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调查与统计分析*

2016-11-24方可梁丽罗贤

高教探索 2016年10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教养贫困生

方可 梁丽 罗贤



大学生心理资本状况调查与统计分析*

方可 梁丽 罗贤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对151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发展现状及特点。结果发现:(1)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的发展处于中等水平;(2)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及各维度发展不均衡,在乐观和希望维度上发展较好,而在自信心和坚持性维度上发展较欠缺;(3)人口学(性别、专业)、家庭背景(生源地、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况)和教养方式(父母教养方式、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状况。

心理资本;大学生;调查;统计分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大学生招生规模的扩张,大学生群体日渐庞大。目前,“95后”已步入大学,他们个性鲜明、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眼界开阔,同时却在学业、情感、人际、就业等方面面临巨大压力,这些压力常常会诱发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历年来备受各类高校和学者们的关注。然而,这些研究大部分聚焦于学生的问题,虽然研究结果对我们整体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一定意义,但这种消极取向的问题模式往往忽略了学生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忽略了学生本身潜在的能力和正面力量。心理资本是近年来积极心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它聚焦于个体内在心理品质和积极心理力量,通过对其进行研究与开发,帮助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激发内在潜能与优势,促进其更高效而有意义地生活。因此,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出发,通过积极心理资本问卷调查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现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为高校更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提供一定参考。

一、调查基本情况

1.调查对象

2015年11月,在四川省成都市普通本科高校中随机抽取4所,以其在校大一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1800份,在收回问卷中剔除明显漏答、乱答的问卷,剩下有效问卷1516份,有效率84.22%;调查对象年龄范围为17-23岁,平均年龄(20.75±2.25)岁。其中男生952人,女生564人;理工学生1128人,文史学生388人;来自城市的学生668人,来自农村的学生848人;独生子女717人,非独生子女799人;贫困生839人,非贫困生677人;学生干部440人,非学生干部1076人;完整家庭学生1212人,重组家庭学生70人,单亲家庭学生196人,寄居家庭学生38人;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1041人,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274人,溺爱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81人,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学生120人。

2.调查方法和工具

以班级为单位,利用学生班会时间团体施测。所用问卷有:(1)大学生基本信息调查表。包括大学生人口学信息(包括性别、所学专业)、家庭背景信息(包括生源地、家庭结构、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即是否贫困生)、家庭教养方式(即父母教育方式)以及是否学生干部等方面的信息。(2)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1]。本问卷由张阔编制,采用Likert七点式计分法,共26个题项,包括4个因子,分别是自我效能、韧性、乐观和希望。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中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1,分量表α系数分别为0.78、0.88、0.84、0.80。

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对不同性别、专业、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家庭经济条件大学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结构大学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二、调查结果

1.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总体状况分析

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分为(4.42±0.46)分,高于中等临界值4分,可见大学生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心理资本四个因子的得分分别为乐观(4.63±0.78)分、希望(4.52±0.72)分、自我效能(4.38±0.73)分、韧性(4.18±0.79)分,均高于中等临界值。总体上看,大学生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

2.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统计分析

(1)不同性别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统计分析

表1 男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状况(M±SD)

(注:*P<0.05,**P<0.01,***P<0.001,下同)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性别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心理资本总分及自我效能、希望、乐观上的差异均不显著。男生的韧性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3.28,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统计分析

表2 理工科和文科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状况(M±SD)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理工科和文科大学生在心理资本及其因子上的差异。结果显示,理工类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t=4.74,P<0.001。理工类大学生的自我效能、韧性、乐观得分均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t分别为3.25、2.70、3.94,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心理资本的统计分析

表3 不同生源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状况(M±SD)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生源地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来自城镇的大学生韧性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t=-5.29,P<0.001;希望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t=-2.72,P<0.05(见表3)。

(4)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

表4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状况(M±SD)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是否独生子女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结果显示,独生子女在心理资本总分及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t分别为-18.20、-9.67、-11.21、-9.42,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以往的研究中,吕兆华发现非独生子女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独生子女[2],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5)是否学生干部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

表5 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状况(M±SD)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自我效能、乐观得分均极显著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t分别为4.61、3.77、4.13,均P<0.001;希望得分显著更高,t=1.98,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已有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资本受其学习成绩等级的影响,学习成绩偏上的大学生心理资本发展优于学习成绩偏下的大学生[3][4]。本研究虽然没有直接调查大学生的学业成绩,但在高校中,学生干部一般都由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研究与以往研究一致。

(6)是否贫困生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

表6 家庭经济条件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M±SD)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家庭经济是否贫困对大学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非贫困生心理资本及各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贫困生,t分别为-10.42、-7.12、-5.93、-6.79、-5.06,均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6。这与已有研究结果一致,贺斌以高职高专贫困生为研究对象,发现贫困生心理资本中的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维度得分及其心理资本整体状况明显低于非贫困生[5],潘清泉等的研究也发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及其因子分均显著低于非贫困大学生[6]。

(7)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

表7 不同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x±s)

(续表7)

民主型(n=1041)放任型(n=274)溺爱型(n=81)专制型(n=120)F事后比较乐观4.76±0.694.30±0.774.07±0.843.82±1.0973.04***①﹥②,①﹥③①﹥④,②﹥④心理资本4.55±0.344.27±0.363.86±0.523.78±0.70222.30***①﹥②,①﹥③①﹥④,②﹥③,②﹥④

以父母教养方式为自变量,心理资本及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民主、溺爱、放任、专制四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结果显示,教养方式在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分及各因子分上均有显著主效应。事后比较显示,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及四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溺爱型和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分和乐观得分显著高于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放任型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及自我效能感、韧性、希望得分显著高于溺爱型和专制型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7)。

(8)家庭结构对大一新生心理资本的影响

表8 不同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

以家庭结构为自变量,心理资本及各因子得分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完整家庭和三种不完整家庭(重组、单亲、寄居家庭)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影响。结果显示,完整型家庭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及四个因子分均最高,且显著高于重组家庭、单亲家庭和寄居家庭的大学生,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重组型家庭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及四个因子分显著高于单亲家庭和寄居家庭的大学生,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单亲家庭的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分及四个因子分得分均最低。

三、讨论

1.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总体状况

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及各因子得分均略高于临界值4,可见大学生心理资本处于中等水平。单个因子上,乐观得分最高,希望得分其次,韧性得分最低,这一方面提示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发展水平不均衡,尤其是在自信心和坚持性上亟需提高,另一方面也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还有提升空间,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开发。

2.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心理资本作为大学生内在心理品质,其发展状况和水平必然受到个体内在特性及外在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发现,性别、专业等人口学因素影响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在心理资本的四个因子中,男生比女生更具“韧性”。这可能与男女生所承载的社会角色和受到的不同社会期望有关。在我国文化中,男性是“坚强”“勇敢”的象征,这种教育使得男生在遇到困难时更多依靠自身力量或努力加以解决;而女生往往被认为是弱势群体,遇到困难时可能更倾向于向外部力量求助,外力的不确定性易导致她们放弃。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及因子发展均优于文科大学生,这有可能是性别差异的另一种表现。本调查选取的几所高校虽然是综合类大学,但均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理工专业学生大部分是男生,而文科专业大部分是女生。也有可能与理工科专业的性质有关。理工科专业学生在学校的整体氛围中更受重视,有更多的实践和做实验等动手的机会,这使得他们更为自信、乐观,在遇到困难时也更具韧性。

家庭是个体出生、成长和发展最原始和最重要的基地,因此家庭对心理资本的影响也是根本性的。有研究发现,心理资本每一个维度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家庭息息相关[7]。本研究发现,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所在地、家庭结构、教养方式等均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首先,更优良的家庭经济状况和成长环境更有利于心理资本的培养和发展。本研究中,非贫困生、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因子均更高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可能是相对富足的家庭或成长环境能为大学生自信、乐观、坚韧、希望等品质的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空间。其次,家庭内环境对心理资本的影响也极其显著。有研究发现,个体心理资本水平受父母教养行为的影响[8][9]。本研究发现父母采用民主型教养方式的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最高,专制型的最低。这可能是采用民主型教养的父母更倾向于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家庭氛围,这有利于个体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而采用专制型教养的父母往往更权威,对孩子会有各种约束和限制,孩子要么比较软弱,没有主见,要么个性强一点的孩子感受到更多的压抑、委屈和不满,和父母容易产生矛盾,形成叛逆心理,这些感受无疑会影响其心理资本更良性地发展。是否独生子女也会影响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方式,独生孩子往往受到溺爱式或保护式教养,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依赖性强、抗挫力弱、问题解决模式单一或极端等特点。而非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有更多机会被教育分享、互助和合作,这有利于他们心理资本的发展。本研究也确实发现非独生子女的心理资本发展优于独生子女。有研究发现,青少年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对其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10],成长在不完整家庭中的大学生会面临更多负性生活事件,并影响其心理资本的良性发展。本研究中,来自不完整家庭包括重组、单亲和寄居家庭的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更低,其中,单亲家庭的最低。相比重组家庭和寄居家庭大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的大学生由于面临父亲或母亲的缺位可能更容易遭受不公平对待,引起更多负性情绪,并影响其心理资本的发展。而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对于大学生而言更多是一种有利于心理资本发展的正性生活事件,让他们有更多机会锻炼自己、展示自我或获得认可,因此其心理资本水平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

四、对策与建议

本研究对大学生的心理资本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分析。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以下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可开发和提升的空间较大,尤其在自信心和坚持性上需进一步提高。因此,作为教育者,在开发学生心理资本时,需要根据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发展特点,针对他们心理资本各维度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有侧重点地对他们心理资本的各个维度进行开发,重视对他们心理资本中薄弱环节的引导,促进他们心理资本四个维度的全面发展。只有四个维度均衡发展,互相协作,才能真正提升他们的心理资本。

第二,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以开发心理资本为契机,将激发个体积极心理力量的观念贯穿到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可通过生涯辅导、心理讲座、专业学习榜样引导、同伴教育、专业认同教育、挫折训练、社会实践活动等能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具体活动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资本。通过这些具体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自我价值,相信自己是有巨大潜力和资源的,是能够克服各种困难、积极进取的,最终促进他们心理资本的提升和开发。

第三,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全面渗透积极心理资本的理念。目前,很少有高校开设专门讲述心理资本、心理资本对于大学生的意义、如何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学生提升心理资本的课程,但各高等院校都开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此,我们认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可以全程渗透心理资本的理念,并且以开发学生心理资本为教学目标,根据心理资本的四个维度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题教学模块,通过学生具体品质的提升,达到心理资本的全面提升。

第四,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发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本研究发现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家庭来源、不同家庭结构、不同父母教养方式、是否贫困生、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对大学生的心理资本都有显著影响。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分群体分层次进行心理资本的开发。并且,在适当的时候,把家庭教育纳入进来,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构建学校、学生、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利用教育合力有效开发大学生的心理资本,为他们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1]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1):58-64.

[2]吕兆华.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力的相关性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2.

[3]徐宛笑,徐晓林.高校学生学习参与度与心理资本关系——基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实证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

[4]付立菲,张阔.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状况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1):1356-1359.

[5]贺斌.高职高专贫困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4):34-35.

[6]潘清泉,周宗奎.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7):844-846.

[7]郑春燕.基于心理资本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4.

[8]张荣伟,李卓繁.家庭和个人因素与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5,29(1):81-85.

[9]张效芳,杜秀芳.父母教养行为对初中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J].中国特殊教育,2014(1).

[10]方必基,刘彩霞,方菁.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对初中生心理资本的影响[J].教育评论,2015(2).

2016-07-22

方可,西南石油大学学生工作部副教授,硕士;梁丽,西南石油大学学生工作部讲师,硕士;罗贤,西南石油大学学生工作部讲师。(成都/610500)

*本文系西南石油大学2013-2016年教改项目“心理资本开发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X15021301038,负责人方可);2015年度四川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大学生的留守经历与心理资本、心理病理症状的关系研究”(项目编号XLJKJY1521C,负责人梁丽);2015年度西南石油大学人文社科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5RW021,负责人梁丽);西南石油大学2015-2017年教改项目“SMART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设计”(项目编号2015JXYJ-12,负责人刘莉)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教养贫困生
教养方程式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