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6-11-22马玉桂

中文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阅读小学能力

马玉桂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低年级教学中,读书的方法单一,阅读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出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在做到以读为主线的同时要结合其它教学方式、教学载体、教学用具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把听、说、读、写、思等巧妙结合起来,提高低年级学生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 阅读 方式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172-01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以读为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是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的形式,不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往往事倍功半。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提高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利用教材插图,依图“导”读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这些插图紧扣课文内容,色彩鲜艳、生动有趣,非常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极易引起低年级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什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图文对照读课文。如在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时,我先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进行观察,学生发现:宇航员穿着特殊材料做成的衣服,宇航员穿着鞋底带钩的鞋子,脚踩的地板不是普通的地板,而是一格一格的网格地板……孩子们质疑:为什么要穿鞋底带钩的鞋子,地板为什么要设计成这个样子……发现和质疑,让学生和文本还未见面却已有亲近感。当学生开始阅读这个故事时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自己已经产生了探索的欲望,沉浸在文本之中,读书也不再那么枯燥,更激发了学生说话的兴趣。

二、精心设计问题,依思“精”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学习《两只小狮子》一课后,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理解的基础上,我设问:你喜欢哪只小狮子?为什么?有的说喜欢练功的那只小狮子,因为它从小刻苦练本领,长大会成为森林之王;有的说喜欢懒狮子,因为它听了小树的提醒和妈妈的教育后,能改正缺点,要向它学习知错就改的好品质。这样学生通过动脑想、动口说,不仅受到了教育,也提高了从内容理解到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又如学习《小猴子下山》一课,问:假设你是小猴子,回家后会对同伴说些什么?目的是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各抒己见,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参与阅读教学的热情。

三、注意读写结合,依说“巧”读

如果说“读”是对信息的输入,那么“说”就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阅读教学是说话的重要阵地,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结合起来,并加强训练,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读与说的有机结合。如学习课文《司马光》一课时,我利用课件向学生演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看,体会当时司马光砸缸时的情形,然后启发学生想想,除了司马光用大石头砸缸救同伴的方法外,还能用什么更好的救人办法?在老师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展开想象,有的说,可以找一根长绳,让缸里的的同伴抓住绳子,这样就可以把他拉出来了;有的说,请大人来帮忙,推倒大缸,让水流出来,小朋友就会得救;有的说,往缸里放石头,让孩子踩着石头出来……虽然同学们的想象不一定切合实际,但却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这样深入启发,引导学生多思多想,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轻松、愉快,也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写话训练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创设课本情境,依演“趣”读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富有童趣,适合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表演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现特点。如在教学《狐假虎威》一课时,我先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地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编、自导、自演《狐假虎威》的故事情节,看学生是否把课文内容读懂了。结果学生的表演令我非常满意,把老虎、狐狸的动作语言,表演得淋漓尽致,维妙维肖。在轻松愉快的表演中,学生理解了成语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神气活现、摇头摆尾。

五、随文练笔写话,依写“深”读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基础。低年级我们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如《假如》这首诗每段的句式相对一致,尤其是“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这句话在诗中反复出现,适合对学生进行仿写的练习。而且这篇课文的内容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学了这首诗,学生产生了许多共鸣,产生了许多新的“假如”,萌发了写诗的冲动。我抓住时机,让学生模仿课文以“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写两三句诗。孩子们的诗充满了童真童趣:“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没有房子的人,画一座漂亮的房子,让他们在家里开开心心地玩”“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想给没钱上学的小朋友画一座美丽的学校,让他们不用花钱就能快乐地上学”“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四川地震的小朋友,画一个美丽的家园,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日子”“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想为盲人李叔叔画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他看到美丽的世界。” ……思维就这样激活了,想象就这样打开了,孩子们把自己纯洁的童心通过语言表达了出来,既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理解,也锻炼了想象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們只要把听、说、读、写、思等有机结合,互相渗透,就会相得益彰,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渐提升。

猜你喜欢

阅读小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