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子总让“抱”

2016-11-23

现代家长 2016年10期
关键词:走路注意力小朋友

问:儿子2岁,已经学会了走路。但是现在的他很不喜欢走路,到哪里都要抱,而且只让我抱。在小区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游戏时,他也要拉着我,我让他自己去,他就会哭。是不是我哪方面做得不妥?这种情况应该如何引导?

蔡清

答:孩子从站立到渐渐开始独立行走的这段时间里,他会把注意力全都放在走路上,哪里都想去,尽管走得磕磕碰碰,却乐此不疲。从一个不能自主的个体逐渐变成一个积极主动的人,这种感觉对孩子来说很奇妙。但是一旦当孩子能够熟练地独立行走时,他的注意力就不会再集中在这方面了,有的孩子开始重新寻找父母的怀抱,甚至想尽一切办法让父母抱着。

2岁左右是孩子与母亲依恋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其标志是分离焦虑和怯生现象同时出现,这也是他们不愿离开母亲,怕见陌生人的原因。

将这两种行为联系起来看,此时的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多走路,不要总赖在父母的怀里。另外,要给孩子一种感觉,即虽然他暂时离开了父母,但父母始终在他的身边,如果他需要,父母随时会过来帮他。这样,孩子就能够放心、主动而有效地探索和适应周围的环境。

我给您提一些建议:

出门前,先与孩子商量好要他自己走,并及时称赞孩子独立行走的行为。如:“宝贝真乖,能自己走路,不用妈妈抱了!”

为孩子做好人际交往的榜样。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在路上热情地与熟人打招呼,表现出愉快的情绪,并鼓励孩子也这样做,见人主动与对方打招呼。

常带孩子参加群体活动。如去游乐场,鼓励孩子与同龄小朋友说话,分享食物,一起玩耍,以建立自信以及对他人的信任。

关注孩子的行为,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敏感,并及时予以满足。这样,能让孩子与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恋,有了安全的依恋,孩子就会把父母当成安全的港湾,而放心地迈开双脚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了。

即使孩子过于依赖父母,也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标签,不要在别人面前数落孩子,避免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这种情况会好起来的。

猜你喜欢

走路注意力小朋友
让注意力“飞”回来
会走路的蛋
宝宝学走路
会走路的树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