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死亡教育——幼儿园不可缺少的生命教育形式

2016-11-22徐广宇张纪云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3期
关键词:死亡幼儿

徐广宇 张纪云

摘要: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国开展较少。而儿童自杀日益增多的现实和我国文化避谈死亡的社会现状,凸显死亡教育亟需重视并开展。幼儿园作为教育的起点,对死亡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幼儿教师可通过日常生活、绘本阅读、领域活动以及家园合作等方式对幼儿开展死亡教育。

关键词:幼儿;死亡;死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086-02

死亡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关于死亡教育的定义,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表述,但究其内涵,各学者都认为死亡教育应包括:认识死亡的本质;对待死亡的态度;调整、处理关于死亡的负面情绪;重新审视,改变现有生活。本文中提及的生命教育主要指面向3~6岁幼儿开展关于死亡本质,对待死亡的态度,处理关于死亡负面情绪的教育。

死亡教育与生命教育密不可分。生命教育需包含对生命整体历程的认识和教育,死亡作为所有生命历程的终结形式,是生命教育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一般来说,儿童对死亡的理解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大约到5岁,儿童认为死亡就是分开,和睡眠没有差别;第二阶段,大约到9岁,儿童认为死亡就是结束,但并不是普遍的,不和每个人都有关;第三阶段,儿童的想法与成人大致相同,认为死亡是永久不可逆的,并慢慢懂得死亡是每个人不可避免的。[1]

幼儿园中主要是3~6岁的儿童,正处在对死亡认知误解阶段,开展正确的生命教育意义十分重要,原因如下。

(一)儿童自杀,亟需开展死亡教育帮助其认识死亡本质

2015年6月9日,贵州毕节七星关区田坎乡发生一起四名儿童服食农药自杀身亡事件。四人为兄妹,年纪最大的哥哥14岁,三个妹妹分别为10岁、8岁和5岁。但这个儿童自杀事件并非个案。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1999年中国5~14岁儿童的自杀率0.8/10万,其中男性儿童自杀率为0.9/10万,女性儿童自杀率为0.8/10万。儿童自杀人数大约占当年全国自杀人数的0.9%。另据报道,中国每年自杀身亡人数为28.7万,按儿童占0.9%计算,每年自杀身亡的儿童人数大约为2583人。[2]

(二)我国文化避讳谈及死亡,家长大多缺乏对儿童死亡教育的正确认识

我国文化避讳谈及死亡,认为死亡是不吉利的事情,家长对于如何解释死亡是怎么一回事的态度也大多不端正,比如把亲人离去说成“到美丽的天堂去了,在那里看着我们”,或者“去的那个地方很黑很冷,所以你千万不能去水边,否则淹死了,就去那个可怕的地方了”。在这种教育下,幼儿对于死亡并没有一个正确、科学的认识。在他们眼中,死亡可能是一次轻易且美妙的体验,也可能是一个无法参透的沉重恐惧。

在幼儿园如何开展死亡教育?我们采取多种方式,灵活应用。

(一)抓住日常生活契机,帮助幼儿正确认识死亡

当班级中出现與死亡相关的事情时,教师不要回避或美化死亡的意义。而要把这些事作为开展死亡教育的机会,帮助幼儿理解死亡的意义,即死亡的不可逆性。引导幼儿宣泄由死亡带来的悲伤、痛苦等负面情绪,如利用身边养的小动物或植物的死亡进行引导教育。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死亡的含义并直接认识死亡,教育家米勒提出:允许孩子们观看一些腐烂的“尸体”,如腐烂的南瓜或者水果,也是帮助孩子理解生命体死亡的好途径,可以此消除幼儿对死亡的猜测和由此带来的恐惧。比如在美国幼儿园,老师便经常将腐烂的植物放在密封的塑料袋子里在教室里摆上几天,并引导孩子们每天观察它的变化并做记录。[3]

我国幼儿园也常设立植物角,教师和幼儿会精心呵护,希望植物能够一直健康生长。当植物出现枯萎、死亡时,教师也可以借此对幼儿开展死亡教育,帮助幼儿从视觉、嗅觉、触觉等感觉,直观地认识死亡。

(二)利用绘本,消除幼儿对死亡的恐惧

绘本有着图画多、文字少的特点,故事情节不依赖于文字表述,即使是不识字的幼儿也能看懂绘本。而且绘本色彩丰富、生动幽默、形象直观,常常能够把深刻的意义用儿童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绘本开展死亡教育,幼儿既可以通过绘本中描述的故事情节理解死亡的含义,也能在温暖的图画和诙谐的语言中消除对死亡的恐惧。

关于死亡的绘本图书大体分为四类[4],亲人离世类、动物死亡类、植物死亡类和生命过程类。

亲人离世类图画书就是专门帮助幼儿理解亲人逝世,处理死亡焦虑与悲伤的图画书。代表作品有美国伊夫·邦廷的《爷爷的墙》、德国弗里德的《爷爷没有穿西装》、日本大塚敦子的《再见了,艾玛奶奶》、法国玛丽·阿丽娜·巴文的《汤姆的外公去世了》、丹麦金·弗珀兹·艾克松的《爷爷变成了幽灵》等。

动物死亡类图画书会用亲切可爱的动物形象来解答幼儿不断追问的各类有关死亡的问题,如:人为什么会死?人死了会去哪儿?英国作家苏珊·华莱的绘本《獾的礼物》通过讲述獾的离去,帮助幼儿了解死亡以及如何对待亲友离世。当獾离开了他的身体和朋友时,告诉大家不要为它难过,但是所有的动物还是聚在一起怀念獾,因为獾虽然永远离开了,但它所留下来的“礼物”却像是矿藏一样,永远都在帮助有需要的人。德国作家沃尔夫·埃布鲁赫的绘本《当鸭子遇见死神》用简洁平实的语言和画作,为幼儿讲述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生命和死亡紧密相随、相辅相成。因为“生命和死亡是一对密友,没有生命就没有死亡,而缺少了死亡,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

植物的死亡可能是幼儿最常见的关于生命结束的现象,引导幼儿理解植物死亡的图画书,最经典的代表作是美国作家巴斯卡利亚的《一片叶子落下来》。作者通过一片叶子经历四季的故事,来展现生命的历程,阐述生命存在的价值。通过讲述枫叶的一生,配上表现四季变化的照片和绘画,营造出温暖的意境,让幼儿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和给别人带来快乐。而死亡并不代表一切毁灭,死亡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

生命过程类图画书指系统介绍生命过程中每一阶段的图画书,出生、生长、衰老、失去、新生,这是一个生命的循环。如英国女作家巴贝·柯尔的《精彩过一生》,运用祖孙间亲切的对话,轻松地将“人的一生”浓缩在几页画面之间,以幽默的手法描写每个人共同体验的经历与成长。

(三)结合幼儿园领域活动,把死亡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育

2001年7月2日,教育部印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开展死亡教育时,可以依据开展活动的方式不同,而與各个领域活动有机结合。

在开展科学教育时,可在幼儿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启发幼儿从植物的生长、枯萎,思考其他生物的生长和死亡话题,给幼儿以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的引导。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去弄明白:什么条件可以促使植物生长,为什么植物会枯萎、死亡?活着意味着什么?我们的生命是长的还是短的?生命进行的速度是快的还是慢的?

死亡教育还可以和健康教育中安全自护的内容有机结合,帮助幼儿认识并理解如何防范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保护生命,远离危险。例如结合消防演习、地震演习、溺水演习等介绍自救技能,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

当健康教育结束后,还可以把相关内容延伸到艺术活动中,如自制求生画册、创编逃生小儿歌、表演生命教育的儿童剧等。

(四)家园合作,引导家长以正确的态度对待死亡

对于死亡,我国文化多采取回避态度。《论语》中,子路曾问到孔夫子关于鬼神的问题,孔夫子毫不客气地说:未知生,焉知死?对于幼儿,家长更是很少主动对他们谈及或解释死亡现象。为了帮助家长学习死亡教育的相关内容,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幼儿提出的关于死亡的问题,幼儿园可以用家长会、宣传栏、家园联系手册等方式,向家长说明死亡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开展死亡教育的正确态度和方法,从而实现家园共育。

参考文献:

[1]蔡军,肖水源,周萍.死亡概念的发展和儿童与少年的自杀意念[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1).

[2]库少雄.儿童自杀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6).

[3]刘彤.亲历美国幼儿教育之三幼儿园的死亡教育[J].早期教育,2004,(11).

[4]韩映虹.对幼儿进行死亡教育的图画书分类开发与运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5,16(2).

Death Education—Indispensable Part of Life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Shijiazhuang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Shijiazhuang,Hebei 050000,China)

XU Guang-yu,ZHANG Ji-yun

Abstract:Death edu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life education,which is carried out less in China. But it needs to pay more attention and carry out urgently because of the growing reality of suicide among children and social status of cultural that avoids talking about death. Kindergarten,which is the beginning of education,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ldren's Death education. Teachers can start the death education to children by these ways:daily life、picture book reading、area activities and home cooperation,etc.

Key words:Children;Death Death;education

猜你喜欢

死亡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青春电影中的“死亡”母题解读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