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有闺蜜的高一女生
2016-11-23云燕
云燕
编外室友的苦恼
陈小琪今年17岁,是珠海某中学的高二女生,因在住校期间感到苦闷,时常独自哭泣,在妈妈赵女士的陪同下找到我咨询。
赵女士简单介绍了女儿的情况,说:“这孩子肯定有什么心事,又不肯跟我说,我拿她没有办法,班主任也拿她没有办法,所以才来向您求助。我和班主任都认为这孩子是学习压力太大,可她自己不承认,说学习挺轻松的。”
“本来就是嘛!”陈小琪插嘴道,“都上高二了,哪个同学没有学习压力,都习惯了。”
“那你为什么哭?”赵女士抢白女儿。
陈小琪欲言又止,看了我一眼,索性低下头不再说话。
为了深入了解陈小琪的思想状况,我向赵女士使了一个眼色,请她回避。她心领神会,借故离开了咨询室。
见妈妈离开,陈小琪冲我苦笑了一下,说:“有些事,妈妈不可能理解,我也不想让她操心,她越操心,我越麻烦。”
我笑道:“有什么难言之隐,可以对我说,我给你保密。”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事,就是有些苦恼。”她告诉我,她的苦恼是不知道如何与室友相处。她从高一开始住校,与现在的5名室友相处了一年半。6名女生是一个班的,在外人看来她们关系融洽。因为她们不约而同地使用华为手机,而且学习成绩都不错,所以称她们为“华为学霸六人组”。但是陈小琪却认为应该叫“华为学霸五人组”,因为她感觉自己与5名室友没那么亲密,尽管她从未与室友发生过矛盾。
我问:“那你的苦恼是什么呢?她们合伙排挤你吗?”
“不,绝对没有!”陈小琪坚决否认,“她们对我都很好,给我很多帮助。我想,她们都拿我当闺蜜,但我总有逃跑的冲动。对,就是想逃跑的感觉,害怕与她们亲密。”
“那你一定很孤独。不是四顾无人的孤独,而是在人群中的疏离感,对吗?”我问。
“对!”陈小琪眼圈红了,“当我笑嘻嘻地跟她们一起去食堂吃饭,当我们下了晚自习手拉手在操场上散步,当我们早晨起床合唱《明天会更好》,我都觉得自己是个另类,是个编外室友。”
我说:“听起来你们蛮和谐的嘛!有什么不和谐的事吗?或者,是什么事让你感觉你们的关系不和谐?”
陈小琪想了想,举例说:“比如我们周末一起去看电影,有ABCD四部电影在热映,她们5个有的想看A,有的想看B,有的想看C,只有我想看D,争论不休。这时,我不会告诉她们我想看D,而且,我会很紧张,怕她们真的因为意见不一吵起来。当有人提议分开看,各取所需,我更害怕了,不知道陪谁更合适,如果随便选一个,那其他人怎么看我?我们友谊的小船是不是就这么翻了?”
我引导道:“也就是说,当意见不一的时候,你总是依着别人。是吗?”
陈小琪使劲点头,说:“人们常说的‘迷失自我可能就是这个意思吧?我的麻烦其实更大,因为我的室友有5个,我不知道依着谁好。您知道的,女孩子都小心眼儿,我害怕跟一个亲密而让另一个伤心。我们6个人在外人看来亲密无间,其实经常有些小摩擦,甚至还有两个是‘单恋情敌,她俩都喜欢班上同一个男生。她俩都私下跟我说对方的坏话,我不知道该站在谁的一边。”
我问:“那么,你的5名室友中,你跟谁关系更亲密一些?”
陈小琪眨眨眼,沉吟道:“我跟谁都不亲密。如果感觉这两天跟谁显得更亲密一点,我会故意疏远她两天。我就是这样逃来逃去的!阿姨,您说我是不是有心理疾病啊?是社交恐惧症吗?”
我说:“现在,你问你一个问题:你希望与室友建立更亲密的关系吗?认真想一想再回答我。”
陈小琪两眼噙泪,哽咽道:“想……我想有真正的闺蜜……但我不敢……”
依恋模式是根源
陈小琪患的不是社交恐惧症,而是亲密关系恐惧症。所谓“亲密关系”,并非单指爱情或异性间的情感,而是泛指友情和各类社交关系。社交恐惧症的主要症状是害怕与人谈话,见人就紧张、面红耳赤、颤抖等,而亲密关系恐惧症患者有时候会在人群中表现得性格外向,甚至大大咧咧、不拘小节,但内心时刻注意与人保持距离,拒绝过度亲密,很难融入某个圈子。值得强调的是,亲密关系恐惧症患者在恐惧亲密关系的同时,又渴望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正是这种情感冲突让患者苦不堪言。
陈小琪所说的“迷失自我”,事事迁就别人,其实可以反过来理解,即她的自我意识太强。无论是在爱情关系、普通异性朋友关系还是同性友情中,亲密关系恐惧症患者都十分在意自我形象,其拒绝亲密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自我捍卫”,即通过主动选择保持距离来避免被动地被人疏远。这样的人容易与人结识,但不容易与人接近,更不可能轻易向人表露内心。
陈小琪在与室友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焦虑感,她既渴望与室友亲密无间,又担心室友不回应自己的感情付出,担心出现关系缺乏私密性、没有安全感、不公平对等、观念差异、爱好差异等麻烦,于是倾向于回避深入交往。但是,她的回避行为给她带来了更大的麻烦:孤独。她无法忍受孤独的折磨,所以才苦恼得经常独自哭泣。
单独交流时,赵女士认可了我的分析,但对亲密关系恐惧症的形成原因感到迷惑。她说:“从小到大,我和丈夫都鼓励小琪交朋友,只要不早恋,与男同学交往也是允许的,她怎么会出现这种心理问题?”
我告诉赵女士,根据现代心理动力学理论,人总是会根据早期人际关系的体验,寻找在现实生活中符合的人和事。换句话说,患者难以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很有可能与其早期依恋关系的模式有关。
“依恋关系?什么意思?”赵女士问。
我告诉她,依恋关系即婴幼儿与养育者的关系,养育者通常指父母,尤其是妈妈。心理学研究认为,依恋关系的模式有以下三种:
第一种叫安全型关系。在这种关系模式中,妈妈对孩子关心、负责。体验到这种依恋情感的婴幼儿知道妈妈的负责和亲切,甚至妈妈偶尔不在身边时也这样认为,所以有安全感的婴幼儿一般比较快乐和自信。
第二种叫焦虑矛盾型关系。在这种关系模式中,妈妈对孩子的需要不是特别关心和敏感。婴幼儿在妈妈离开后会十分焦虑,一旦与妈妈分离就大哭,别的养育者不易让其安静下来。这样的婴幼儿缺乏安全感,特别害怕陌生环境。
第三种叫回避型关系。在这种关系模式中,妈妈对孩子也不很负责,孩子则对妈妈疏远、冷漠。当妈妈离开时,孩子不焦虑,母亲回来也不特别高兴。
“依恋关系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存在不少混合型。”我解释道,“对照上面的理论和小琪的情况,我判断她早期依恋关系模式有可能是第二种和第三种的混合型,即焦虑矛盾型和回避型之间的依恋关系。您怎么看?”
赵女士的回答进一步证实了我的判断。她告诉我,当年生下陈小琪时,正值自己的事业关键期,没时间照顾,于是把孩子送到乡下的奶奶家。“小琪6岁上学以前,我们一年能见上两三次,因为隔的时间比较长,相聚时孩子跟我不大亲密,我离开时她也不怎么闹。”赵女士回忆道,“或许正是这样的早年经历给孩子的心理埋下了祸根吧。都是我的错!”
别压抑自身需求
在赵女士的恳求下,我对陈小琪进行了三次心理辅导,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正确认识亲密关系。我告诉陈小琪,与人建立亲密关系是人际交往的高级阶段,即找到知心朋友、建立小圈子,与人建立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亲密关系是人摆脱孤独感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所以,即便在亲密关系中也会有不愉快,也不能一味拒绝,否则就有可能成为孤独者。谁愿意当孤家寡人呢?”我用开玩笑的口吻吓唬陈小琪,“如果你不改变这样的观念,以后怎么恋爱呢?”
陈小琪羞红了脸,不过她赞同我的话。
第二,别压抑自身需求。我对陈小琪说:“在亲密关系的互动中,如果一味压抑自身需求,将使你很难与人建立起亲密关系,即使建立了较为亲密的关系,也是徒有其表,无法满足你的沟通需要。就像你与室友貌合神离一样,只会带给你痛苦。另一方面,你对室友一味迎合,也会让她们感觉不好,甚至认为你的行为是一种欺骗,因为你对自我的忽视使她们丧失了亲密的主体。”
陈小琪左右为难,不知如何与室友相处。
我点拨道:“最好的办法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勇敢地表达自己,自然会吸引那些真正志趣相投的人来与你发展健康的亲密关系。”陈小琪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第三,主动经营母女关系。我告诉陈小琪,她恐惧亲密关系,根源是母女关系有缺憾,应该利用去外地上大学之前的一年半时间努力经营。
我请赵女士进来,当面向女儿讲述当年自己的工作有多么忙,有多么想念远方的女儿,后来多么努力地补偿,现在又是多么地抱歉。望着泪流满面的妈妈,陈小琪终于动情,她扑到妈妈的怀里,母女俩抱头痛哭。哭够了,又相拥而笑。
在赵女士的全力配合下,心理辅导的效果很好,陈小琪与室友的关系趋于正常。可能是放下心理包袱的缘故吧,陈小琪的学习成绩有所提升,2016年高考,她被西安某重点大学录取。祝福她在未来的生活中享受到更多的亲密关系的甜蜜!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