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知理论下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016-11-23许枫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责任感培养途径

许枫

【摘 要】 陶行知先生曾说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会做人”。培养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作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基于行知理论的基础下,针对高年级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增强小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具体途径,希望长大成人的他们能肩负起建设祖国,富强中华的重任。

【关键词】 行知理论;责任感;培养途径

在学校日常管理中,教师会进行爱国教育、责任感教育等品行教育,但教育方式往往是说教式,学生被动接受,故效果不大。为此,笔者特意调查了我校六年级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来了解小学阶段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情况。

一、行知理论下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现状调查

1.调查方法

本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同时配合了个别访谈法的方式,从我校六年级中随机抽取了100 人作为调查对象,以无记名的方式,共发放了100份问卷,已全部收回。

2.调查的内容与结果

本调查的内容是通过在生活教育过程中仔细观察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存在的问题来确定的。从做错事或对不起别人的事、遇到他人不幸出车祸、同学考试作弊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当你做错事或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时,你的态度?

(2)当你遇到别人不幸出车祸时,你的态度?

(3)当你发现你的好朋友考试舞弊且没有被老师发现,你的态度如何?

二、行知理论下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做错事或做了对不起别人事的态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当你遇到别人不幸出车祸时,认为不关我的事并离开的占33%,围观看热闹的占43%。从这两组数据中,说明部分学生对他人的责任感淡薄,令人寒心。假如你发现你最好的朋友考试舞弊且没有被老师发现,为他庆幸的占 56%;不理睬并告诉老师来批评他12%;劝告他今后不能这样做的占 33%。从这组数字看,不少学生不懂得帮助的真正意义。

三、行知理论下小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有效途径

1.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以达到知与行统一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要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他认为:整个的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根据这一理论,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大舞台,扮演多种社会角色,让他们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去体验、锤炼、打造,从而学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乐于为社会、他人奉献爱心。

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不能也不应等同于一般的文化知识教育,否则就会脱离生活实际,流于空洞和无力。课外活动的形式除社会调查外,还可以举办讲座、办板报、组织竞赛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对相关问题的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和选择,初步树立责任感,然后引导他们在行动中增强责任感。如对于环境问题,除了教材上的知识以外,还可通过举办相关的环保讲座、图片展、让他们去调查身边的环境问题等,通过这些亲身的体验树立他们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然后可组织学生去宣传环保,在生活中注意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旧电池,多用手帕少用面巾纸等,让他们具体地把环境意识化为环境行为,这样取得的效果比单纯的强制指令要好得多。

【案例】 把环保教育融入在“亲近母亲湖,共行成长路”的远足活动中。活动中,按照学校的要求学生统一制作好了环保吊牌。经过1个小时的征程,学生到达了此次远足的目的地:莲池湖公园。置身于这景色秀丽的大自然中,同学们忘记了身上的疲累,纷纷以班级为单位,在“水是生命之源,阳澄湖是我们的母亲河。我是唯亭娃,唯亭是我家”的庄严宣誓词中,将环保吊牌悬挂在棵棵绿油油的小树上,给大自然留下了一张张甜甜的笑脸,也给即将毕业的自己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很多同学在作文中都提到了这样的情景:“莲池湖,我爱你,我要歌颂你的美丽,我要把你的名字传遍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你的芬芳!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我把这一段话在班会上宣读了,并要求每位同学在生活中,要成为一名环保小卫士: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通过一系列的环保教育(如借助学科教学进行环保教育、名言警句环保教育、植树节活动等),学生懂得了保持环境整洁、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人人有责,树立了责任意识,在班级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环保氛围。同时,学生自觉地开展向周围的同学及家长们宣传环保的活动,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围绕集体责任感进行思考,从认识过渡到实践,并从实践中把环保意识变成自身内化的信念,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样的活动,对每个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2.让学生在“生活”的实践体验中提升社会责任感

教师要积极配合学校和班级的日常管理,并围绕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更好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如:开展“环保小卫士”,“一日清洁工”,“少先队员一条街”等社会活动。笔者建议学校和班级把有无责任心作为评优的标准之一,以督促全体学生(特别是智优生)树立并增强责任感。当然,培养社会责任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指望一蹴而就。同时,它也是个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教师和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通过学校的努力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有责任感的中国人。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育最重要的成就在使众人养成一种持续不断的共同求进的决心”。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会做人”。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现代教育发展正需要我们对这一至今仍然闪烁着真理和智慧光芒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思考和诠释。

猜你喜欢

责任感培养途径
初中生责任感发展的差异性调查
浅析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这就尴尬了
责任感等2则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