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并购动机的主并购方并购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2016-11-24薛晓彤任潇潇

2016年32期

薛晓彤 任潇潇

摘 要:在实证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对目标企业的并购绩效大致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但是对主并购方的并购绩效好坏却没有统一定论,多数学者认为主并购方的利益遭到了破坏;在现实中,并购活动却仍旧频繁发生。理论与现实的差距反映出现有的绩效评价方法不能有效地反映并购绩效的优劣。本文认为企业并购是为了满足其并购动机而采取的一种行为,要评价并购绩效,就要看并购的目的是否得到了满足。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不同并购动机,并选取了相应指标体系衡量并购动机的实现,以此作为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基础。

关键词:主并购方;并购动机;并购绩效评价

一、引言

20世纪全球经历了5次企业并购浪潮,面对经济全球化,为了减少竞争对手、扩大市场占有率,并购成为企业短时间内完成资本集中,形成大规模生产和销售网络,或快速进入新领域并取得一定规模效益的最佳途径。尽管世界企业并购浪潮迭起,但是成功者却并不多(成功率不足1/3)。尽管如此,在世界范围内的并购活动并没有减少,既然并购会对企业价值造成损害,为什么并购活动仍旧频繁发生呢?这就说明现在的评价方法并不能体现并购的成功与否。

二、文献综述

目前研究企业并购绩效的方法主要有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事件研究法是以市场有效为前提的,我国证券市场不够成熟,并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因此利用事件研究法评价并购绩效的结果有偏差。会计研究法主要是评价中长期并购绩效的,有单一财务指标法和综合财务指标法。Mueller (1980)、Healy(1992)和Manson et al.(1994)运用不同的财务指标衡量并购绩效,发现财务指标数据有大幅提高。Meeks(1977)发现并购企业的资产回报率在并购后几年内持续下降。张俊瑞等(2002)发现我国证券市场的并购行为从总体上具有一定的正绩效。冯根福等(2001)、李善民等 (2004)以及赵息等(2008)都发现并购企业在并购后的绩效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会计研究法没有统一规定的财务指标,使得不同学者在评价时选取的指标不同,无法对不同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其次,并购不仅是为了得到财务指标、财务数据的改善,一些非财务数据也是企业看重的、想要增强的方面。因此,会计研究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三、文献述评

首先,并购绩效的界定非常重要,因为这是研究的基础,除了要区分长期和短期绩效以外,还要对绩效的内容进行界定,这时候可以从并购动机的角度进行界定。其次,主并购方作为并购活动的发起者,对并购结果承担主要责任,对其进行评价更能证明并购的成功与否,因此应主要针对主并购方进行研究。再次,现在主要的研究方法——事件研究法和会计研究法对并购绩效的评价结果并不能解释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并购事件,因此,需要从另一角度重新构建评价指标,并购动机就是一个很好地切入点,只要企业达到了并购动机应该产生的结果,就应该认为其并购成功。

四、主并购方并购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

(一)并购绩效的界定

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企业进行并购是为了满足其并购动机而采取的一种行为,要评价并购绩效,就要看并购的目的是否得到了满足,因此,并购绩效,就应该是企业为实现其并购动机而导致的相关指标的变化。

(二)主并购方并购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企业的并购动机有很多:协同效应理论、市场份额效应、价值低估理论、代理成本理论等。一般来说,企业想要通过并购获得利益的动机有以下几种:

1、基于市场份额效应动机的指标

市场份额是指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也就是企业对市场的控制能力。企业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可以使企业获得某种形式的垄断,这种垄断既能带来垄断利润又能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这方面的原因对并购活动有很强的吸引力。

为了衡量企业基于市场份额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应该选用市场占有率这一指标评价并购的绩效,但是并购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不同类型的并购之间进行行业比较比较难,所以选用营业收入增长率作为衡量指标。指标值越高,说明并购绩效越好。

2、基于协同效应动机的指标

在市场经济中,一个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必然是一个追逐利润的过程。通过协同效应,两个公司并购后的竞争力加强,公司业绩比两个公司独立存在时的业绩之和还高,即产生了1+1>2的效果。国外学者发现管理者主要想通过并购提高获利能力,而获利能力主要体现在销售利润上,因此,为了衡量企业基于协同效应并购动机的并购绩效,选用销售利润率进行评价。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即并购绩效越好。

3、基于代理成本理论的指标

代理成本理论认为管理层比所有者拥有更大的信息优势,他们可以利用这种信息优势为自己获取额外的好处,但是这可能会损害股东的利益。而且管理层一般只拥有少部分股权或者没有股权。此时,艰苦创业的经理人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但是这部分利润是归股东所有的,管理层只能获得约定的报酬。这种不匹配的投入产出比会使经理层不顾股东的利益,从企业内部为自身谋取更大的福利。

因此,为了检验股东的利益是否遭到破坏,我们选用净资产收益率进行评价,它等于企业本期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反映了所有者所获报酬的水平,可以衡量企业运用自有资本的效率。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即并购绩效越好。

(三)基于并购动机的主并购方并购绩效的评价

利用上述构建的评价指标进行企业并购绩效评价时,首先应通过因子分析法将三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提取公共因子,再计算每个因子的得分,最后以每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与该因子的得分乘积的和来构造得分函数得出综合得分。若该得分大于零,则认为并购成功,数值越大并购绩效越好;否则认为并购是失败的。

五、结论

为了解释与日俱增的并购活动的现实与并购绩效差之间的矛盾,本文从并购动机的角度构建了绩效评价指标。本文从市场份额效应动机、协同效应动机和代理成本动机进行分析,选取了能够反映并购动机并能够进行量化的指标:基于市场份额效应动机主要用市场占有率或者销售收入增长率来表示;基于协同效应的动机用销售利润率来表示;为了检验股东的利益是否因为代理成本的存在遭到了破坏,利用净资产收益率进行衡量。

本文只是从理论方面构建了评价企业并购绩效的指标,并没有结合实际案例的数据检验这些指标是否能有效地评价并购绩效,有待进一步研究。(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参考文献:

[1] 冯根福, 吴林江.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 2001, (1):54-61.

[2] 张俊瑞, 李婉丽, 周瑾. 中国证券市场并购行为绩效的实证分析[J]. 财务管理, 2002, (6):51-57.

[3] 李善民, 曾昭灶, 王彩萍,等. 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世界经济, 2004, (9):60-67.

[4] 赵息, 张西栓. 内部控制、高管权利与并购绩效—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南开管理评论, 2013, 16(2):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