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创新措施
2016-11-24张敏练素月文铭鑫张杨穆沐
张敏 练素月 文铭鑫 张杨 穆沐
摘 要:本文对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考虑当今社会现状分析创新基层团支部建设模式的必要性,并结合大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大学生自身特点,提出几点实际性的创新措施,使大学生能更好参与到基层团支部建设活动中去,在推动基层团支部建设的同时,也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关键词:团支部建设;大学生;创新
学生团支部作为高校共青团的基层组织,是各大高校开展优秀团组织建设,展现共青团理念的奠基石。在新的历史时期与社会状态的影响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也寻在一定问题。许多高校没有将高校共青团建设落到实处,过多注重形式而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甚至只是将重心放在形势政策课以及思想道德修养课,过于体面化而忽视了实际的效果,直接导致高校学生团员意识淡薄,各基层团支部内部缺乏凝聚力等问题。因此,创新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也显得尤为迫切。下面我将根据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存在的几点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创新必要性、要点以及解决办法。
一、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团员自身问题
1、缺乏自主思考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大学生是行走在互联网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时代下的新青年,稳定的生活环境,使得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度很低,以致对自身所处社会形式一无所知。舒适的生活让他们缺少实践理论知识,这使得大学生自主思考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不断下降。
2、缺乏对共青团的了解。大学生团员,有些是在高中将要毕业时学校要求入团,从而降低了对入团的标准,团员还没有对共青团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就已经进入到入团的队伍。使得有很大一部分的大学生团员对共青团缺乏一定的认识,从而存在对自身的团员身份认识不足的问题。
3、缺乏团队组织意识。当代青年,每个人都有较鲜明的个性特点,极少部分人愿意被人左右,加之在大学里面主张学生提高自身独立自主能力。因此,学生们倾向于单独行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忽视自身所在团支部、组织的共同利益,自身团队组织意识被逐渐削弱,团队荣誉感不断降低。
4、缺乏对国家历史的了解。历史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青年承载着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使命。现如今,绝大部分青年人对国家历史的认知仅限于课本,疲于主动查找了解,甚至存在青年人更加注重外来文化而忽略本国历史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也伴随着青年爱国热情和国家荣誉感降低等并发现象。
(二)团支部建设
1、基层团支部内部凝聚力不高。在高校中,团支部成员之间的需求不同,导致他们选择上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那么凝聚力也就不可能得到提高。另外,支部组织开展的活动内容枯燥无味或者形式较为单一,也是基层团支部凝聚力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2、基层团支部分工协调性低。基层团支部作为高校的根基所在,是往上联系上层组织,对下联系学生的关键枢纽支部,然而在很多高校团支部中,存在领导人之间工作内容重复,以及工作分工不协调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基层团建工作的开展,大大拉低各支部的工作效率,因而团支部得不到进一步的发展。
3、基层团支部内部建设精力、经费不足。团支部组织多样化文娱活动是激发团员积极性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加强团支部内部团结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策划一个活动需要花费许多的时间及精力,并且还会需要一些活动经费,所以越来越少的有团支部自愿投入到一个活动的策划中来。或者为了尽可能能够减少活动的时间和精力花费,更多的支部会选择以往开展过的活动来进行。团支部的活动形式少,重复开展的情况很常见,直接导致团员参加活动的兴致不高,积极性不强。
4、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作为现阶段各团支部组的核心内容,是各个支部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同时,作为团支部管理中的纪律问题也是急需解决的方面,一个团支部纪律性不高应该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没有纪律不成方圆”,良好的纪律是保证一个团支部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所以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是基层团支部团建工作开展的保障。
二、加强团支部建设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作为青年集中的地方,是我国开展共青团工作的主阵地,高校共青团在全团的建设中处于基础性和战略性的地位。近年来,随着高校环境的不断发展,社会形式的不断变化,高校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用,预示着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地。
共青团作为基层组织的团支部,它建设的好坏程度,直接影响团员的素质高低,因此在新时期进行基层团支部建设创新与实践团员的素质高低,加强新时期团支部建设目标、内容及考核机制的创新,在新时期非常必要。新形势下,引导他们学习共产主义、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团支部工作的首要任务;推进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建设创新,是高校共青团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促进当代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条件和舞台。
在创新团建模式下,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活动,为基层组织团学干部培训提供平台,激励共青团组织及其成员更加富有激情与活力地开展基层团建工作,提高共青团员的工作能力,扩大共青团工作影响力。同时推进团建创新,引导众多在校青年团员提高自身素质,多方面发展,树立先锋模范意识,不断增强共青团员的光荣感、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实现四个全面而不懈努力。
三、针对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与创新所存在问题的措施
对于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存在的几点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解读团组织章程,结合周边大学生团组织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讨论研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创新措施:
(一)加强基层团组织成员素质培养
现如今高校大学生团员青年普遍缺乏对共青团的了解,可通过开展团组织历史的宣传介绍活动,树立起共青团员青年自身的自觉自信,提高自身辨别是非能力,学会自我定位、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严格要求,树立起当代团员青年的行为典范。另外,还可通过分发团组织手册的形式,回顾共青团的历史及贡献,进一步加深团员青年对团组织规定章程的了解,对共青团的认识,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与思维方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牢记团组织的行为规范,明辨是非。
(二)保证活动质量,开展特色活动
定期组织团组织特色主题活动,活动考虑形式多元化、内容创新化。充分为团员们考虑,不为搞活动而搞活动。加强对团员青年自身的教育,提高其参与积极性,正确认识团组织活动与团建工作,真正参与到活动中去。在考虑开展团组织特色活动时要结合本支部实际情况,并形成规范,应加强团员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理解信任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凝聚共青团员的心,利于进一步开展团建工作,提高团支部凝聚力。
(三)加强指导力量,负责基层团支部建设工作
在高校,各基层团支部成立以后团建工作开展情况参差不齐,而团支部书记等领导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团建工作质量的好坏程度。因此必须加强对核心人员的指导,做到既要熟悉团的工作章程,又要熟悉与团支部特色建设活动相联系的专业知识。
(四)探索基层团支部特色建设的长效机制
基层团建工作需要不断的开拓创新,方能维持青春与活力,所以基本团支部的特色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需做到理论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广泛开展调研工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工作中的优缺,并对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继续完善,使基层团支部特色建设的宣传、申报、评审、效能评价、评奖评优等工作进入流程规范化,建立起基层团支部特色建设的长效机制,方能更好的服务广大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开展。(作者单位:西华大学)
参考文献:
[1] 黄晓波,刘海春.新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概论[M].人民出版社,2010.
[2] 龙妮娜.刍议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的创新[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6.
[3] 李洁琳.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团支部建设的若干思考[J].南昌高专学报,2010,5.
[4] 林野,朱小虎.基层团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军队党的生活,2010,5.
[5] 夏娟.论试增强高校基层团支部活力与凝聚力的有效途径[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