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选择性注意的策略
2016-11-23黄晓迪
黄晓迪
[摘 要] 发展心理学表明,随着选择性注意在童年中期大脑发育方面的发展,认为这是一种将认知活动集中在问题或者情境中重要部分的能力。但在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的选择性注意会使自己被无关的细节所干扰,致使表达不准确,思维不严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反复推敲、追本溯源,发展并提升学生选择性注意,是落实语用、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阅读教学;提升;选择性注意;策略
发展心理学表明,随着大脑发育在童年中期(小学阶段),儿童一种特殊的专注得到发展,被称为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这是一种将认知活动集中在问题或者情境中重要部分的能力。举个例子,老师经常在白色纸张上印刷试卷,但如果给学生一份蓝色试卷,小学生选择注意的技能将促使其忽略纸张的颜色,而去关注考试的题目。选择性注意的发展有利于儿童根据主要信息作出判断,提高学习效率。但在阅读教学中,有时学生的选择性注意会使自己被无关的细节所干扰,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致使表达不准确,思维不严密。因此,通过阅读教学发展并提升学生选择性注意,是落实语用、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
一、表达的准确性在反复推敲中获得提高
准确表达是学生选择性注意是否得到发展的重要标志。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由完整、简洁、符合事实等要素构成。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无论是叙事描述还是概括说明,只有把留在大脑中的信息经过加工、重组,准确地表达出来,才能证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真正理解了,学会了。可以说,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是训练思维、发展选择性注意的重要渠道。影响儿童表达准确的原因有很多,如是否将自己的注意力聚焦于核心层面,是否选择了关键性词汇帮助表达,选择的认知取向是否达到某种深度,是否能将具体实践和抽象概括衔接起来,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敏锐地捕捉并分析学生表达中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言语训练。
五年级上册《诺贝尔》一文中有这样的一段:
小时候,诺贝尔看到工人们在荒山野岭用铁锤砸石头,他想,为了开通一条铁路或公路要付出多么艰苦的劳动啊!要是能够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就把大山劈开,该有多好!
学生阅读后,能准确解码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原因。然而,学生真的能提炼并准确表达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原因吗?教师设计了句式练习:为了 ,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学生们不假思索地举手发言:
生1:为了一下子把大山劈开,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生2:为了开通铁路或公路,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生3:为了在开通铁路或公路时一下子把大山劈开,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学生表达的准确吗?生1,只关注炸药的作用,忽略了为什么要把大山劈开;生2,则恰恰相反,没有说明炸药在开通铁路或公路当中的作用;生3,看上去兼具1和2的优点,但却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原因直接指向劈山筑路,忽视了“人”的因素。纵观全文不难发现,诺贝尔无私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处处渗透于平实朴素的表达中,只有从字里行间中细致体会这种精神,才能水到渠成地领会诺贝尔设立奖项的真正意义。在这一背景下,仔细阅读这段话不难了解编者的意图:劈山筑路需要工人在荒山野岭上用铁锤砸石头,非常艰苦,而诺贝尔希望能发明一种东西,将工人们从艰苦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可见,发明炸药的初衷是对人类的热爱,为此诺贝尔不惜投入自己的整个生命,而这一点也是贯穿全文的重要情感线索。只有关注整篇文章才能准确表达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原因。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增删修改、反复推敲,最终从“关注物”转移到“关注人”:
1.为了使工人们在劈山筑路时不再付出艰苦的劳动,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2.为了工人们在劈山筑路时能把大山轻松地劈开,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有了这一认识,在探究诺贝尔留下遗嘱设立奖项的原因时,学生在涵咏文字,在反复推敲之中品味出深刻意蕴:
1.为了激励后人在化学、物理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中作出突出贡献,他设立了诺贝尔奖。
2.为了造福社会,为了全人类的幸福,为了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他设立了诺贝尔奖。
可见,要发展学生选择性注意就必须经过反复推敲。反复推敲的过程不仅仅是改词炼句、修正语病的过程,也不仅仅是内化、重塑文本语言的过程,而是直指阅读材料的核心层面,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促进学生准确领悟文本内涵的过程。因此,语言表达训练必须立足于对文本的准确把握,对编者意图的正确领悟,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归纳,使学生在反复推敲中准确运用。
二、思维的严密性在追本溯源中臻于完善
思维的严密性主要表现在通过细致缜密的分析,从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关系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小学阶段的儿童,大脑中网状结构和前额叶的连接会逐渐建立,为选择性注意的发展提供了便利,使儿童比早年能更有效地进行逻辑推理。但是,由于儿童选择性注意还处于发展过程,容易偏于注意表面现象而忽视本质,思维的严密性还不强。主要表现在简单归因、非此即彼、似是而非、钻牛角尖,等等,需要通过语文教学不断纠偏,不断完善。
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时,当同学们为谈迁精心写就的书稿一夜间被盗而惋惜时,教师问:“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为什么还要重新撰写书稿呢?”同学们都围绕着“谈迁立志写史书”这一要点回答,与教参并无二致。没想到一位同学说:“谈迁需要再写一部史书挣版权费,因为他的家境贫寒,家徒四壁,家里只有一个竹箱子。”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仅仅因为学生的现代思维穿越到古代吗?仔细分析可知学生头脑中的因果逻辑如下:
国榷被偷→家徒四壁→家境贫寒→写书挣钱→改善生活→重写史书
显然,错误的根源在于没有“把一个问题的重要因素和不重要的因素区别出来”。学生仅局限于细节:国榷被偷的原因,未从整篇阅读材料上把握谈迁重写史书的原因,尤其忽略了“立志写书、酷爱历史、流传千古”等要素,结果思维偏差导致回答错位。可见,使思维“回位”最直接的做法是扩大学生对文本的接触面,拓展视野,使思维原点从偏居一隅中走出来。于是,老师巧妙地将问题引入文本:“为了《国榷》,一夜之间谈迁经历了大喜大悲,他究竟为什么而喜呢?如果不是为了挣钱,他的重写史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再好好读一读课文。”果然,学生很快从文中发现“面对这部可以流传千古的鸿篇巨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这句话的另一层含义。有位同学说:“谈迁心中之所以喜悦,是因为这部《国榷》凝聚了他毕生心血,足以流传千古,虽然已经年老体弱,但可以用史书延续自己的生命,他很高兴,很欣慰。”有的说:“他立志写史书目的是让自己的作品流传千古,让更多的人读到这部书,至于能不能带来钱财,他根本没放在心上。”更有同学说:“谈迁生活在明末清初,但是我认为他应该是清代人,因为插图上画的谈迁就是清代的打扮,他之所以不顾年老体弱、家境贫寒还要重新写明朝编年史,很有可能想让人们全面了解明代历史,不要忘记已经灭亡的明朝!”
面对“乱花迷人眼”,教师“回望阑珊处”,巧妙引导探究“喜从何来”,使学生追本溯源,透过现象直抵本质。学生不仅领悟之前忽略语句的深层含义,而且还关注插图,联系人物时代背景,站在更新的高度上思考谈迁重写史书的缘由。应该说,和之前相比,学生的思维广度得到扩展,思维深度得到开掘,思维的严密性得到进一步完善,选择性注意的指向性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丹尼斯·博伊德,海伦·比著.发展心理学:孩子的成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敖小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