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古诗,必备文化符码

2016-11-23冷晓红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才华美丽文化

冷晓红

高中语文教材中柳永《雨霖铃》为必背篇目,其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很多学生耳熟能详,但鲜有人能仔细说出诗句的妙处。把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并不难,难处在于对“杨柳岸”这一“文化符码”的解读。很多时候,因为文化符码解读的欠缺,我们就无法品味出诗词的最精妙味道。

一、何为文化符码

文化符码这一概念来自西欧,用英文表达,就是culture code。最初为文学“后结构主义” 中的一个概念,最早由法国文学家、哲学家巴贺德在1970 年出版的《 符号学体系 》一书中提出来,经过巴贺德自己的不断补充,用于分析流行事物与广告设计,后经著名学者叶嘉莹教授引入中国古诗词的研究。

文化符码,就是带有特定文化内含的符号代码,是人们赋予一些特定的词语以固定涵义的一种文化现象,由历史沉淀而成。简单地说,就是上古时候的人,在诗词里用某一个字词表达一种意思,后来大家都觉得这个字或者词很好,于是很多人都用,用着用着,这些字词就在我们的文化里面变成一个符码了。再往后发展,大家在用这些字词的时候,就必定包含这些意思在里面。现代人学习古诗词,必须懂得这些符码的特定含义。下面以“蛾眉”为例,解析文化符码的形成及具体运用。

首先,我们要清楚,“眉”是指眉毛,“蛾”是指飞蛾,“蛾眉”是像飞蛾的两个触角一样的眉形。弯弯的、细长的,很生动的眉形,部分代整体的借代修辞,代指女子美丽的容颜。

“蛾眉” 最早出现于屈原的《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意思是女孩子们嫉妒我有美丽的容颜呀,就用天性淫贱来造谣中伤我。屈原为男性,他怎么可能有美丽的“蛾眉”?因此,这里的“蛾眉”另有所指,屈原是说自己拥有美好的才能,自这里开始,“蛾眉”就有了“美好的才能”这个特定的文化符码含义了。

唐朝诗歌中传承了这一符码,并在诗词中广泛运用。

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晚唐温庭筠《菩萨蛮》词:“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读懂了“蛾眉”这一文化符码,这首词的意思也就基本懂了。表面上写一个美丽的女子早上在床上被屏风上的太阳光照醒了,如云的鬓发横贴在雪白的脸颊上。她懒懒地起来,慢腾腾地化妆,照镜子,前照后照,镜里镜外都花样美丽;穿上了绣花的短袄,上面绣的是一对对金色的鹧鸪鸟。如果不懂得“蛾眉”这一文化符码,就会把它理解为一幅美女梳妆图。当我们懂了“蛾眉”这一文化符码后,就能明白这是一首感慨读书人得不到任用的词——美丽的女子穿着成双成对鹧鸪鸟的绣罗襦,却形单影只、孤寂冷清。意为满腹才华的读书人,渴望得到任用,渴望建立一番功业,可岁月流逝,无人欣赏自己的才华。这样,也就不难理解温庭筠的好朋友张惠言的评论“此感士不遇也”了。

此外李商隐《无题》:“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女孩子八岁就知道偷偷照镜子化妆了。“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十五岁的时候在秋千下背过脸去,不让人看见,怕眼泪流下来。其实,李商隐在这里用“长眉”这个文化符码,告诉我们,这个男生在八岁的时候就具备了美好的才华,或者说开始追求美好的意志,可是到了成年的时候,却没有得到任何人的欣赏和任用。犹如女孩到了十五岁及笄之年,没有人来娶她做新娘一样,只能一个人在秋千上偷偷背过脸去抹眼泪。

晚唐杜荀鹤,他写的《春宫怨》:“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如果只看字面,这完全是一个妇人的孤芳自赏、自爱自怜。我早就因为太美貌把自己耽误了,要化妆了,可我对着镜子都懒得动。那些得到皇帝宠爱的人都不是因为貌美,你叫我梳妆打扮好后去取悦谁?这种自信,这种狂妄,这种失望,世上多少女人会有?当然只能是男人想象中的女人罢了。男人也不用“临镜”“为容”的,只不过是说说赌气话:我拥有这么美好的才华,又有什么用?那些被任用的,被皇帝看重的,都不是什么有才能的人。你让我拥有更多的才华,谁来任用我?只要我们懂得从“蛾眉”扩展到“临镜”“为容”这一类梳妆打扮之类的文化符码,都是“美丽的才华”之类意思,这首诗一点都不难懂。

二、文化符码的作用

文化符码的使用,可以形成一种特定的文化色彩,比如民族色彩、时代色彩、地域色彩等,使作品带上特定的文化韵味。

比如中国古诗词里的“登楼”,往往带有一种难言的愁绪。从唐朝杜甫的“花近高楼伤心客,万方多难此登临”到宋朝范仲淹“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从宋朝晏殊《蝶恋花》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到明朝王世贞《登太白楼》“夕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古代读书人登楼赋诗,皆因内心郁结不得舒展,或登楼怀远,或登楼远眺抒发诗人忧国忧民之思,或登楼抒发当下的离情别意。因此,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的“登楼”往往带有无言的愁绪,形成了一种固有的“登楼”文化特色。

其次,文化符码的使用,可以使作品语言含蓄委婉,语句精炼准确,富有意蕴,言有尽而意无穷。

比如上文中的“蛾眉”,从战国时屈原的《离骚》到晚唐杜荀鹤诗词,无不含蓄地表达自己拥有“美好的才华”却得不到任用的意思,这个意思是古代文人墨客难以直接说出口的,借用一个“蛾眉”的文化符码,大家都心知肚明,表达含蓄而意蕴深刻,同时又精准地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且能让后人明白这种怀才不遇是一直以来很多读书人内心的郁结、笔下的风景。

三、中学教材里常出现的文化符码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最早的《诗经》到屈原的楚辞,发展为唐诗宋词元散曲,形成了不少符码,它们经常出现,前呼后应,成了解读中国古诗的一大密码。中学教材里常出现的文化符码,有杨柳梅菊、明月秋风、鸿雁鱼龙、楼台栏杆、鹧鸪子规、猿猴杜鹃、长亭南浦、芭蕉梧桐、蟋蟀螟蛉等,解读这些符码,是我们读懂古诗必备的能力。

比如“柳”或者“杨柳”。从汉朝开始,古人离别时就有折柳相送的习俗。因为“柳”与“留”谐音,在古诗中,基本上看见“柳”就意味着离别,意味着依依不舍。

《诗经》中的《采薇》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从这里开始“柳”就意味着别离。

古代官员赴任多在春季,升官倒是喜事,但即便升官也要和亲朋好友分别,去一个新地方开始新生活。因此就有了些许伤感,有了很多不舍,贬谪就更不用说了。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青青的柳色,意味着元二的离别、诗人的不舍。

王之涣《凉州词》里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即使离别,也无法折柳表心意。羌笛呀,何必吹奏“怨杨柳”的曲子,让身在凉州远离家乡的人徒增怨恨。

读懂了“柳”,读懂了“折柳”,我们就知道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是曲子的名字,更是离别的情感。

梅菊松竹、明月清风、鸿雁鱼龙等文化符码,需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留意,发现并记住它们的特定含义。文化符码,需要积累,弄清它们的来龙去脉,则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阅读。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才华美丽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解析21年新高考Ⅰ卷第19题的六个视角
我攒了一年的才华,都用在了年终总结上
谁远谁近?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