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2016-11-22郑振华李瑞锋

中文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郑振华 李瑞锋

摘 要: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高职学生普遍存的在理论基础不扎实,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动手能力差等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评价等4个方面做了探索和研究,力求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专业技能的目标。

关键词:电气控制与PLC 改革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37-01

一、引言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工科专业开设的重要专业课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然而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存在很多弊端:一方面由于当前高职类的专业教材越来越追求理论内容的过度讲解,缺乏一定的与实际工程的联系,造成所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要脱节;另一方面,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取并不合理,过多强调理论内容的学习以及公式的推导,忽视了高职学生最应该掌握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对课程的学习越来越失去兴趣,长此以往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恶性循环。

课题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理论基础不扎实,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的结合,动手能力差等问题,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评价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改革探索

1.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中要充分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的思想和理念,符合工学结合的特点。遵循“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主线,以知识学习为目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为一体。为符合PLC技术的发展,应对教学内容作相应调整。课程的实例、实训和课堂内容都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培养。PLC课程涉及知识面广,故以专业理论“必需、够用、适用”为原则,淡化本课程中纯理论性的教学内容。这样,既回避了PLC涉及知识面广、学生基础薄弱这一环节,又能集中课时用于PLC实践性教学内容,突出本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教学上以课题模块为单元,以工程项目为主线,以学生参与为核心,通过设计不同的工程项目,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为使学生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把考证当作必需,要扩充一些书本以外的知识,使学生们能顺利拿到技能证书,为就业提供更强的自信心和竞争力。

2.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

根据授课内容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例如项目驱动法、实物展示直观教学、现场教学、分组讨论、小组协作、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原则,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激励、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学知识”上升到“用知识”。

同时要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过程,围绕学生学习兴趣展开教学,采用动画课件演示教学形成精细化的教学模式。

3.改革教学模式

采取以项目为导向、以实训项目任务为驱动、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首先教师布置实训项目任务,学生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进行资讯、决策、计划,借助精品课程网站,查阅学习资料获取信息,制定完成实训项目任务的计划、步骤。教师只是指导者,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精心设计,创设符合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学习情景,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学生 “做”中“教”,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各个项目的实施,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和岗位的职业能力,而且增强了学习工作的能力和合作沟通的社会能力。通过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4.改革考核评价方案

考核评价方案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为了改变过去通过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单一的考核评价模式,使课程考核方式和内容更加符合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突出对学生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实践技能、综合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充分体现全程化、多元化课程考核的思想,增加课程考核方式和内容的透明度,使教师更加明确教学的针对性,使学生更加明确课程学习的目标,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进一步改革。

加大实验课考核成绩在综合成绩中的比重,引导学生学习重心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倾斜。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每一个实践课题都要进行成绩评定。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知识,确定PLC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设计PLC系统外部接线图,编写控制程序,连接电路,运行调试程序,分析运行结果。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教师负责对整个过程进行考核。成绩通过各个实践成绩和综合设计成绩来评定。

三、结束语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改革是我校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近一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课程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度得到显著提高。成果中所采取的以项目为导向、以实训项目任务为驱动、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全程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全程化、多元化的课程考核模式不仅体现了它的考试功能,更重要的是使教师、学生双双投入到了教与学的整个过程,极大的提高了《电气控制与PLC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昌俊.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关系探索[J].江西化工,2009,1:127-128

[2]周新源.现代职教课程观与模块化教学[J].职教通讯2007,6:37-39

[3]周艳.PLC程序模块化设计教学方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0:149-151

[4]冯志刚.项目教学法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8,2

[5]董爱梅.《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8年第41期:11-12 .

[6]李元元.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三创型”人才[J] .中国高等教育,2003(23):30-32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改革创新(二)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瞧,那些改革推手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