋书画,爱读诗写诗,而‘书卷气就是他多年来注重自我修养的结果。”转行做导演后,他又先后导演了《王昭君》《虎符》《李白》《蔡文姬》等剧目。其中,父导子演的原创历史大戏《李白》更是话剧舞台文人戏的经典之作。

苏民是真正全身心投入到话剧事业中的人,在他心里,剧院的事、演出的事永远是最重要的。去年7月《李白》在首都剧场演出时,即便重病在身,苏民依然坐着轮椅来看戏。好友蓝天野回忆起前不久探望苏民的情景,又心疼又生气:“我一推开病房的门,真是愣住了,他居然搬一个小椅子放床上,还在那儿工作。”

优秀的导演和演员之外,苏民也是个好老师,宋丹丹、梁冠华、徐帆、胡军等明星都是他的学生。晚年,他仍亲自参与招生及教学,传承表演、解悟人生。梁冠华记得,苏民以前上课时给他们画过三个圆,分别是“生活”“艺术”和“修养”,三个圆中间有交叉,“他说这三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叉的部分是最高级的。”这是苏民总结出来的“三环教学”思想,想来,也是苏老先生做人的根本吧。

《艺术人生》节目里,朱军曾让他总结自己的人生,老先生只说了八个字——“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2007年,为纪念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人事部、文化部授予了30名中国戏剧人以“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荣誉称号,濮存昕在这个名单里,而苏民没有入选。“我把此事告诉父亲,他只淡淡说了句‘一辈子不是图这个的。”

苏民曾说,他一生中只有几个不能忘情的东西:“不能忘情书画,我是学这个的;不能忘情戏剧,我是干这个的;不能忘情旧交,就是知心的朋友;不能忘情山水,可惜看得太少。”这种风骨也体现在剧作家郭启宏对苏民的总结上:“正直无私,光明磊落,有社会责任心,无投机取巧意,能孜孜于学问,惟兢兢于艺术。”

热议锐评:相对于现下的演艺界人士,苏老先生更像一名传统的士人,或者说,更像是一名传统的知识分子。有知识,有阅历,更有气度,有胸襟。他对戏剧的用心与热情,尤其令人感佩。用剧作家郭启宏的话说:道德与文章,绝非两张皮。只有艺术和人品双炮齐鸣才能称为大师,苏民则当之无愧。

素材运用:当之无愧的大师;戏剧人生;艺术与人品;热爱;正直;责任;淡泊名利;风骨……

(资料来源:《新京报》《京华时报》等)

猜你喜欢

濮存昕人品老先生
您未痊愈,我不敢老:濮存昕陪母重走人生路
人品:人生最重要的名片
100万只猫
濮存昕:抽空就按摩脚底
濮存昕每天学狗爬健身
有我在,你怕啥
测你的人品还剩多少?
年 轻
才七十岁
做人的根本在人品,做事的根本在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