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宝宝在音乐中快乐成长

2016-11-23洛浦

现代家长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乐器音乐语言

洛浦

很多家长都知道这么一句话——“弹琴的孩子不会变坏”,意思是音乐能够陶冶情操,丰富心灵,一个人如果幼年得到音乐的滋养,将会终身受益。因为相信这句话,这些家长很早就让孩子接触和学习各种乐器,并且以为这就是接受音乐的熏陶。其实,非也。如果孩子年龄太小,并不适合立即学习乐器,但是他需要接触音乐,需要从小生活在有音乐的环境中。

王甘是耶鲁大学人类学博士,对儿童早期音乐教育有着丰富的经验。近日,本刊特约记者就怎么对宝宝进行学前音乐教育采访了他。

学音乐,不等于学习演奏乐器

记者(以下简称记):很多父母赞成孩子学习音乐,主要是希望音乐能对孩子的语言发展、身体协调以及智力发育有促进作用。另外,也希望孩子将来的生活更丰富。请问,对早期音乐教育,父母需要掌握哪些原则?

王甘(以下简称王):父母的愿望很美好,但是怎么实现更重要。因为如果手段不恰当,不仅不会带来好的效果,还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坏的影响。这就需要年轻的父母们掌握一些比较实用的儿童早期音乐教育原则。

首先,要澄清一个错误观念。很多父母以为让孩子学习音乐,就是让孩子学会一种乐器,最好能考级加分,即便不能考级加分,也要能登台表演,这样才算是学习。其实,早期的音乐学习并不是让孩子学习演奏乐器,而是增强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其次,孩子学习音乐必须适合其年龄。孩子在0~2岁、2~3岁、4~5岁等年龄段时,父母最好能分阶段指导。总体来说,学龄前儿童最好不要专门学习某一具体的乐器。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对乐理的理解力还不强,手指小肌肉还不够发达,自控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这个时候如果直接让孩子学习乐器,很可能会让孩子产生较大压力,从而对音乐丧失兴趣。

既然这样,那幼儿是不是就不需要进行音乐活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幼儿是非常需要进行音乐活动的,但是他们只靠听觉和感觉来体会音乐。如,哼唱、模仿各种声音以及广泛聆听。在听音乐时,宝宝会随着音乐的节拍有所反应,而父母也可以随着音乐节拍抚摸或轻拍孩子。这对孩子而言,是一种很好的音乐体验。遗憾的是,中国父母愿意让学龄孩子学习乐器,却忽视了低幼孩子的音乐体验。

记:幼儿既然是靠听觉和感觉来体会音乐的,那么每天让他听多长时间的音乐为好?他适合听什么类型的音乐,流行、古典,还是其他?让孩子感受音乐要不要固定时间?

王:父母在为孩子选择音乐类型时不必小心翼翼,可以让孩子接触各种风格的音乐。早期音乐教育有个重要观点,就是保证音乐的多样性。对幼儿来说,重要的是让他看到周围的成年人对他哼唱,或者和他玩一些有节奏的朗诵游戏。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互动性的音乐活动,对孩子的发展非常有益。

记:有的父母认为自己五音不全,孩子没有得到好的音乐遗传,干脆放弃对孩子的音乐教育。也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听音乐后没有大的反应,就认为孩子没有音乐细胞。请问,父母的这些认识对吗?

王:我是一个音乐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个母亲。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我发觉幼儿的音乐学习非常有意思。有的孩子几个月大就注意到了声音源,如有人唱歌或录音机播放磁带,孩子就会把头转向发声地;有的孩子会在音乐响起时,移动身体做出反应;但是也有的孩子对音乐好像无动于衷。不管孩子的表现如何,其实他都能从音乐的环境中吸收养分。在丰富的音乐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听力会更加灵敏,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达力会比一般人强。如果有好的社会支持,他就能比较充分地把他的音乐能力发挥出来。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音乐能力。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人人都是歌唱家或舞蹈家,因为他们从一出生就生活在有音乐和有舞蹈的氛围中。他们出生后就趴在妈妈的背上听妈妈唱歌,刚会走路,就跟着妈妈舞蹈。结果,成年后个个都表现出很高的音乐才能。

我儿子还小的时候,我曾带他上过音乐亲子班。课堂上,他只会简单重复或机械模仿老师的动作,有时呆呆地看着,动也不动,对音乐似乎没什么反应。但是回家后,他会偶尔哼起学过的片段;在和小朋友玩耍时,他会主动提议做学习过的音乐游戏,或者不断重复一些歌谣片段……

看来,幼儿是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音乐的养分。所以,父母对孩子学习音乐最好抱着淡然的心态,不要指望立竿见影,今天上课明天就能结果。这对孩子是一种苛求,这种苛求会促使家长对孩子提出一些强制性的要求,从而伤害孩子。

至于说,不喜欢音乐是不是就说明孩子没有音乐细胞,我觉得这时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可以说,音乐细胞人人都有,关键在于他在9岁之前,是否拥有丰富的音乐环境?是否得到过音乐的滋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他长大后五音不全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越是五音不全的父母,越要带孩子多参加音乐活动才好。

唱歌跑调,并非没有音乐细胞

记:有些三四岁的孩子唱歌跑调,但是又特别愿意唱。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这样做是丢人,是自不量力。

王:其实,只有少数孩子很小就在音准方面表现出色,多数孩子到了五六岁时才能掌握基本的音准,所以家长不用着急,只要让孩子多听音乐就行了。

所谓跑调,就是唱的和音乐环境有差异。但是这种差异需要孩子自己意识到后才会改变,在他没有意识到时,你说他跑调了,只会打击他的热情。因此,家长要学会等待,不要因为孩子唱歌跑调,就一直强调这个事或者贬低他。要知道,热爱音乐和唱歌跑调没有必然联系。等孩子自己能够听出差异后,他的音准就会有所进步。

记:有的孩子从小生活在复杂的语言环境里,比如家里人有说潮州话的,有说广州话的,还有说普通话的,结果孩子的语言发展反倒比一般孩子迟缓。这是怎么回事呢?

王:父母普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走、跑、跳、爬、说话、吃饭等方面都比同龄孩子早。但实际上,早期的短暂超常和今后终生的表现并无多大关系。学习语言的关键是给孩子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他能够经常听到大人说话,大人对他发出的声音能够及时回应,这样就可以较好地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说话早晚,每个孩子不同。通常来说,男孩的语言发展会比女孩迟缓一些。

孩子所处的语言环境复杂,在学说话时,他可能会表现得比别的孩子晚,但是不用着急,他一旦学会了就会很快赶上。而且早期复杂的语言环境,对他今后掌握多种语言,非常有好处。

音乐教育,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记:父母们能否在家对孩子进行一些音乐教育呢?

王:当然可以。学前音乐教育本身就是非正规的,主要是让孩子对音乐有所体验。父母可以让孩子在家听各种音乐,古典的、流行的、儿童歌曲……都可以。听音乐时,要有游戏,而不仅仅是听。可以自制一些小打击乐器,随着音乐节奏,大家一块敲打,也可以搞些表演,大家一起跳舞。

记:现在的父母,一般都会给学龄前孩子报一些兴趣班,如钢琴班、舞蹈班……请问,孩子上兴趣班,有什么注意事项?

王:一般来说,不建议5岁之前的孩子学习正规乐器。因为过早地学习乐器,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扼杀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因为乐器学习艰苦、枯燥,如果家长再逼迫孩子坚持学习,就会让孩子对音乐心生厌恶。

这样的例子生活中比比皆是,我朋友的一个孩子就是这样。本来小姑娘很喜欢弹钢琴,觉得好玩。她4岁那年,妈妈让她上了系统的钢琴课,结果5岁时,孩子感到练琴枯燥,不想学了,但是妈妈不肯放弃,孩子不得已继续学习。妈妈挺高兴,觉得孩子听话。其实,孩子的主动性已经遭到无情扼杀,弹琴只是为了让妈妈高兴而已,她自己对音乐已经没有了兴趣,结果不仅弹琴水平很难提高,而且日益憎恨妈妈。

关于孩子上兴趣班,我有几点想法要跟家长们分享。首先,要是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家长的兴趣。这是关键。其次,给孩子尝试的机会,让他有机会了解各种兴趣班到底是干什么的。学习中,他可能会遇到挫折,有不想学习的时候,这需要大人做些工作。如果孩子学习的东西确实超出了他的年龄和身体条件,大人应该进行适度的调整,甚至放弃。如果只是最初的新鲜劲过去,这时大人应该给孩子解释一下:学习中,我们都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满怀信心地学习了一段时间,却没有看到大的效果,其实,再坚持一下,走过这个阶段就会看到成绩。让孩子了解学习的规律,鼓励他坚持下去,然后真正地爱上学习。

记:请问,音乐教育等同于早期教育吗?

王:音乐教育不等同于早期教育,音乐教育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且是重要的一部分,它遵循早期教育的很多原则。早期教育通常是在生活中进行的,如宝宝会说一些简单的词,喜欢看节奏感强的广告甚至天气预报。这种教育没有确定的开始时间,从孩子一出生,父母就应该有这个概念。早期教育以儿童的体验为主,而音乐教育则是亲子之间的交流途径,希望父母们能够领略其中的乐趣,让家里的宝贝更健康地成长。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乐器音乐语言
乐器
音乐
乐器也疯狂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音乐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奇妙乐器
有趣的语言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