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投资农村公共品意愿调查

2016-11-24韩巧灵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18期
关键词:公共品意愿农户

□文/韩巧灵

(中共漯河市委党校河南·漯河)

农民投资农村公共品意愿调查

□文/韩巧灵

(中共漯河市委党校河南·漯河)

本文以河南省黑田村为例,就农民投资农村公共品意愿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并积极探寻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农村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农村公共品;阶层分化;投资意愿

原标题:农民投资农村公共品意愿的影响机制调查分析

收录日期:2016年7月28日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建设的加快发展,“三农”问题被国家广泛关注,农村建设成为重点。而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也就是农村公共品的建设。因此,在农村公共品建设中,从农民的需求和意愿出发,探讨将政府的宏观投资决策与农民的真实意愿相结合,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地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对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具有重大意义。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特征

(一)调查数据来源。本文所用数据资料来源于对河南省驻马店市平舆县庙湾镇黑田村所做的社会调查,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回收问卷245份,有效问卷244份,有效回收率99%。问卷内容涵盖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农民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等背景资料;二是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意愿情况,包括农民在农业生产上面临的问题、农民对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的意愿等内容。(表1)

(二)样本基本特征。河南省平舆县庙湾镇黑田村位于县城北部17公里处,交通方便。该村共1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共有430户,1,856人,现有耕地2,960亩。农业生产为主,有少量养殖业。(表2)

本次调查男性居多,占65.6%,女性占34.4%;高中及以上被调查者占23.7%,高中以下占76.3%。有58.8%的人从事农业生产,30.2%的人是半工半农,另外11.0%的人从事以非农业为主的工作。并且从受访者的年龄层次上来看,比例占的最多的年龄段分别是31~40岁和41~50岁,比例分别是22.4%和39.6%,其他受访者的年龄层次分别是30岁以下、51~60岁、61~70岁、71岁以上,他们所占的比例分别是9%、19.6%、5.7%和3.7%。被访者家庭结构以4口之家和5口之家为主;家庭收入的均值为5~7万元,其中从收入来源看务农收入占45.5%,半工半农收入为32.1%,22.4%为非农业收入;被调查者的家庭耕地数量一般在5~10亩之间。

表1 样本总数描述统计量

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调查结果分析

(一)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通过农村每户的个人因素和经营特征分析农户对投资农村公共品意愿的影响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性别、文化程度、主要工作、耕地亩数、年务工收入、务农收入和面临最大的困难这些变量的相关性比较弱,最大的系数为0.58,小于1,也直接说明这些变量的相关性弱,变量间不存在共线性,所以可以做回归系数检验。(表3)

这里采用解释变量的筛选策略为向后筛选,让SPSS自动完成解释变量的选择,观测每一步检验的变化情况,利用向后筛选策略建立回归方程,从方程的建立过程看,随着解释变量的不断减少,方程的拟合优度下降了,这一方面说明了判定系数的自身特性,同时也说明建立回归方程并不是以一味追求高的拟合优度为唯一目标,还要重点考察解释变量是否对被解释变量有贡献。依次剔除出方程的变量是家庭总收入、性别、务工收入、文化程度、务农收入、主要工作、耕地亩数、农业面临的困难。如果显著性水平ɑ为0.05,可以看到这些被剔除变量的偏F检验的概率P-值均大于显著性水平,因此拒绝原假设,这些变量的偏回归系数与零无显著差异,它们对被解释变量的线性解释没有显著贡献,不应保留在方程中,最终保留在方程中的变量是最大困难和耕地亩数。所以,从这也可以看出耕地亩数是衡量农户投资意愿的重要指标,耕地亩数又可以反映农户的收入问题及务农收入的问题,以及也可以知道农户的阶层分化、耕地的多少,反映的农户中,可以是村里走出去的城里人、全家外出打工的农民、半工半农的人、耕种大户、耕种小户和贫弱农民,也因此可以反映出农户的工作性质,而最大困难和耕地亩数之间又是成正比的,所以说最大困难和耕地亩数对农户投资农村公共品的意愿是显著的,并且他们与其他几个变量又具有相互关系。

表2 农户的文化程度和性别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农户的个人特征结果分析。性别作为农户特征变量对农民投资农业生产设施的意愿的预期影响方向不明确。原因在于,虽然男性更有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但在农村撑起半边天的农村女性同样会对投资农业生产设施有着强烈需求,所以性别在农民投资农业生产条件意愿的影响是不显著的。另外,农户现阶段所从事的主要工作对农户投资农业生产设施的意愿的影响是正方向的,以农业为主的农民对投资农业生产设施的意愿比较强列,但是从事其他工作的农民的意愿比较一般,所以从理论上说,以农业为主的农民应该较从事其他工作的农民更愿意去投资。文化程度对投资农业生产设施的意愿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新的思想、接受新的事物、想出新的办法。他们会意识到,公共品的投资可以很大程度地改变他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这正是他们当前迫切需要的。因此,文化程度高的农户投资农业生产设施意愿的积极性略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农户。

关于农民的收入问题,主要有年家庭总收入,是由务工收入和务农收入两部分组成,农户在农业生产时所获得的收入高时,那么对投资农业生产设施的意愿的影响就是正方向的。所以当农户的务农收入越高,那么他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意愿越强烈,也就表明农户是以农业生产作为其主要工作,反之亦然,即农户的务农收入低,那么说明该农户的收入有其他来源,比如务工收入,这在当地农村占据很大一部分,当地的年轻人绝大部分长年外出务工,务农收入只是他们的辅助收入来源。那么这类人群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意愿就不是那么强烈,因为他有务工收入作为其主要收入来源。然而在家庭总收入这个因素中,我们很难预测到家庭收入高的农户投资农业生产条件的积极性就大于家庭收入低的农户,并且农户的家庭总收入不是只有务农收入,还有务工收入。

2、农户经营状况结果分析。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所面临的困难也是农户选择投资农村公共品的一个衡量指标,同时这也是农户迫切需要改善的,所以认为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所面临的困难对农户投资公共品的影响是显著的。一般来说,农户在农业生产中所面临困难的解决主体是政府,政府是社会服务的提供者,但是现实生活中,政府往往更愿意把公共资源投入到城市,尤其是地方政府,因为他们的财力有限,和农村相比,城市投资公共品的效果和产出比例会更明显,所以导致现在城乡公共资源的投资差距呈现扩大化趋势。因此,解决农业生产难题的主体在慢慢发生变化,需要农户依靠自身的力量来解决,但是在改善这些难题的过程中,面对农户的阶层分化,结果显示耕种大户对投资农村农业基础条件的意愿是最强烈的。

表3 投资意愿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经营规模作为农户经营状况变量对农户投资公共品意愿的影响也是显著的。当农民的家庭耕地亩数比较多时,农民自身对投资农业生产设施的意愿就比较强烈,但是相反当耕地亩数较少时,那么他的投资农业生产设施的意愿就比较低。这是因为农业生产设施的好坏对经营规模大的农户产生的影响更大,而对于经营规模较小的农户很可能会选择外出务工,所以投资农业生产设施的意愿会相对较弱。

总体来说,以上不管是农户的个人特征的结果还是经营状况的结果都表明,各个变量对农户在投资农村公共品的意愿的影响都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农户在选择投资农村公共品时,都是以自身利益作为第一考量标准。同时,以上的变量农户的耕地亩数、文化程度、主要工作、务农收入、务工收入、家庭总收入、在农业生产中面临的困难和出资主体是有一定的联系的,最终都可以指向农户的阶层分化,也就是说,农户的阶层分化对农民投资农村公共品意愿的影响是显著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樊胜根,张林秀.W TO和中国农村公共投资[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张开华,万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的农民意愿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9.5.

F320.3

A

猜你喜欢

公共品意愿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公共品私人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公共品提供与税收遵从的关系探讨
城乡公共品供给的成本差异与农村公共品供给*
农业税取消背景下乡镇政府农村公共品供给职能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