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16-11-23鲁邦华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有效渗透情感教学小学语文

鲁邦华

【摘 要】 小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特别是在语文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众多需要记忆的生字、修辞等知识,依靠教师刻板地讲解不能够让学生充分地理解知识内容。小学阶段的学生此时情感丰富,兴趣充足,教师如若能够抓住学生该阶段的特点,配合学生情感开展学习活动,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融入情感教学,让合适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氛围中,感受文章中蕴含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能够引起共鸣,对于课文的理解与把握会有较大的提升。本文将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的课文案例,浅谈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探索其深层发展。

【关键词】 情感教学;小学语文;有效渗透

小学阶段的学生此时情感丰富,兴趣充足,教师如若能够抓住学生该阶段的特点,配合学生情感开展学习活动,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需要融入情感教学,让合适的情境将学生带入到学习的氛围中,感受文章中蕴含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能够引起共鸣,对于课文的理解与把握会有较大的提升。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情感丰富的阶段,对世界、对社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同样也缺乏社会经验,在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时不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感,也有可能走向不成熟的发展方向。因而在小学阶段,学生需要由教师引导,开展情感教学,帮助学生稳定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控制能力,拒绝不良情感的影响,给予学生更多正面的情感帮助。小学语文教材中也注意到学生情感的培养,选取了多方面情感丰富的文章进行教学,学生们可以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下受到熏陶,领略更多方面的情感,提高判断是非的能力,启发学生体悟更多未接触过的情感。

一、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情感教学的开端

传统教学中教师所塑造的形象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的情绪,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听课以外还会分心关注教师的举动,这对于尚不能良好控制自己注意力的小学生来说有着极大的不良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有隔阂,情感上无法敞开心扉,影响双方情感的交流,情感教学也就是不成功的。所以为了提高情感教学的效果,师生之间的关系必须处理好,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而开展与学生具有更多交流的教学,比如分组合作教学,改变以往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课文《画杨桃》时,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由问题导入课文,让学生自己树立文章大意,分析人物心理。教师可以走下讲台,走到小组之中,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相应的指导与点拨。接着由学生发表观点,教师要平等地倾听,给予指点。询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也曾经如同主人公一样被别人误解,是否也做过什么事情,从别人的角度来看不能理解。将更多的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有更多的倾听,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自然得到缓和。

二、多媒体创设情境是情感教学的工具

有时教师单纯的讲授,学生难以轻易进入课文所营造的氛围,这就需要外力的辅助来帮助学生进入情境,这也是现如今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什么能够在教育界得到广泛利用的原因。小学阶段学生的具体思维强于抽象思维,而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所呈现的资源,全都是直观性的资源。学生的情感更容易受到这种直观性资源的影响,学生的多重感官受到刺激,情绪被带到情境中去,对于课文的理解也就更加迅速与深入,相较于普通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课文《难忘的泼水节》时,没有经历过这种节日氛围的学生很难以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兴奋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为学生播放有关少数民族泼水节时的视频,搜索阅读相关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更多泼水节的知识,视频带给学生的气氛也更加生动,学生对于课文情感的体会也就更加容易了。如此开展的情感教学,融入到课文教学中,可以有效提升课文教学的效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丰富的阅读活动是情感教学的拓展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依靠教材课文进行情感教学之外,教师还可以拓展学生的体验范围,多开展课外的阅读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类型的阅读资料中体验到多重情感。不断地阅读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强化自己的情感体验,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质。相对来说,课外更加广泛的阅读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丰富、更有效果的情感体验,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自身的情感变得丰富,接受文化的熏陶。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定期开展“读书会”的活动,阅读四大名著、外国名著等等经典,让学生们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其中着重“读后感”的批阅与交流。让学生之间开展心得交流,交换见解,了解别的同学对于文章是什么样的感受,进而丰富自己的情感。另外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诗歌朗诵比赛、古诗词背诵大赛等等活动,让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更加丰富有趣,也激发了学生对于文章的体验与感受,从听、说、读、写等,各方面刺激学生的情感学习,学生养成了体悟文章的良好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深刻理解作者的目的,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

总之,情感是语文学习的深入发展,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是希望学生除了能从语文课程学习中学到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能从不同的文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自身情感,陶冶情操,能够让学生从文字中学习,触发情感共鸣,不仅仅有教书的作用,还有育人的作用。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全都依赖于内心对于内容所传达的情感的引导,情感的体验能够推动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学习。判断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一篇文章,可以从学生是否领会作者情感来判断。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运用周边能够利用的资源与工具,让情感教学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让语文学习更有深度,更富活力。

【参考文献】

[1]吕月青.关于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2]刘健.浅谈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2(28).

猜你喜欢

有效渗透情感教学小学语文
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让“心”和“心”相通,“情”和“情”相融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