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大学生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认同现状的研究
——以成都市6所高校为例

2016-11-23许传新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认同度思潮大学生

季 婷,许传新

(1.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2.成都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关于大学生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认同现状的研究
——以成都市6所高校为例

季 婷1,许传新2

(1.成都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2.成都理工大学 文法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调研发现:大学生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知晓度高,认同度模糊,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有一定认知,但认识不深刻。大学生了解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出于好奇心理,并且了解渠道多样化。基于此现状,应针对大学生特点,探索引导式教育方式,以提高大学生理性判断力。

大学生;西方社会思潮;认同

一、研究背景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市场不断交融开放,各类社会思潮蓬勃发展,相互影响。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不断涌入我国,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思想意识形态产生影响。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处于塑造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自身个性张扬的特点,容易受西方社会思潮观点的影响。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践行者,肩负着殷切的希望和重大的责任,他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大学生是否知晓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否认同这些学说的核心观点,又是通过何种途径了解的?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把握大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思潮的现实状况,掌握他们的思想意识动态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资料与方法

认同度及其测量。所谓认同度,就是指个体对某一原理或事物的认可、赞同状况。在本项研究中,为了更准确地测量大学生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认同度,我们以各类西方社会思潮代表性观点,采用李克特量表,每个项目的得分在1-5分之间,通过计算累计总分,分数高说明认同度越高;分数低,说明认同度就越低。

大学生。在调查中,我们将大学生主要定义为注册入学、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本次调查的主要对象是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在西方国家产生,并引起社会上广泛流行,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态产生影响的思想潮流。本次调查所列举的西方社会思潮是与我国社会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相关联的政治领域思潮。

本次调查是在成都市选取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具有代表性的6所高校,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有效回收1032份,回收率为86%。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如表1:

表1 样本信息

三、结果与分析

本文研究在对成都六所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就大学生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认同状况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大学生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知晓度高

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在大学生当中知晓度较高,有广泛的基础。本问卷列举了民主社会主义、个人主义等八种西方社会思潮作为选项,供大学生从中选出自己所知道的思潮。调查结果显示:完全不知道任何一种西方社会思潮的仅占2.8%,大部分对西方社会思潮有所耳闻,具体见表2:

表2 西方社会思潮知晓度

表2显示,大学生对民族主义、个人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这三种社会思潮的知晓度超过了50%,这是由于在校的这一批大学生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长时间的学习生活中,对自己的民族、国家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且大部分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生活。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需求转型,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矛盾尖锐,学生面临就业压力大,对这三种社会思潮的知晓较高,而对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后现代主义、普世价值观这五种西方社会思潮知晓度不高,这是由于在校大学生对个别思潮的误导的观点有不认同感。

(二)大学生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认同模糊

通过均值计算发现,大学生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处于模糊的认同状态。本文进一步将“非常赞同”和“比较赞同”两个选项合并为“倾向认同”,“不太赞同”和“不赞同”两个选项合并为“不认同”,介于倾向认同和不认同之间的为模糊状态。在列举的社会思潮中,大学生对民族主义、后现代主义、个人主义认同度排在前三位,具体情况如表3:

表3 西方社会思潮认同度

由表3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认同处于中间状态,即相对模棱两可的状态。但是对民族主义的认同度较高,达到49.9%;对文化保守主义的不认同度高,达到了30%。主要原因是,近些年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使得大学生对民族主义有明显高于对其他西方社会思潮的知晓度与认同度。而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大学生观念转变,对文化保守主义产生不认同。大学生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认同存在差异性。总体看来,虽然大学生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认同模糊,但是其在大学生中是存有潜在的影响力的,特别是后现代主义、个人主义、普世价值观这些在大学生中倾向认同明显,不容忽视。

(三)大学生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有认识,但不清晰

问卷设计了“是否会对你产生影响”和“产生哪种影响”两个问题调查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有59.8%的大学生认为西方社会思潮对自己有影响,但是72.2%的大学生无法判断西方社会思潮对自身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但是相比而言,认为积极影响是大于消极影响的。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西方社会思潮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不清晰的,具体情况如表4:

表4 西方社会思潮是否会对你产生影响

表4显示,大学生对于西方社会思潮有一定判断能力,可以意识到西方社会思潮对自己是有影响的,但是这种判断能力是不清晰的,即具体是什么样的影响力自己是弄不清楚的。这是由于大学生处在树立价值观的时期,思想行为都不够成熟,欠缺理性判断能力,对待当代西方社会思潮持“观望”态度,没有明确的是非对错标准。总体看来,大学生存在的自己的是非价值观,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力有一定的认识,但是,仍然缺乏清晰的判断力。因此,需要深化大学生的判断理解能力,积极引导,帮助他们理性判断各类社会思潮。

(四)大学生出于猎奇心理了解西方社会思潮

本次调查发现(表5):45.5%的大学生把“觉得好奇”作为自己了解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首要原因。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将“专业学术需求”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合并为理性思考,将“觉得好奇”“无意间看到”合并为非理性思考,非理性思考占主导地位。

表5 出于何种原因了解西方社会思潮

这表明,大学生在了解西方社会思潮时非理性思考占有很大的因素,非常符合青年学生的猎奇心理。大学生处于青年时期,对新鲜事物较为敏感,接触事物有猎奇心理,了解社会思潮主要是出于好奇,认为其观点新颖,具有吸引力。小部分学生因为专业要求或者无意看到而了解西方社会思潮。只有极少数大学生是了解西方社会思潮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说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一些理论存在合理性,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但是究其根本仍是以观点的与众不同吸引了大学生视线,存在蒙蔽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大学生好奇心理,提供大量丰富的资料以供他们开拓知识。

(五)大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思潮的途径多样化

在调查大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思潮的途径中发现(表6):24.8%的大学生选择网络方式,20.2%的学生了解社会思潮的渠道仍是通过思想政治课老师,17.5%的同学通过报刊杂志的传统读书方式了解社会思潮。

表6 了解西方社会思潮的途径

这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了解当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渠道多样化。网络成为大学生依赖的使用工具,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老师、报刊杂志和电视逐渐沦为大学生学习的非主要渠道,但是仍然发挥着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渠道。在校园中,思想政治课老师与辅导员、学校党团举办的宣传活动相比,对大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思潮发挥重要作用。新媒体的发展,网络的应用,大学生学习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改变,互联网、手机作为应用工具的使用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需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将其适当合理地应用于校园,鼓励大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四、建议

大学生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认同状况呈现出猎奇心理、对民族主义认同高涨,了解渠道多样化等特点,基于上述研究现状,以高校为出发点,提出以下建议:

(一)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当代西方社会思潮

现如今西方社会思潮种类繁多,内容、影响都存在差异,作为教育的主场地的高校,首当其冲地要肩负起引导、监督的责任。首先,要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西方社会思潮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研究其历史背景和现实基础,明确其适用的范围。充分向大学生介绍各种社会思潮,可以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课程或者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其认识。其次,系统分析各类西方社会思潮的性质和特点,明确其利弊,引导大学生辩证对待它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也不例外,大学生应在学校的协助下,发挥社会思潮的科学功用,消解其不良影响。

(二)针对大学生特点,探索引导式教育方式

“90后”大学生是一群个性张扬的学生群体,他们主体意识强烈,希望能够有自己决定自己生活的方式,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生活,自我意识凸显。但是,这群大学生存在明显的不足:有的思维简单、缺乏判断能力,有的标新立异、逆反心理严重,有的好奇心过于强烈等,总体来看,处于不成熟,不稳定阶段。要针对大学生的这些特点,采取合适的方式,引导他们认识西方社会思潮。比如:避免传统的填鸭式教育,采用引导式教育,给大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和可供选择的范围,而不是一味地灌输。

(三)充分利用网络扩宽教育渠道

网络已经走近大学生生活,成为大学生接受外界事物的重要渠道,在网络环境下,积极运用网络拓宽大学生学习渠道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以利用网络向大学生提供图文并茂、内容充实的信息推送平台,供大学生了解西方社会思潮等相关自己喜欢的内容。其次,建立互动交流平台,供大学生表达自身观点,了解他人看法,交换彼此的意见。大学生是网络、手机的主要用户,提供便捷的平台供其学习,可以调动大学生积极性。学校应将传统学习教育方式与新媒体教育相结合,丰富教育方式,迎合大学生主体地位,提供便捷渠道,充实大学生学习方式。

综上所述,大学生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了解程度不高,但不能忽视其潜在影响力,特别是一些错误观点对大学生的影响,应不断提高大学生理性判断能力,引导其辨析地对待各种西方社会思潮。

[1] 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影响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 (10).

[2] 梅荣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 (6).

[3] 宁先圣,石新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社会思潮[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 戴钢书,黄芳.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1).

责任编辑:仲耀黎

2016-07-19

本文系成都理工大学科研团队项目“成都理工大学人口流动与中国西部社会发展科研创新团队”研究成果。

1.季婷(1992—),女,山西浑源人,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2.许传新(1975—),男,湖北宜昌人,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研究方向:人口流动社会。

G412

A

1671-8275(2016)05-0042-03

展开全文▼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认同度思潮大学生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和提升路径
——评《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大学生之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研究
大学生对学校学生管理制度认同度调查研究报告
高考加分新政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