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檐以外的存在感
2016-11-23顾闻
顾闻
钢筋水泥,车水马龙的快节奏生活令很多人感到莫名的焦虑,这样的惶恐充斥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人们逐渐开始变得麻木,对于生活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处角落,都再也无法感受到其中的美。所以每隔一段时间,他们总要放下手中的工作,像笼中鸟一般飞向山川飞向河流,探寻生存更深层的意义。
不过,如今在城市中也出现了很多景观设计,简约大气的造型,天然绿洲般的氛围能够令人得以摒弃杂念,放松心灵。在我看来,设计的奇妙就在于,它能颠覆你对世间的一切想象,让看似不可能的事成为现实,让那些令你心生厌倦的地方重新焕发出独特的魅力,也让身处都市的人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的纯真。
而对于赋予这一切的设计师来说,他们所做的并不仅仅是希望能够装点这座城市的面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草一木、一山一池来改变都市人长久以来“与天然隔绝”的生活方式。
用设计诠释安静的力量
昔日法租界的老洋房里,总是隐藏着很多的故事和秘密等待着被挖掘。它见证了旧时上海滩的纸醉金迷,也因为现代人的生活而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凡是喜欢老洋房的人,内心都应该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和细腻。
潘山就是这样,作为一个设计师,他并没有那种被项目、被市场等外界因素所压抑的浮躁感,反而散发出一股文人的气质,淡泊而宁静。对于设计,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和坚持。
两次出走,只为遵循内心的真实
因为受家庭的熏陶,潘山从小就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平日里就喜欢在家练习画画,制作手工模型,并对一切需经由手制的物件怀揣极大的热忱。这些与生俱来的爱好和禀赋,逐渐让他开始向往起“设计师”这个职业。
因此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潘山就怀揣了同济的建筑设计梦,但由于担心成绩不够,就填了“园林设计”专业。 “也算是阴差阳错吧,就这么进了园林的天地。”潘山说道,“但是后来也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我的性格可能还是更适合园林设计,比较自由和随性。”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的专业教育比较全面,因此在校内,潘山就已经接触了建筑、室内、规划、景观等各种类型的设计,这为他日后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大学毕业之后,他顺利地得到了华东建筑院的工作,但这看似稳定的职业却很快就让他感到厌倦了。
“之前学院的基础教育都是以西方建筑为重,加上年轻的时候总是会更加青睐于西方的设计手法。”潘山解释道,“而当时在工作中接触的项目略感中庸,所以在设计时也谈不上有多大的激情。”因此在工作了2年之后,他果断的选择了辞职。
辞职之后的潘山并没有急着投入下一份工作,而是去内地游历了一圈,给自己放个长假,待调整完心态之后,才重新出发。“那时候又阴差阳错地找到了一个海外的工作,于是就去了新加坡CICADA。”而到了那边之后,他才发现这是东南亚最顶尖的景观设计事务所。“这家事务所的作品遍布了整个东南亚地区。当时国内虽然知名度较低,但新天地的景观就是由他们设计的,也足以看出公司的水准和设计风格。”潘山这样说道。
据他介绍,这家事务所是由两个留美回来的新加坡华裔夫妇创办的,也正因如此,整个公司的设计理念就是注重中西融合。“西方的景观设计注重几何图形和轴线,开门见山,比较直白,虽大气却韵味不足,典型的代表就是法国的凡尔赛宫。但东方的园林则充满人文情怀,会让人觉得那些花草树木、河流小亭都是有生命的,像苏州园林那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深藏其中,耐人寻味。”
在CICADA工作的两年时间里,潘山接触了很多项目,包括酒店、住宅、商业的景观设计等。比如:仁恆住宅及酒店系列,新加坡瑞吉酒店,峇里岛ALILA度假酒店等,这些经历都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教会他如何将东西方的文化在景观设计中巧妙的融合起来。
在常人眼中,这看起来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在两年后,潘山却再次选择了离开。如果说上一次是因为缺乏激情,那么这一次的决定却让人觉得略显突然和无法理解。在我问及他原因时,他笑称是因为在一个只有上海十分之一大的国家待久了会觉得无聊,“而且我当时钟爱探索和冒险,向往外面更自由广阔的天地。”在离开新加坡后,他并没有直接回国,而是又一次踏上了出走的旅程,独自在东南亚和印度云游。
回国创业,做自己喜欢的设计
回到国内后,潘山顺利加入了美国著名景观设计机构SWA上海分公司,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才华横溢的设计师,并参与了一些项目的设计。但在短暂的停留后,他又一次选择了离开。对此,他解释道:“因为是纯正的美国公司,所以设计理念和风格让我体会不到新意。”我惊讶于他在做决定时的果断,但想来,也正是因为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坚持,才懂得怎样的取舍才是最恰当的。
2011年,潘山和合伙人开始着手于创立自己的事务所:翡世景观。刚开始的时候自然也经历了一段难熬的时期,但好在凭借着过往的经历和人脉,很快就接到了第一个项目:位于长宁区中山公园区域的一个改造项目。“这是一个很小型的项目,但也成就了我们创立之初的信心和坚持下去的动力。”就这样,翡世初露头角,随着项目的增加,发展也慢慢步入了正轨。
目前整个事务所是只有十个人不到的规模,但这也正是潘山和合伙人从一开始就设想好的,希望可以做一家小型的精品设计事务所。“市场上有一些公司扩展得很快,但随之而来的管理、竞争和质量都会让设计变得不那么纯粹,我不想仅仅为了利润和规模而去做设计。”潘山这样说道,“现在我们每年接的项目也就控制在四五个左右,这样比较能够集中精力,所以公司的每一个项目我都会参与,我很享受‘做设计本身所带来的乐趣。”
从潘山历年来经手的项目中可以看出翡世的设计理念:简约、自然、人文、极致,无论是住宅,酒店、度假村,或是公共区域的景观都蕴含了当代东方文化的气质,而在深究之下又会发现很多细节值得玩味。
在采访中,他也强调自己经常拒绝欧式风格的设计项目,因为那就好像是仿冒假古董一样,不需要任何设计。“这个时代太过于浮躁了,市场上很多公司都有抄袭的习惯,这是我所不能接受的。一个好的设计师应该注重独立思考并不断地超越自己。”潘山这样说道,而这也正是他这些年来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潘山每年都会给自己安排旅行,带上相机去世界各地捕捉灵感。他告诉我自己最偏爱的地方就是印度,那里悠久神秘的历史文化和匪夷所思的风土人情都令他着迷,可以洗净在都市生活中沾染的尘埃,还原内心的纯净。也难怪,他的设计中总是透露出一股安静的力量,简单却又充满惊喜,代表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令所有热爱生命的人都能感同身受。
有生命的空间是所有设计的灵魂所在
与康恒的结识,源于他的设计事务所“七月”。在今年年初最寒冷的冬日下午,我曾造访过“七月”,当时入口处那个曲径通幽的日式庭园就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随后简单的交谈中,我感受到了他对于“庭院设计”的热情。因此,当得知他在MoCA艺术亭台里的特别展览后,我就与他约定了采访,听他讲述庭院的奥秘。
花石绽放 庭院设计为最爱
2016年8月17日,康恒的特别作品《花石》亮相MoCA的艺术亭台。一整块红色的“石头”占据了这个位于市中心的玻璃房子内,没有任何多余的注解,它的出现令来往的路人匪夷所思,纷纷停下脚步驻足观赏。
“原本我的设想是,将整个玻璃房子都变成一件艺术品,不仅室内放入石头,在屋顶上也放一块,有种‘破土而出的感觉。”康恒说道,但由于公园的规定,这一想法最终并没有实施,因此也或许会给人一种“雾里看花”的迷茫感。但他接着解释说:“我在空间里放入一块石头,人们能够看见石头本体的(正)轮廓,但对于空间来说,也有其看不见的空间(负)轮廓。由于石头的放入,空间的(负)轮廓发生了改变,即空间发生了改变。”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件作品,来讽刺国内的某些建筑太过于注重外形,而忽略了真正实用的内在空间。
目前正在攻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博士学位的康恒,对于石头,空间都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笑称这件作品“权当是作业来完成了”,因为对于他来说,庭院才是心中最爱。
在接触设计之前,康恒一直都是学画画的,但从小顺风顺水的他,在高考失利之后一下子失去了方向,变得迷茫起来。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他和两位日本留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对方的母语,从此让他和日本结下了缘分。2005年,康恒选择了远赴日本求学。
日本的学习生活让康恒快速地成长起来,他开始逐渐知道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在日本大学学习了一年油画后,中途退学,重新考取了多摩美术大学环境设计系。对此,他很诚实地告诉我们,是因为觉得继续画油画没前途,所以才另谋出路。而在大三那年,他老师正巧接手了中国的项目,找他去帮忙,他才逐渐开始接触庭院设计,并从此决定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攻读硕士期间,康恒有幸跟随庭院设计大师枡野俊明进行系统的学习,收获颇丰。因此在毕业之后,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老师的工作室继续积累经验,“那时其实我还拿到了日本著名事务所日建设计的聘请,收入和发展可能都会更加安稳一些,但却太平淡了。我当时还想着今后要回国创业的,所以就在枡野俊明事务所工作了。”
庭院营造是一项传统工艺
每一个来到上海淮海中路老弄堂里“七月”的人,都要先经过庭院才能到达内室。而但凡见过这座庭院的人,都会被它吸引住。缓缓拉开移门,首先看到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纷繁的花草,令人不禁眼前一亮;稍行数步,眼前又猝不及防地出现一条小路,待走过之后,一转身,沿路随处可见的绿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庭院全景。
之所以安排这样的动线,是因为康恒坚信:要从城市中车水马龙的喧嚣,过渡到清闲平静的心境,是需要时间与空间来转变的,“所以我才会设计这条较远的路径,希望人们在这段路上可以完全地放松下来。”
原本我们只以为庭院与一般的设计并无不同,都是依靠设计师个人的风格来展现出别样的美。但康恒却告诉我们,庭院设计是一项传统工艺,不管是石头、树木的摆放、路径规划乃至整个布局都是有规矩的。“比如,任何一个庭院都要有近景,中景,远景,不然没有办法体现空间感。所以在设计之初就要先想好庭院整体的样子,再逐一设计。”
“又比如,挑选石头一般就分四个步骤,前三个是必要的规矩。”康恒接着解释道:“首先是大小,根据庭院本身的规模来选定合适的尺寸;其次是颜色,一般石头也都分冷暖色调,要在不同的空间中选择恰当的来匹配;第三步是看肌理,位于河流上、中、下游的石头会因为水流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肌理,不同空间会有不同的氛围需求——如果要做一个非常写意的庭院风光,那我就会选择下游的石头,它的肌理比较平缓,也能在空间中营造出这种气氛。”康恒说,只有在遵循了这些规矩之后,才能开始打破规矩。“因此最后一步就没有固定要求了,每个设计师都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学识背景,和个人的感性认识来挑选石头。”
因为石头在庭院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以康恒和团队会定期前往千岛湖、黄山挑选一大批石头,再运到上海的工厂逐一精选。而庭院内的景物也并不是一次完工的,需要在空地上预演一遍。“如果我要做一个瀑布,需要50块石头,那就会先试一遍。因为石头的接缝、大小都会与预想的有出入,所以在现场会先匹配好,然后贴好标签,再将选中的石头运回设计场地。”此外,他基本上每天都要在现场监工,指导工人如何摆放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并随时进行调整。康恒笑称这就是庭院设计的特殊性,很辛苦,但却乐在其中。
从学习到工作,他称自己在庭院设计中学到的最重要的并不是多么高超的技艺,而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非常迅速地转换自己的心情。“在庭院中,对于树木、石头的摆放都要有一定的专注度,不能将之前不好的情绪代入,要摒弃一切的杂念,这样最终呈现的庭院才会是有生命力的。”他同时也表示,这不仅适用于庭院设计中,对于任何人的工作、生活来说都是一样的。
而在他从业的2年多来,他也逐渐发现了国内对于庭院的美学需求变得越来越大。“以前的人们会尽量扩大室内的空间,隔绝人与自然的接触,但现在却恰恰相反,大家都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庭院中,希望能通过这样一个空间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惬意。”可能是因为懂得欣赏庭院的人,内心都有一份特殊的情怀,康恒所接触到的客户也都有着很高的素养,“比如曾经有个客户就写了一首诗给我,让我在庭院设计中体现出这样的意境,那我就会用石头和植物将这首诗演绎出来。”他说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也是他如此热爱庭院设计的原因之一。
在采访的最后,他告诉我们,工作室的庭院名为“无水庭”,在设计时,就是希望通过石头的组合以及模仿自然界中水边植物的种植,制作出溪渠与瀑布,“虽然是干景,但希望人们可以静心观看,从而感受到水在其中的潺潺流动。”而这种诗情画意,文人墨客般的素雅,也正是他一直以来所追求的核心理念——用设计完美诠释庭院的美,挖掘出都市人心中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