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路径研究

2016-11-24刘春荣勾利娜冯铁英程玉贤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绿色发展意义

刘春荣?勾利娜?冯铁英?程玉贤

【摘 要】 本文论述了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剖析了当前乡村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路径。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乡村绿色发展指明方向;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根本途径;鼓励绿色科技创新,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动力;加强绿色文化建设,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精神支柱;强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关键词】 中国乡村;绿色发展;意义;路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提出,进一步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广大农村地区是环境污染的“重要贡献者”,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做好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路径研究,对于加快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迈入全面绿化的新常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重大意义

1、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内在要求

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绿色发展理念是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奋斗目标的,它既明确了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又丰富了中国梦的美好蓝图。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是按照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部署应运而生的概念,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的必然选择,也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

2、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

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攻坚阶段,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是关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以“时空压缩”的方式集中呈现出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要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块短板,就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促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加速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推进乡村绿色发展。

3、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重大举措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必先惠民。习近平同志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惠民为基本价值取向,体现了我们党在新时期对惠民之道的深刻认识。推进乡村绿色发展,为农民提供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是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重大举措。

二、当前乡村绿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归纳如下:

1、农民绿色发展意识不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我们对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做了一个问卷调查,调查显示,73%的村民认为垃圾可以倒在河沟、路边和其他没有用的地方。21%的村民能够认识到这样不好,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村庄的干净、美观,只有6%的村民能够说出乱扔垃圾具体危害。

生活垃圾和废弃物乱堆乱放、生活污水随地乱排,把秸秆、树枝、煤作为主要的燃料,是农民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而且大多数农民根本没有改变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的意识,长此下去,会造成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的日益加剧,严重影响农民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2、乡村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发展方式粗放落后

大多数乡村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农业,而传统农业生产存在着太多问题。一是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农业结构不合理。很多农村地区处于以人力为主、自家经营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农民务农收入极其有限。农业结构单一,以种粮食作物为主,没有形成农、林、牧、副、渔一体化农业产业结构。二是农业生产污染日渐加剧。数据显示,“全国农业每年使用农用塑料薄膜约250万吨,而回收不足150万吨,这意味着每年有约100万吨废弃的农膜碎片残留在土壤中。在每年使用的180多万吨农药中,真正能够作用于农作物的不足1/3,更多的是造成了对水、土壤和空气的污染”。[1]三是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农村地区存在大量掠夺式的采石开矿、挖河取沙、荒坡垦殖、毁林开荒等行为,造成了对生态系统功能的严重破坏。

3、乡村绿色发展投入不足,政策法规体系不完善

对乡村绿色发展的投入不足,导致乡村环保基础设施极不完善,也无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比如,虽然有些村镇建了垃圾投放点,但由于缺乏垃圾处理的资金,导致无法做到及时清运,成为了更大的污染源。对垃圾处理方法基本上是直接掩埋,无疑会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同时,乡村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十分缺乏,这些都制约着乡村的绿色发展。

4、乡村绿色发展缺少创新,新技术推广难度较大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推进乡村的绿色发展同样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支撑。加快乡村的绿色发展,需要大力研究开发新技术,但是目前国家对乡村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较少,在垃圾和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上还没有成熟性、实用性的技术。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6000—7000项农业科研成果,但其中真正能够转化利用起来的不到30%,这与发达国家70%以上的转化率相距甚远”。[2]适用性和实效性技术的缺失,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也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关键就是解决“如何做”的问题,我们通过大量的调研走访,积极探索乡村绿色发展的科学路径。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乡村绿色发展指明方向

政府给予引导、支持和规范是乡村绿色发展的首要前提。政府应发挥好决策规划、分类指导、示范带动、督促落实等核心引领作用。

(1)依地域特色,高标准规划。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新常态下谋绿色发展,必须规划先行。要结合各村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和生态条件等特点,全面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搞一刀切,不囿于一种模式,不强调一套标准。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制定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绿色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2)以农民为主体,凝聚发展合力。乡村绿色发展,村民是主力军,村民的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绿色发展的成效。要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坚持以注重农民利益为前提,使其享受乡村绿色发展带来的实惠,增强村民建设绿色乡村的热情。避免出现“政府干,农民看”、“政府投,农民等”、“政府埋单,农民不买帐”等两张皮现象。要多措并举,多维发力,让政府的有形之手、市场的无形之手、居民的勤劳之手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乡村绿色发展合力。

(3)抓典型示范,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乡村绿色发展应充分发挥典型引领的示范作用,要树立“一个典型就是一根标杆,一个典型就是一种导向”的意识,以点带面,推动乡村绿色发展整体推进。同时完善绿色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绿色发展的统计、跟踪、评价机制,形成绿色GDP政绩考核体系。

2、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根本途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核心,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领域。

(1)培育特色品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打通现代农业发展的绿色通道,必须改变传统的农业产业模式,根据各地产业特点和资源现状,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园区。比如可以明确划分出优质稻米、名优小麦、绿色蔬菜、特色果品、特种水产、健康畜禽等主导产业。每种产业要注重品牌的培育,充分发挥品牌的引领作用,依靠品牌的力量把农业产业做大做强。

(2)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构筑绿色工业体系。对于原有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能够整改的,引导企业改造升级。不能整改的,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彻底淘汰。对于新上项目严格审查,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一律不批,坚决不上。要把发展环保型、科技型、高附加值型新型工业作为重点,大刀阔斧调整工业产业结构。

(3)打造乡村生态公园,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当前,回归自然,回归乡里的休闲生活方式更赢得人们的青睐。乡村的旅游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乡村绿色发展要顺势而为,打造有特色有亮点的乡村生态公园,注重乡村生态公园的策划营销,构建“春季赏花、夏季漂流、秋季看叶、冬季观雪”与农事体验、康体休闲相结合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实现乡村旅游产业与服务业双赢发展、良性互动。

3、鼓励绿色科技创新,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动力

(1)创造宽松自由的绿色科技创新环境。通过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制度,形成全社会绿色生产、消费、科研的氛围。比如,实行绿色税收政策,对从事低碳节能技术开发的企业可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征收环境税,推动其节能减排,提高生产效率。

(2)选准绿色科技创新产业切入点。根据本地发展的实际,从众多的绿色科技创新产业中选准切入点,比如,可以从市场潜力和生态潜力巨大的节能环保产业入手,把其打造成新的支柱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链条较长,市场需求大,对拉动投资和消费的带动作用强,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3)促进绿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物化了的科技成果,只有被广大农民掌握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新技术推广初期,应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绿色科技推广和技术服务,提供面对面、手把手、零距离、全方位的全程个性化技术服务,实现绿色科技成果与生产实践的无缝对接。

4、加强绿色文化建设,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精神支柱

绿色文化是绿色发展的灵魂。弘扬绿色文化,积极促进村民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

(1)强化绿色意识。通过立标语、办板报、播放广播、开展环保专题讲座等不同形式加强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加快引导村民转变观念,增强村民绿色发展责任感和主体意识。形成“人人争当环保卫士,个个都是护绿使者”的良好氛围。

(2)培养绿色时尚。把维护生态、保护环境,倡导绿色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时尚,使绿色生活方式成为百姓的自觉行为。教育村民从我做起,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米、一克油”,少开车,多走路,不烧秸秆,不乱倒垃圾、不乱砍滥伐等等。人人都做绿色生活的倡导者、践行者、推动者、监督者。

(3)提倡绿色消费。引导村民转变消费观念,要选择未被污染的绿色产品来消费,自觉抵制那些不环保的产品,让它们没有市场。拒绝奢侈浪费,尽量使用再生材料制成的、可多次长期使用的商品。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置,不造成环境污染。

5、强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基层党组织是带领村民推进绿色发展的战斗堡垒,在推进乡村绿色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不断提高他们的战斗力、向心力、执行力。

(1)抓班子强堡垒,为绿色发展提供战斗力。经常性的开展提高干部生态文明意识的座谈会、专题培训、现场观摩,切实扭转其追逐短期利益的落后发展观。努力提高村两委班子的素质,下大力量解决乡村干部在绿色发展中思想保守老化、组织缺乏活力、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2)抓示范强措施,为绿色发展提供向心力。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关键在党,核心在人,成败在干。基层党员干部在推动绿色发展中,要勇于亮剑,把党员身份亮出来,使思想活起来、让形象树起来。以基层党员干部为轴心,团结带领村民打好绿色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攻坚战。

(3)抓制度强规范,为绿色发展提供执行力。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深入听取群众意见,把村民最关心最急切的现实问题作为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的突破口。注重督查落实,采取定期督查、工作例会、工作调度等方式,及时通报有关情况,互相交流经验做法,研究解决乡村绿色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完善绿色发展奖惩制与监督制,实行责任到人与追责制并用,努力提高基层村委干部的绿色执政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锡文.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求是,2015.06.

[2] 陈颖.现代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南方日报,2015-11-18.

【作者简介】

刘春荣,女,满族,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绿色发展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人力资源质量的生态维度研究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浅议坚持法治环保 推动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
诗里有你
论巨型雕塑的多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