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一家

2016-11-23王其力

东方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学会生活数学

王其力

我们家有63个成员,自从当上家长,我始终坚持要我的孩子们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同时我也能享受快乐的生活。传统教学理念认为:教师只要懂得教“书”,不需要注重育“人”,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则提出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全能型人才”的素质教育观。由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间我和孩子们也爱玩、打闹,有时发现自己竟是“孩子王”。孩子们还给我起个大名,喊我“老大”。从教几年,我也总结了几点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利用生活实例,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逻辑性的特点,而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的特点,呆板地向他们灌输数学知识,可能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反感和厌倦;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比如,在教解决问题时,我总是引入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通过对比理解,这样便于学生接受,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让学生做“小法官”,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我故意把竖式列错,请同学们检查并说明原因,同学们可高兴了,都愿意帮助老师。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提高学习兴趣,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声、色、光、动画等丰富的视听媒体优势,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强化了学生的感知。而根据需要设计的交互式多媒体课件,学生手眼脑齐动,兴致浓厚地进行自主探究,效果更显著。

第二: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总是微笑的走进教室,关爱每一个学生。一次,我到班里,学生问我,老师你怎么总爱笑呢?我告诉孩子们,因为老师很喜欢你们啊,和你们生活在一起我很开心。下课的时候,我经常会和孩子们做游戏、聊天,这样就拉进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如果对学生充满希望和真挚的爱,对自己的数学学科有深厚的感情。那么学生就能喜欢上这位老师,就会乐于上这位老师的课,就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敬昂。如:对于经常犯错的个别学生,我从不冷落和嫌弃,不会在班里当着学生的面批评学生,更不会在办公室大声训斥,而是私底下找他们交谈,给他们以真诚的爱,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对于作业不认真完成的学生,我是先查找原因,给他们讲道理,然后再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这样,就使学生感受到老师是在和他们共同探讨问题,是和他们平等相处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正确认识;报恩则是一种责任感。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说:“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明确责任;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体味真情;只有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感受幸福,享受生活。”在平常的谈话中,我会让学生学会感恩,教育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擦黑板,对师长有礼貌,尊重老师,关心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等不起眼的实在小事做起,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使他们“吃水不忘掘井人”,永不忘记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导之恩。我们感谢父母,因为他们养育了我们;我们感谢老师,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他人关心和帮助了我们,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和孩子们在一起,我总觉得自己很年轻、很幸福,同样我也能感受到孩子们很喜欢我这个“家长”,他们离不开我。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我们必须让学生在校这个大家里,快乐的学习、快乐生活,让每位孩子都拥有快乐的童年。

猜你喜欢

学会生活数学
学会分享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