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资助工作视角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

2016-11-24丁元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资助工作诚信教育贫困生

丁元

【摘 要】 目前高校资助工作中遇到的大学生贷款不还,谎报家庭贫困情况、弄虚作假时有存在,突出反映了诚信教育的缺失。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是:丰富学校诚信教育形式;完善学校资助制度及诚信体系;将诚信教育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加强法制观念教育。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诚信教育;意义;途径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大学贫困生的人数比例逐年升高,许多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或无法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国家和学校为了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出台了许多和贫困生相关的资助政策,形成了一套资助体系。“为能使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随着2007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高校资助工作取得了新成效。”[1]高校贫困生资助一直是政府和高校工作的重点,然而随着工作不断开展,出现了一系列大学生不诚信行为,影响了和谐校园的建设,为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敲响了警钟。

一、高校诚信教育的意义

1、诚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核心要素之一,党的十八大又提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一个公民必须恪守的基本道德准则。“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是我们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有责任去履行诚实守信的做人基本准则,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助其成长成才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祖国的未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为学生传递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着力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高校应该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在其成长成才的道路上,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

3、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诚信教育的紧迫性

国家和学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出台的资助政策本来应该是一件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好政策,但在贫困生的认定工作中经常出现没有如实填写家庭真实情况或者夸大家庭贫困程度,且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还款情况不容乐观,许多借款学生在毕业后并未按时还款甚至拖欠贷款不还。

二、高校资助工作中学生不诚信行为的表现

高校资助体系中的相关政策,是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帮助其顺利完成高等教育,缓解了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但就对目前享受国家资助的大学生诚信情况的了解以及自己工作中发现的问题,高校贫困生中不诚信行为已不在少数,也引起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大学诚信教育带来了一些反思。不诚信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伪造贫困证明,骗取贷款资格

在国家高校资助体系中,无论是生源地贷款还是校园地贷款,都需要学生本人开具相关证明才可以申请贷款。在贷款资格认定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和学生家长为了成功贷款,对家庭经济情况进行隐瞒或通过造假等手段获得贫困证明,享受贷款条款中的一些有利于自己的政策。

2、没有如实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

高校在进行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发放等一系列资助工作时,会提前要求申请的贫困生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对学生本人的家庭情况进行摸底,以便做贫困认定,保障后续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但在填家调表的时候,许多学生也存在没有如实填写家庭真实情况,或夸大家庭困难程度的情况,从而获得贫困认定的资格,但在其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本人的消费能力和生活状况与认定时出入较大,让其他真正家庭困难的学生失去了帮助的机会。

3、获取贷款后没有用到正规途径

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所设立的贷款,是帮助其支付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但很多同学在贷款的使用上产生了用途的偏差,许多人为自己购置昂贵的手机和电脑以及生活用品,在日常开销上也大手大脚,甚至有学生利用助学贷款炒股或做投资。这种使用方式已经完全违背了助学贷款的使用方式。

4、逾期不还助学贷款

因为助学贷款不需要有担保和抵押,许多学生对返还贷款问题不重视甚至故意拖欠不还。学生在毕业后即使找到稳定的工作,由于各种原因,也未能按时偿还银行贷款。“自全国助学贷款开始实施起,违约率便不断上升,基本都在10%以上,曾一度达到30%,个别省市的违约率甚至高达50%以上。”[2]由此可见,大学生逾期不还助学贷款并不是个别现象,需要引起重视。

三、资助体系下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从目前所反映的大学生在资助工作中的不诚信问题来看,究其原因与社会大环境有关系,学生受到了不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一部分人无视最基本的道德约束,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其次和学校的诚信教育手段以及家庭成长环境和个人因素也有关系。就资助工作中的诚信缺失行为,如何丰富诚信教育途径,已经迫在眉睫。

1、丰富学校诚信教育形式

目前大多数高校针对诚信教育开展的活动多集中在传统说教,传统班会形式,形式死板。对此,学校应积极思考探索如何在资助工作体系下,开展学生的诚信教育活动,利用好学校现有的条件,利用好网络新媒体,利用好学生干部,多方位全角度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对资助相关政策和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宣讲和解读。或对学生开展诚信教育问卷调查,摸底学生对诚信的重视程度以及在学校诚信教育问题上的建议,通过分析调查,对现有的问题进行各个击破。

2、完善学校资助制度及诚信体系

学校在资助工作当中应当更加严格化,尤其对贫困生认定资格和申请贷款资格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考察,制定详细的处罚措施。如在资助工作当中出现严重的不诚信行为,就要受到对应的处分。积极全面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并将诚信档案和学生学籍档案有效结合,有力地约束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3、将诚信教育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

为摆脱单一的教育模式,将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相结合,拓展到社会实践当中,例如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加入与诚信教育与感恩教育相关的环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诚信演讲、诚信手抄报、诚信情景剧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实际行动的参与获得对诚信的深刻理解。

4、加强法制观念教育

学校资助工作中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教育,针对贫困生认定造假,贷款逾期不还等不诚信问题,明确告知其应该承担的责任和应当受到的处罚,让学生明白这些行为不仅涉及道德准则,同样涉及到相关的法律规定,学校在诚信教育的活动中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应有的法律意识,以免学生因为一时糊涂而触犯相应的法律条规。

四、结语

高校资助工作是保证有需要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环节,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资助体系,杜绝弄虚作假,加强学生诚信教育,丰富教育形式,努力提高高校资助工作的真实性,完善相关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学生的诚信教育也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这样才会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和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 刘成立.人本观照下高校资助育人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2)49-50.

[2] 史敏.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还款问题研究[J].华北金融,2012(1)52-54.

【作者简介】

丁 元(1988-)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语言与传播.

猜你喜欢

资助工作诚信教育贫困生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全员育人模式下的困难生资助工作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方法创新的探讨
新建本科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实践与分析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模式探索
高校诚信教育及诚信体制建设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