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2016-11-22张晓琴

中文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语文阅读能力农村学生

张晓琴

摘 要: 当前我国农村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普遍不高,制约我国农村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针对这些现状应当从加强普通话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入手,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内容,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阅读能力,借助家长的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达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如何提高 农村学生 语文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178-01

前言

阅读能力是语文最基础的能力,直接决定着学生对其他学科的语言文字理解能力,制约着学生整体学习水平,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学生教育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大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受到经济、文化、人口教育素质与教育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高,本文对这一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对提高农村学生阅读能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农村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现状分析

由于农村教育教学环境相对落后,教学硬件条件欠缺,对知识的广度认识不足,加之农村教师教学水平有限,导致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首先部分地区方言比较重,特别是北方部分地区的许多方言口语表达方式与标准的普通话差异较大,同时在一些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由于本民族语言根深蒂固,学生普通话水平较低,此外农村的师资力量薄弱,以及当地人们对普通话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等因素严重制约了这些地区普通话教育,继而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1]。

其次,由于大部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教育环境比较落后,信息化程度不高,可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书本来源较少,书籍种类单一,难以满足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需求,导致许多学生不能通过大量课外阅读有效开阔视野,激发其阅读兴趣。

第三,由于农村具有较高文学修养的人口不多,整体的文化学习氛围较差,同时受观念与经济条件的制约,许多农村的图书馆、阅览室多为样子工程,图书种类少,更新速度慢,在这种文化风气与硬件条件较差的制约下,农村普遍缺少良好的阅读氛围与阅读环境,而学生容易受所处周围环境的熏陶与影响,因此不利于学生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第四,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教育理解不全面,没有意识到阅读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忽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与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1.加强普通话训练培养学生阅读意识

我国大量的优秀在读物都是按汉语普通话标准出版,在方言比较浓重的区域与少数民族区域的农村大力推广普通话教学训练,为当地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提供了前提条件,有效的扩展了当地学生的阅读范围,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在方言地区的农村应当提高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教学水平,对教师制定普通话等级考试标准,将普通话水平列入教师考核内容,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方言中容易混淆的发音进行梳理与归纳对学生进行重点教学,帮助学生正确区分与掌握普通话的标准发音与使用,通过对学生方言细节的提醒修正,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普通话学习,切实提高当地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推动当地普通话教学发展,为学生扩展阅读范围,培养其阅读意识奠定坚实的基础[2]。

其次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汉语普通话教学师资力量,为学生的汉语普通话教学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当要求学生在阅读、回答、提问与讨论的过程中必须使用汉语普通话,努力为学生营造汉语普通话锻炼的良好课堂环境,积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用普通话记日记进行沟通交流,通过加强普通话训练帮助学生坚持进行汉语普通话训练,有效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普通话水平,为少数民族学生能够进行更规范的阅读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础,进而培养学生的主动阅读意识。

2.增加课外阅读内容提高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动机,是学生阅读动力的来源,兴趣能够驱使学生以良好、积极的心态进行阅读,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3]。种类广泛、内容丰富的课外阅读能够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世界了解社会,进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受经济、文化与信息水平的制约,农村地区的课外阅读材料来源不多,种类单一,许多学生在整个小学甚至初中阶段都没有读过一本真正的课外读物,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因此为农村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应当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落后地区阅读条件改善的投入,通过与发达地区教育服务产业的合作,利用多媒体技术应用与电子书籍的推广,扩展农村地区阅读材料的来源多样性,为农村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内容,其次,引导学生正确筛选健康有教育意义、积极向上的书籍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书籍内容种类分辨能力,让学生接受健康的课外阅读教育,在课外阅读中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增强意志品质、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创造阅读环境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农村语文教师应努力营造良好的语文阅读环境,通过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培养自主阅读能力。例如在课堂设立读书角,组织学生将阅读过的书籍进行交换阅读,有效利用阅读资源,并积极开展阅读心得交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并树立阅读榜样,使学生通过互相激励有效的培养与提高自己的自主阅读能力。

4.家长配合教学养成阅读习惯

家长是学生生活中最好的老师,身教胜于言教,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农村学生的家长应当正确认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通过鼓励与身体力行的引导,为学生打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教育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总结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要改善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只有在社会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与支持下,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和引导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张荣玉.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J].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27期 [2]蔡建立.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水平[J].学周刊 2015年33期 [3]李春玲.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四个步骤[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年08期

猜你喜欢

语文阅读能力农村学生
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初探
培养高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分析
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路径分析
小学低年级开展思品教学的点滴体会
当农村孩子遇到语文导学案
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和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