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尔金山水边的兽影

2016-11-23薛亚东

森林与人类 2016年9期
关键词:野驴荒漠水源地

薛亚东

红外相机布设在水源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阿尔金山,东端绵延至青海、甘肃两省界上。它地处欧亚大陆中部,山势阻隔,导致气候极为干旱,有“亚洲干旱中心”之称。由于植被稀疏,自然条件恶劣,这里是许多生命的禁区,人们对这里的野生动物也一直知之甚少。由于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的开展,使我们终于有机会接触到这片广袤荒漠的野生动物。

荒漠地区的水资源极其缺乏,同时,降水的时空分布也极其不规律,这就使水源点成为荒漠动物赖以生存的重要区域和热点地区。荒漠地区有蹄类从植物取食获取的水分并不能完全满足身体的需求,水分的获取仍然依赖于水源的利用。阿尔金山北麓中的水源地就充当了这片干旱山地乃至整个库姆塔格沙漠野生动物的水源补给站。自2007年“库姆塔格沙漠综合科学考察”开始,我们便探索利用红外相机这一近年来最受关注的非损伤性调查技术,在阿尔金山北麓的水源地进行野生动物物种多样性的监测,同时也希望对这里荒漠动物的捕食、竞争和其他特殊的行为特征和行为适应有所了解。

阿尔金山北麓呈极端干旱荒漠山地的植被垂直带谱,荒漠植被占统治地位。戈壁植被主要包括合头藜、红砂、裸果木、膜果麻黄等,沙地上植被主要是以梭梭为主,山间水源处的植物有胡杨、柽柳、芦苇、铁线莲等。

由于阿尔金山北麓地形复杂、水源隐蔽,水源地的寻找较为困难,因此红外相机的布设并未同步展开,而是随着新的水源地的发现和项目的推进而进行。最终,我们共在10个水源地进行了红外相机的安装和监测工作。由于大多数水源地都在远离人迹的地方,我们在阿尔金山的每次野外调查工作至少都需要一周时间,这也意味着我们将要携带够一周的生活给养在无人区生活一周,当然我们最为缺乏和珍稀的生活物资也是水,因为几乎所有水源地的水在不同程度上都偏咸,不能供人饮用。

我们布设的红外相机在水源地一共记录到26个物种,其中兽类11种,鸟类15种。期间记录到野骆驼、藏野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及包括雪豹、猞猁、豺在内的稀有兽类,还有胡兀鹫、金雕、高山兀鹫等珍稀猛禽。

野骆驼喝水乘凉应对干旱高温

野骆驼是亚洲中部对极端干旱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珍稀濒危动物,是我们最为关注的物种。自19世纪中期以来,野骆驼分布范围不断缩小,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通过分析在库姆塔格沙漠水源地拍摄的红外照片,我们发现,野骆驼水源利用日活动规律和年活动规律的形成,是其对荒漠环境下各种压力因子的一种适应。野骆驼水源地的日活动规律与日温度变化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气温越高,野骆驼在水源活动的强度就越大,尤其是与地表温度表现出很强的相关性。野骆驼水源利用的日活动高峰期出现在中午气温最高的时候。

荒漠动物都存在微生境利用的行为适应。在炎热的干旱、半干旱环境中,动物通常会减少活动时间,或选择较为凉爽的生境条件,来降低脱水的风险。沙漠和戈壁环境中,缺乏能为野骆驼提供遮蔽阳光辐射的高大树木或岩石,在沙漠北部或者西部,广泛分布的雅丹地貌成为野骆驼休憩,避免阳光辐射的理想场所。同时,位于阿尔金山的沟谷内的水源地,在提供水源的同时,沟谷两侧的山体也为野骆驼提供了避免阳光辐射的遮蔽条件,这是野骆驼应对高温环境的一种行为适应。

在库姆塔格沙漠只能喝咸水

阿尔金山北麓地区夏季降雨量最多,5-9月为降水最为集中的时段。从红外相机照片中,我们发现6-7月间阿尔金山有较大流量的山洪沿沟谷下泄到下游区域,形成大量的水泡,供野骆驼利用,这是夏季野骆驼对水源地的依存程度较低的一个原因。同时,沙漠地区有蹄类都可以通过采食的植物进行水分补充,类似的研究结论也见于澳大利亚的单峰驼。结合野外调查,我们发现夏季野骆驼大量食用含水量较高的植物,也为它们提供一定的水分补充,从而降低了它们对水源的依赖。而秋冬季节,植物含水量较少,野骆驼水源利用频率就高。

骆驼作为适应沙漠环境最为成功的物种之一,大家最关心的问题肯定是骆驼到底能多少天不喝水呢?有研究指出,骆驼可以在不饮水的情况下生存14天或者17天,但国外一些专家认为6-8天是较为合理的。澳大利亚中部的野生单峰驼夏季可以每间隔2-8天饮一次水,冬季降水较多的情况下可以更长时间不饮水,因为冬季气温较低,骆驼对于降低体温所需要的水分需求也会降低。

我们的监测记录表明,夏季野骆驼水源地月平均活动天数为4-5天,野骆驼冬季对水源的利用率要明显高于夏季,冬季平均活动天数为10天。4月和10月,为冬夏季节的交替时期,气候最为干燥,这个季节无论是降水,还是植物含水量都无法满足其水分补充,野骆驼每1-2天就要利用一次水源。

由于库姆塔格沙漠地区水源的匮乏,野骆驼不得不依靠该地区高矿化度的水源来维持自身的水分需求,但野骆驼对咸水的利用不代表其对咸水的偏好,我们对每个水源地的水都进行了取样,测量了矿化度指标,事实证明野骆驼也更偏好矿化度低的水。

野骆驼的水源利用也会受到人为干扰的影响。其中一个水源点距离开矿道路最近,红外相机监测表明,只有该水源点受到人为干扰,因此野骆驼会避开日间人为活动,对水源利用时间进行调整,而离道路最远的水源地,拍到的动物照片在所有水源点中是最多的。

各物种用水要岔开时间和空间

红外相机的记录中,野骆驼、藏野驴、鹅喉羚、岩羊、盘羊、狼、赤狐7种动物是照片数较多的物种,这里面野骆驼的照片数最多,其次为藏野驴、鹅喉羚、赤狐、岩羊、狼、盘羊。由于荒漠地区水源的稀缺性和固定性,必定会存在不同物种水源利用的生态位重叠,时间及空间上的生态位分离是有生态位重叠现象的物种得以共存的原因。利用红外相机数据对不同动物水源地活动模式的分析,我们发现,荒漠地区捕食者与猎物之间,以及不同有蹄类之间,通过不同的水源利用活动模式,可以实现共存。

按照在水源地的活动时间,我们发现7个物种可分成两个大类: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狼和赤狐属于夜行性,其他5种有蹄类属于昼行性。食草动物的水源利用会避开食肉动物水源利用的高峰期,以避免被捕食。狼是该地区主要的食肉动物,也是包括野骆驼在内食草动物的主要捕食者。狼也会利用水源这一热点地区进行捕猎活动,而野骆驼依靠庞大的体型,则可能是唯一能跟狼进行抗衡的动物。

种间竞争导致生态位的分离,并且体型大的物种往往占据优势地位,其他物种会通过时间或空间生态位的改变来适应。野骆驼是研究区内体型最大的食草动物,从空间分布上,野骆驼是唯一在所有水源拍到的物种,并且在每个水源其相对丰富度都最高。因此,野骆驼是水源地占优势地位的物种,其在水源地出现的强度和时间,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他食草动物的水源利用时间分配。藏野驴体型也较大,是仅次于野骆驼的有蹄类,其活动模式与野骆驼较为相似,但是藏野驴只在4个水源点出现,其水源利用的高峰期也比野骆驼的高峰期短。鹅喉羚、岩羊、盘羊等3种体型较小,属于从属地位的有蹄类,它们通过调整饮水时间,可以避开与野骆驼和藏野驴的接触和冲突。野骆驼和藏野驴全天都利用水源,鹅喉羚、岩羊、盘羊则基本上是严格的昼间利用水源,其水源利用的高峰也与野骆驼和藏野驴存在时间上的区别。当在水源点不期而遇的时候,野骆驼就会霸道地强占水源地,对同域分布的小型有蹄类进行驱赶,鹅喉羚、盘羊、岩羊就只能在下游处饮水,更多的时候只能在旁边等待。

近年来,阿尔金山地区采矿活动增加,道路扩建带来的生境破碎化和水源侵占现象十分严重。水源地红外相机的使用,可以实现动物水源利用的动态监测,将有助于评估环境变化和人为干扰,尤其是家畜利用水源从而带来的疾病传播对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响,并应与该地区水源管理和保护措施的制定相结合,为该地区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提供具体的参考信息。endprint

猜你喜欢

野驴荒漠水源地
长江南源当曲查旦滩藏野驴
向荒漠宣战
野牛和野驴
蒙古野驴畸蹄对其繁殖的影响
20载扎根荒漠保“第一”
荒漠生态系统的演变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估算
吉林省供水水源地问题探讨
矿山疏干排水对地下水源地影响的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