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群里家长该怎么做

2016-11-24宋爱辉

大众健康 2016年11期
关键词:群里价值观家庭

文◎宋爱辉

相信家长群里的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一套人际关系相处理论与模式,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调整,做好自己本分的、符合主体风俗习惯的就好。

前段时间朋友给推荐了一篇文章描写在家长微信群中什么样的家长惹人烦,归纳出了有四种,分别是:讨好刷屏型;群里吵架型;集赞、投票、卖东西的;炫富型。所说的这几种我想不仅仅在孩子班级群里有,其他很多微信群里也有这几种类型的影子,在群里积极关注自己孩子的任何相关信息的同时,还要时刻保持自己高度积极互动状态,随时等老师发言后积极回应,这样的结果就带来了刷屏效果,想要看老师发了什么信息的家长只好爬楼翻信息,如此往复使得本来是老师用来与家长方便沟通学生情况的微信群变得无序、混乱,还不得不随时注意里面的动向,免得错过重要事件通知什么的。家长也是一身的焦虑,听到微信群的信息提示音,有的可能不得不打开消息免打扰,只是麻烦一点多看看。那篇文章总结的也很好,并且还给出了家长应该这么做的几条建议,还包括对老师们的建议。

不过,这些表现的背后还有其深层次原因:如有一类家长们自身的焦虑,对自己与孩子都不够有自信,一个有自己或者家庭明确价值观的家长会在这种群里的表现张弛有度,听到表扬或者被晒出孩子在学校犯错被批评等,不会马上情绪上来或喜或怒地开撕,睿智高情商的家长就会有自己的判断,对这件事有一个客观的判断,再具体问题具体对待,还会考虑到孩子因此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感受,不会那么反应过度去处理这些问题。家长如本身带着焦虑会把它带入到自己的言行、态度和处理问题方式中,那些积极刷屏回应、点赞的,像跟风一样的表现即是很明显的表达。

现实中不乏这样的家长,当小孩子哭闹时他们就会感到焦虑,第一反应想要赶紧止住孩子的哭闹,有的会通过给孩子玩具或者当时可能孩子想要的东西,甚至有些家长明明知道小孩子在12岁之前是不宜面对手机、平板电脑等长时间用眼的,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但一到实际情况时就进入忽略模式,自我安慰地说就玩一会儿没事儿,不哭闹,安静了就好,然等到有一天发现孩子的视力真的有问题了悔之晚矣,再懊恼却然并卵用,有些影响造成的结果后期可弥补,而有些是不可逆的,毁了就是毁了,家长要明确这些,需要坚守的原则就需要坚守,那才是真正的为孩子与自己负责。

还有一类家长对自己家庭的教育理念也没有清晰的界定,也容易跟风,不够有主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自己家的孩子自己都不太了解,这些家长需要多多发现自己家孩子身上的优缺点、优劣势、闪光点,把握孩子成长的大方向,三观的建立树立好,别的成长中的小环节就像修剪树枝一样简单很多。一位很要好的同学这点就做的很好,也是在很多家长中难得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人,有自己的主见和价值观,并不被轻易左右,这点也来源于她的本身的性格特征,性格外向、直爽,但知道收放自如,处理周围人际关系也是游刃有余,教育孩子上也是有自己独特的理念,也是遵循她的价值观,她的家庭有浓厚的家庭氛围,有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人每周的周末都是一起度过,或出游或一起出去吃顿大家喜欢的美食,或一起去远足徒步、爬山等等,周末两天几乎夫妻两人都会以家庭活动为主,如有朋友约也是另改时间,不能让出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我很欣赏和佩服我的朋友可以如此坚持按他们自己的想法生活,这是很多家庭缺失的强烈的家庭凝聚力。家庭也是有家庭文化的,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及价值观的形成。

那么这些常常面对孩子的班级群而感到焦虑、不知如何与群里的其他家长互动更好,纠结怎么与老师互动更有利于孩子的情况了解与沟通的家长们,怎么使自己在以后的班级群表现中更从容一些,可以做到张弛有度、睿智高情商呢?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调整自己的互动模式:

一、首先确定自己家的主要核心价值观,想要给孩子传递什么样的观念信息,尽量不要跟风,冷静处之;

二、对自家孩子要先做到客观深入了解孩子的整体情况,划分重点原则底线,对自己与孩子都保持自信,孩子在学校出现什么问题被老师发布在班级群里的时候,冷静客观分析,与孩子和老师沟通了解具体发生的情况;

三、对于班级群里的不重要的信息不需要事事都回复,如果每个家长都在群里沟通、交流孩子问题,老师发布的重要事情通知可能就被刷屏看不到,也影响别的家长查看信息,也会带来不必要的焦虑;

四、真有和自己孩子密切相关的事最好找老师面对面沟通,尽量不在群里公开讨论,这也给自己的孩子的自尊心以保护,不至于犯个什么错误都让群里的学生及家长人人皆知;

五、如果确实老师也有在群里言辞不当时可以单独找老师沟通,下次点出某学生的家长有时间可以和他沟通孩子问题,或者单独把具体问题发给家长,尤其涉及到孩子自尊心、易引起个人评价方面的事;

六、不管对老师还是其他的家长如有意见或建议注意选择语言表达方式,自己的表达先说服了自己才能说服别人;

七、家长们如果生活中自己有什么问题带来的压力、焦虑和纠结尽快处理了,或者注意调整自己状态,不要将这些情绪状态带入与孩子教育相关问题的处理中,注意切换模式。

八、每个人都难完全摆脱生活中的人情世故,能做到左右逢源、处处周到的也是少数,也不可能都面面俱到,做好自己本分的、符合主体风俗习惯的就好,也不必太强求自己,太过紧张反而易出状况。

相信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一套人际关系相处理论与模式,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调整,没有一种方法适用所有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人格特点,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猜你喜欢

群里价值观家庭
我的价值观
奶茶群里戏精多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金主爸爸的炫酷
家庭“煮”夫
一滴水
人兽表演
恋练有词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