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期望叫虐待
2016-11-23孔沁刚
孔沁刚
空降来的尖子生
小齐今年14岁,是本市某重点中学的初二男生。一个学期前,他在某县中学读书,因为学习成绩突出,又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被现在就读的中学挖来重点培养。说来奇怪,换了新学校,小齐的优秀似乎戛然而止,考试成绩在班里只能算中等,最好的一次只排到第12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奥数选拔赛也名落孙山。小齐的妈妈余女士慌了神,种种努力没有结果,最后在班主任的提醒下找到我咨询。
“我现在非常后悔给孩子转学。”余女士痛心疾首地对我说,“在原来的学校,小齐是百里挑一的尖子生,老师重视,同学拥戴,家长羡慕,他学习的劲头很足,自信心也很强,可是一来到这所高手如云的学校,小齐头上的光环消失了,他的自信心也没了。我很奇怪,虽然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可是小齐的学习能力不可能凭空消失吧?”
交谈中余女士告诉我,因为学习压力大,小齐经常用功到后半夜,早晨5点半就起床背英语单词,每天睡眠时间不足5个小时。“就这5个小时,孩子也睡不踏实,经常做噩梦。他曾委婉地提出回原来的学校读书,却又不甘心失败,怕原来的同学笑话他。唉,孩子真可怜,原来多风光,现在进退两难。”余女士唉声叹气。
单独与我交谈时,小齐讲述了压抑在内心的烦恼。当初,他是以高才生的身份转学来的,各班的班主任都抢着要他,两个班主任还在争夺中发生了激烈争吵,最后,培养出两名中考状元的三班班主任区老师得到了小齐。可想而知,学校和老师对小齐寄托了很高的期望。三班同学听说“空降”来一个“状元郎”,都很好奇,学霸们则分外紧张,担心小齐抢走他们的优越地位。由此可见,同学们也以不同的方式对小齐寄托了期望。小齐的转学经历了许多波折,原来的学校不肯放人,余女士为了小齐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苦苦哀求校方才获准,所以,余女士对小齐千叮咛万嘱咐,到新学校后一定要刻苦学习,给她争面子,否则家乡人一定会看笑话。也就是说,家长也对小齐寄托了很高的期望。
“我就像是一个被大家推举出来参加拳击比赛的人,明明我不行,可也不能不上台。我压力很大,却不能对任何人说,只能在心里憋着。”小齐委屈地说,“刚来的时候,因为跟原来的学校学习进度不同,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就用异样的目光看我。区老师找我谈话,激励我迎头赶上,不要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人。同学们则窃窃私语,‘原来不过如此嘛‘癞蛤蟆爬到脚背上,不咬人怪吓人的,等等,可难听了!我发愤苦读,却感觉有力使不上,状态始终难以恢复。反正,我不想在这里上学了,想转回原来的学校,可是妈妈不同意,说开弓没有回头箭,好马不吃回头草,这样打道回府太丢人。她根本不考虑我有多难受!”
期望效应莫滥用
通过两个小时的交谈,我判断小齐有较明显的抑郁症状,症结是心理压力过大,而压力的来源则是周围人对他的过高期望。
“啊?期望也有错?哪个家长不望子成龙?”听了我的诊断,余女士大为光火。
我说:“望子成龙是夸张的说法,细品起来,这个成语不是一个褒义词,甚至有嘲讽的意味。您想,人怎么会变成龙呢?抱有不现实的幻想,是不是不那么智慧?”
余女士跟我较起真来:“我听过一场教育专家的讲座,讲的是罗森什么尔效应,可神奇了,就是说权威的期望对孩子的成才有很大的作用。”
我说:“您说的是罗森塔尔效应,也叫期望效应。好,那我们就来聊聊罗森塔尔的实验吧。”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教授带领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他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一番测验后,把一份名单提供给任课教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8个月后,罗森塔尔教授回访该小学,他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罗森塔尔认为,“假信息”最后出了“真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权威性的预测”引发了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较高期望,而教师的较高期望在8个月中发挥了神奇的暗示作用,这些学生在接受了教师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信息之后,会按照教师的较高要求重新塑造自我形象,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与角色行为,从而产生了神奇的效果。这一现象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即学生的智力发展与教师对其期望程度成正比。
“对,那位教育专家跟您讲的一样。”余女士面露喜色,但马上又皱起了眉头,“可是用在小齐身上为什么不灵?”
我说:“那位教育专家有没有告诉您,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按老师和家长的期望发展。学生的气质、个性、经历、知识基础、智力水平有差异,对自己的要求也有高有低。老师和家长要因材施教,对学生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果老师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就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甚至酿成心理疾病。”
余女士若有所思地摇头,嗫嚅道:“期望,不就是给孩子树立远大目标吗?怎么叫‘过高?”
我解释道:“过度期望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可以使人处于应激状态。从本质上来说,给予他人过度期待,实际上是向他人传递焦虑,简单地说就是推卸责任,甚至是一种虐待。小齐转学是因为他出类拔萃,原来的学校不肯放人,现在的学校求贤若渴,老师拼命争夺,同学纷纷嫉妒,您又不断要求他争气,看起来这些都是关注,都是期望,但学习终究是小齐自己的事,你们又给了他哪些具体的帮助?”
余女士呆呆地望着我,说:“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些。”
我进一步解释:“心理学认为,一切过度的期望,在潜意识层面都可能包含相反的内容和作用。比如,一对毕业于清华大学的夫妻,希望孩子成绩好,也能够上清华,于是从孩子很小的时候起,他们就为实现这一理想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遗憾的是,孩子高考落榜了。通过深层心理分析发现,这对夫妻潜意识里有很多对堕落、失败、无能的恐惧,这些恐惧以‘期望的名义传递给孩子,希望孩子成为优秀、成功的人。但是,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恐惧,这种消极暗示最终使孩子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不成功的人。简而言之,所有过度的期望,最后都会使事情朝相反的方向发展。”
“原来我一直在做蠢事!”余女士幡然醒悟,“请问,期望过度不过度,怎样界定呢?”
我说:“很简单,问问被期望者的感受就知道了。小齐告诉我,他已不堪重负。难道您没有看出来吗?沉重的心理压力已严重干扰了他的学习,他很着急,想兑现所有人对他的期望,夜以继日地苦读,连睡眠时间都不能保证,学习效率能高吗?不客气地说,小齐现在就像一个奴隶,周围所有人对他的期望都变成了枷锁和鞭子!”
余女士流下了眼泪。她哽咽着说:“没想到,我是如此残忍的人,我对自己最爱的儿子竟然如此残忍!”
“好在小齐的抑郁症状还不算严重,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我安慰道。
怎样期待才合理
对小齐的心理辅导很简单,就是帮他制订面对别人期望的对策,引导他觉醒,不回应别人的期望,放下心理包袱,勇敢做自己。我帮小齐制订了阶段性学习计划,利用暑假赶齐学习进度,争取下学期逐渐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看到有人愿意真心实意地帮助自己,有期望但期望合理,小齐的自信心顿时回来了。
相对来说,对余女士的心理辅导要复杂得多,主要有以下六项内容:
第一,对孩子的期望要合情合理。所谓合情,就是要无条件地爱孩子,对孩子寄托殷切的希望,而不是下达冷冰冰的任务指标;所谓合理,就是要符合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需要,符合时代的潮流,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二,期望要具有可行性。所谓可行性,指的是符合孩子的主客观条件,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如果从客观上讲是合理的,而主体行为上是不可能的,那么这种期望还是不能转化为主体需要,更不能内化为主体动力。小齐在原来的学校是佼佼者,来到高手如云的新学校,就不能对他要求过高,至少要给他一段适应新环境的时间。
第三,期望要具有挑战性。只有那些具有挑战性的,超出原有水平,但通过努力可能达到的期望,才对孩子有吸引力,才有激励性。可望而不可即的或随手可得的期望都是不可取的,俗话说,跳一跳可摘到的桃子最甜,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期望要内隐。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不应该是赤裸裸的任务指标,而应当是温情脉脉的感化,不应当是口头上的说教,大喊大叫只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第五,期望要持久。父母对孩子不仅要有期望,更要有信心、决心和耐心,即使一时看不出明显的效果,也不要灰心丧气。要知道,孩子接受父母的期望需要一个过程,做出成绩更需要时间,父母和孩子的急躁情绪都将适得其反。
第六,不要把期望变成负担。父母应时刻观察孩子,如果发现孩子有心理负担,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期望,也帮助孩子降低目标,直到孩子能接受为止。同时,父母也不能把孩子的成绩变成自己的心理负担,否则焦虑一定会通过某种形式转嫁到孩子身上。
经过一个暑假的调整,小齐的状态基本恢复到了转学前的水平。祝愿他在新学期轻装上阵,开心地学习,争取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