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念马和福

2016-11-23樊前锋

回族文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回民同心红军

樊前锋

不确定还有多少人记得这个名字。

他和毛泽东同龄,四十三岁参加红军。那时红军都很年轻,历经数年穿梭万里硝烟,普通战士平均年龄只有十九岁。而他,后来并没有幸运地成为老红军。从存留的遗照看,他戴白帽,留撇胡,有着回族男儿的朴实、冷峻与庄重,比实际年龄显得要更苍老一些。

红军战士中,他自然不算年长的。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宁夏采访西征的红军时,就曾遇到一个六十四岁的李姓红军战士——“一个高大的白胡子老人,身穿一套褪色的灰布制服……走上前来,举手敬礼,戴着一顶红星军帽,太阳晒得黧黑的脸,露出了没有牙的笑容。”

此前几个月,这个六旬老汉在山西洪洞摆摊卖肉。妻子已死,女儿出嫁,无所牵挂的他反对苛捐杂税,说拉屎也会被阎锡山和各级官僚征税。“他想活得有生气一些”,于是冒险出城,越过黄河,投奔了红军。李老汉学会了开枪,学会了写字,认为别人能干的自个儿也能干好。部队发给的军帽上,缀着一颗闪闪的红星。实际上,并不是每个战士的军帽上都有红五星可佩。这个年迈的战士告诉斯诺:“穷人的军队在为被压迫者打仗!”

红军队伍也吸引到了他。

1936年6月26日,西征的红军突入豫旺县城(今属宁夏同心县)。国民党委任的县长董天祥被击毙,一千五百多民团武装遭到俘虏。紧接着,彭德怀率领西征红军总部驻进豫旺堡。

在这红白交错的地带,红军成立了回民工作委员会,王首道负责领导开展回民工作。他们整饬军纪,“接近阿訇”、“访问清真寺”、“解释保护回民教堂等主张”,“使逃跑的回民群众即刻回家”。整整八十年后,当地的耆老用手颤颤巍巍地比画着——

红军一进城,恤老怜贫,把牛羊分给群众。

这是红军当年跑操的地方。

彭德怀也就吃一些面条、白菜、土豆和馒头。

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提及红军的回民工作——“共产党向他们提出的诺言是:取消一切苛捐杂税,协助成立回民自治政府,取缔征兵,取缔欠债,保护回族文化,保证各派宗教自由,协助创建和武装回民抗日军。”斯诺评价:“这对几乎每一个回民,大概都是有一些吸引力的。”

斯诺在豫旺镇停留时,访问过红军中的回民教导团,“他们仍是我在中国看到的习惯最清洁的士兵”。在回民教导团营房的墙壁上,斯诺还看到了贴着的漫画、地图、标语。上面写着:“反对日本造机场、绘地图、侵略宁夏”、“建设自己的回民抗日红军”、“拥护世界和平”。这些回民战士中,有许多是刚从马鸿逵队伍里起义过来的。斯诺和其中一个战士的对话,引人瞩目:

“但是如果革命干涉你们的宗教呢?”

“没有干涉。红军不干涉伊斯兰教礼拜。”

1936年9月,红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回民工作的指示》,明确三大禁条:“禁止驻扎清真寺;禁止吃大荤;禁止毁坏回文经典。”各部队政治部检查督促,“如有违反应给以纪律制裁”。

马和福就出现在这个磅礴的时代。

他是2008年电影《同心》的主人公。在电影艺术加工下,马和福充满传奇色彩。说他在六盘山遭到白匪袭击,身负重伤,被长征过境的红军营救,得以回到豫旺家中。又说,彭德怀率领西征红军进入豫旺县城之后,马和福毫不犹豫地参加了红军。

事实上,红军进入豫旺县城后,马和福成为团结的对象。马和福原籍甘肃河州,生在雇农家庭。为了活下去,父母在他四岁那年,举家流亡到宁夏西吉县沙沟,投奔哲合忍耶沙沟太爷马元章。马和福成年后聪明勤劳,熟稔皮匠、石匠、泥瓦匠、榨油匠的活计。1920年海原大地震爆发,太爷罹难,地方受灾严重。时年二十七岁的马和福。因为熟悉农务,开始帮助马震武管理西吉滩道堂农务,人称马掌柜。再后来,又到吴忠鸿乐府管理农场。当地白姓寡妇看他厚道勤快、待人诚恳,就把女儿嫁给了他,而他最终安家豫旺县城。

马和福也是不俗人物,他见多识广,口才出众,言谈极具感染力。加上生性豪爽,平日乐于助人,因此在当地穷苦人中有着很高的威信。红军联系回族群众,不仅要找阿訇,也要找马和福。十九岁的回民独立师师长马青年,慕名主动接触到了他,动员他参加红军。他得知中国共产党干革命,就是为了穷苦百姓,就是为了打日本,建立人人平等自由的社会,于是毫不犹豫地参加了红军。

马和福的领导才能有机会得以展现。

粮食在内的各种物资给养,长期困扰着西征的红军。豫旺县地域广阔、村落凋零、人烟稀少,这是国民党也不愿意长期驻扎的地方。西征红军总部下达指令:“我们每个红军战士,更应以和气、热情、诚恳的态度去接近回民,这样来取得他们对我们更大的拥护和信任,这也是争取回民的良好先决条件。”

在与红军的交往中,马和福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并且被共产党人改造社会的豪迈所感染。因为这份尊重,他选择投入红军。7月间,在王首道、马青年、欧阳武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西征红军中的一员。从此,他满腔热忱地投入支前工作,成为西征红军最重要的支持者。他带领一支四十多人的游击队,穿梭在豫海地区,四处作回民动员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为前线红军酬粮六万斤、银圆八万块、滩羊二毛皮大衣四千件。这个可观的数字值得注意,这里几乎是穷尽民间所有,马和福与回族父老无私地拥戴着红军。

马和福筹粮筹款,每到一地就向群众宣传——“同胞们!不要怀疑和害怕红军,历史上没有这样文明的军队到我县城一带。红军不但帮助人民取消苛捐杂税,使我们得到解放,还特别尊重我族风俗,尊重我们的宗教。我们为求整个民族解放,只有同红军联合起来,团结起来,组织回民解放会,为自己的独立解放而奋斗!”

他有过一瞬的人生辉煌。

1936年8月,中共中央派遣陕甘宁省委书记李富春来到宁夏同心,决定把豫旺县一部分地区和海原县东部地区合并,建立一个县级回族自治政权——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中共中央明确指出,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后任务艰巨,将在全国范围内“尽其模范的推动作用”。10月20日至22日,筹备委员会在宁夏同心清真大寺,组织召开豫海县回民自治代表大会。

王家团庄、李旺堡、同心城、豫旺堡、麻春堡、下马关、新庄集几个区,二百二十多个回民代表参加了代表大会。三天的会期,回民代表呼吁:“不分回汉人民,大家联合起来打日本”,“红军是帮回民办事的”,“我们回民都要拥护红军”。豫海县一带借债的人多,且利息惊人,群众对高利贷和苛捐杂税、抽拔壮丁一样痛恨。代表讨论提出:“不分回汉,平等待遇,把回汉地主的债一律免除。”讨论到这里的时候,“也有个别的好像很发愁的模样,大概这些人是债权人”。

会议讨论通过了《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条例》《减租减息条例》《土地条例》等多项议案。

22日,大会投票选举豫海回民自治政府主席。然而,代表们大多不识字,无法画票。这时候,大家用老百姓自己的方式来办——给三个候选人的身旁各放一个海碗,代表们给自己中意人的海碗里投豆子,得豆最多者则是政府主席。当场清算时,马和福的海碗里得豆最多,当选为豫海回民自治政府主席。

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及时介绍了豫海回民自治政府成立的状况:“豫旺以西及海原地带的回民区域,现以同心城、王家团庄、李旺堡、窑山及海原城东,新成立完全的回民县,实行了‘民族自决的口号。于本月二十日在同心城召开成立大会,广大的回民群众自己选派代表参加,豫旺属两个自治区、乡政府,也选举代表前往参加,这是回民政府的第一次,是回民解放的先声!”10月25日,豫海回民自治政府主席马和福,签发《告北圈子四周围同胞书》,内称——

回民同胞们!日本强盗占我东北、华北,现在大举进兵绥远,妄想达到其灭亡全中国的目的,这是中华民族的紧急关头。但坚决抗日的人民红军,不畏一切艰苦,誓死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而斗争,而我豫海境内的回汉人民,热烈起来,在红军的帮助之下建立了真正的民族自决的自治政府,现取消了一切苛捐杂税,(实行)减租减息……最后望全体同胞经常派代表来本县政府,商讨回族解放事业,并向政府供给意见,本政府特别接受。

马和福进入角色,领导起豫海回民自治政府的工作,首先办理了一件婚姻诉讼案。穷苦青年杨金朝和阿依舍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得到两家长辈的认可。而这时,一个富户子弟看上了阿依舍,强下聘礼,决定迎娶,杨金朝一纸诉状送至豫海回民自治政府。主席马和福闻讯,传唤杨金朝、阿依舍以及富户三家人,开审这起案件。马和福首先宣读《新婚姻法》,讲明婚姻自主的道理,再请阿依舍自主决定嫁谁不嫁谁。阿依舍坚定地要跟杨金朝走,马和福当场宣布:阿依舍与杨金朝婚约在先,且有父母之命;富户聘礼在后,且本人不愿意,故退回富户聘礼,请富户另择妻室。富户虽不情愿,但有自治政府主持公道,贫民杨金朝立娶阿依舍为妻。

马和福领导地方工作并不轻松。红十五军团指挥部进驻同心城之后,原本缺水的同心城吃水更显紧张。马和福在万般困难的情势下,调剂出几口水窖供应大军,但很快就用完了。为彻底解决军队用水问题,马和福依据经验,在同心清真大寺西南边,勘查了一处废弃的老井,带人经过两天两夜的挖掘,竟使干涸的老井喷出甘泉,一举解决了军民用水问题。

11月初,得知红军三个方面军首长即将聚会同心城,马和福牵着买来的羊,找到县城名厨金振明,请金大厨帮助操办一桌丰富的肉宴犒劳三军首长。11月12日,红军总司令朱德率领红军将士与回汉群众上万人,在豫海回民自治政府门前空旷的河滩上,隆重召开三军会师联欢大会——彭德怀率领红一方面军总部,贺龙率领红二方面军总部,朱德和张国焘率领红四方面军部分部队,胜利会师同心城。联欢会结束后,在马和福的安排下,彭德怀、左权、聂荣臻、徐海东、陈赓等第一方面军首长,陪同二、四方面军朱德、张国焘、贺龙、任弼时等领导人,来到金振明家,吃了一顿大会餐。六十年后,萧克将军记忆犹新,“同心的那顿羊肉真香啊!”

马和福领导的地方政府工作并不顺利。豫海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后,红十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王首道检讨回民工作的弱点和错误。王首道说:“最主要的是有些部队,到一处便将没收的粮食、牛羊、木柴等完全拿走,不注意分给群众——当地政府和群众要求也不愿发给,这充分表现出了红军中的本位主义。这种倾向足以损害红军政治影响,妨碍地方工作的开展。以至于有群众说:‘你们打土豪,什么东西都拿走了,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可见,红军高层充分认识到,马和福领导新生地方政权确实不易。

无数碎片拼接起1936年的记忆。

这里的主人公,不仅有马和福,还有和他一样淳朴的回族乡亲。红军故事,至今充满着未知的丰富与已知的遮蔽,历史事实远比教科书上的只言片语更能打动后来者的心。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的《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一书开篇说:“1934年中国革命的长征不是什么象征,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历经艰难困苦的红军,九死一生,慷慨悲歌。他们在胜利完成万里长征的时刻,展开与聚居区回族的热烈互识,红军故事由此增添了诸多动人色彩:

——彭德怀举着火把连夜帮老百姓找马,他让战士穿过清水河,闯入东北军控制的区域,硬是把丢失的马牵了回来。

——邓小平干脆说,我们和回族百姓的感情是有盐同咸。

——甘肃岷县丁振邦阿訇,把朝觐带回的怀表敬赠给长征中的毛泽东;毛泽东走时,留给阿訇一张条子、一个负伤的小战士。

——宁夏西吉单家集陕义堂清真寺,曾留宿过长征中的毛泽东;毛泽东刚一离开,敌机扫射了寺院,而今弹痕历历在目。

——豫海县的回民苏大娘,端着面条犒劳瘦弱的小战士,小战士不吃。她慈母心肠,就说“小红军,你是娘的心头肉”。

……

红军穆玉林,在豫海县的北部生活过一段时间。他说:“那时候,我们找不到吃的,就打土豪搞些吃的。搞来的羊都煮得半生不熟地吃了,有时就炒着吃原粮、吃生洋芋,有时没有办法,就烧着吃羊骨头。”回族老人韩德明回忆:“红军在我们庄子驻扎了很长时间……我们庄子收留了养病的红军李尔斯玛,贵州人,人们又叫他共产尔斯玛。共产尔斯玛伤愈后,在庄子上娶了媳妇。”

红军撤退后,马和福一家人开始了悲壮的历程。

1936年11月初,西征红军奉命撤往陕北。马和福,这个中共委任的县长留在了当地,带着十几个回族青年,挎着四五杆枪打游击,仍然活跃在同心县一带。此时,国民党宁夏省主席马鸿逵的民团控制了地方局势,恢复了对同心县境内的控制。

11月中旬,马和福途经锁家岔时,遭到民团的设计抓捕。紧接着被捆送到银川,接受马鸿逵的亲自审讯。妻子带着一双儿女来探监,隔着铁窗,彼此都没有多的话可说。马鸿逵把马和福当成“政治犯”对待,提出只要他公开宣布先前是受到共产党蛊惑,而今与之完全脱离关系,即刻释放他回家。然而,马和福没有答应。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关口,国民党却把马和福悄悄押至同心城。1937年4月3日,国民党委任的县长瞿端庄询问马和福:“你还有什么话要说?”马和福要求换水净身。当日,马和福被戕害于同心城西门外的河滩上,这里是他几个月前率众欢迎红军三军会师的地方。

马和福牺牲后,遗孀带着时年七岁的女儿马翠兰、四岁的儿子马兆年,开始了格外艰难的苟活岁月。为避开国民党的继续迫害,妻子带着儿女辗转来到同心县韦州镇,改嫁给一个贫穷的苏姓男子。三年后,女儿十岁,迫于生计做了童养媳,被送到青铜峡一户回民家中。这么委屈而顽强地存活着,马家人还有一件尚待办理的大事——新中国成立后,马和福的儿子怀揣着“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的大印,找到了人民政府,交还了印章。

翻看一页页历史档案,不时读到共产党人的如山承诺。1936年共产党人对聚居区回民的政策,在烽火岁月赢取了人民的爱戴。豫海回民自治政府第一任主席马和福,事实上并非宣传材料中长期所说的是贫苦雇农。如不参加革命,他完全有着另一种人生——虔诚的穆斯林、管事的掌柜、可以勉强度日的老百姓。然而,共产党人的民族政策,又使他看到了人的平等、信仰的自由、抗日救亡的紧迫。于是,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奔。马和福领导的豫海回民自治政府仅仅活跃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而今他的那枚大印还静静地躺卧在宁夏博物馆,无言地诉说着一个自治政权真实而巨大的存在。豫海回民自治政府,在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民族自治政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且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雏形。

一系列形形色色的事件是骨骼,无数人的情感是血肉,二者有机地组合成红军的光荣历程。没有谁能原原本本、详详细细地还原历史,即便能够,马和福和豫海回民自治政府也不过是红军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史上的一个小片段。毛泽东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张承志散文《斯诺的预旺堡》中这样写道:“我猜想斯诺在后来,比如在他和毛主席并肩站在天安门上,一边倾听着滚雷一样的山呼万岁,一边讨论着民主与崇拜的后来——或许,他询问过预旺堡的遭遇。那些红军号兵撤退到哪里去了?他们委任的哲合忍耶农民出身的县长被处决……”

纪念,是不忘来时的路,最好的纪念是不忘。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将台堡和会宁会师,标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将台堡距离同心不远,豫海回民自治政府主席马和福,紧接着又率领地方回汉百姓在同心城接应三军将士。长征胜利八十年后,中国共产党人的语境中不断浮现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考察,首途抵达固原将台堡。习近平总书记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在三军会师纪念馆即兴发表讲话:“长征永远在路上。这次专程来到这里,就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

猜你喜欢

回民同心红军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勠力同心
学科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探索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
浅探西昌回族史
BOTTOMS UP
五行真经(7)
从《穆斯林的葬礼》看回民厚养薄葬的文明观
十送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