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化网络化环境探讨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模式

2016-11-22李文刚

中文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图书馆

摘 要: 网络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推动了传统图书馆的转型。读者服务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本文主要阐释当前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发生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服务理念、服务环境、服务资源与服务方式。读者服务模式的变化体现在图书馆信息的复合化、读者服务个性化与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关键词:数字化网络化环境 图书馆 读者服务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057-01

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就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网络环境为平台,建设、存取、传递和交流信息资源,并开展信息服务。本文基于对我国图书馆建设现状与未来发展前景,针对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出现的变化,拟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为完善图书馆的资源管理与服务建设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新趋势

1.服务理念的升级

我国大部分图书馆都存在地域限制、行业限制于部门限制,文献资源获取困难阻碍了图书馆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进步。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对这些限制产生了冲击。图书馆作为一项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必须面向社会大众。观念上的变化还体现在引入了新观念,即竞争观念与市场观念、无偿服务观念与有偿服务观念,努力搭建资源与读者之间的沟通桥梁。

2.服务环境的改善

图书馆环境的改善能够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新时期以来,图书馆的环境建设主要立足于以下两个方面:

2.1建筑环境整改

在图书馆的建筑格局上,活动空间增加,视野变得开阔,风格更为典雅。室内陈设上,图书馆内添置了更多的绿色植物,不仅能有效缓解阅读疲劳,还满足了审美需求。图书馆的卫生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窗明几净、通风良好,这是后勤工作人员与读者共同努力的成果。

2.2人文环境营造

图书馆在文化氛围营造中,增加了书画作品、雕塑作品、名人名言的展示,呈现出浓郁的人文色彩[1]。图书馆工作人员也努力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促进了文明环境建设。

3.服务资源的转变

数字化与网络化是现代图书馆的特征,与传统图书馆相比,其读者服务立足于全球信息资源。因此,图书馆的基础资源呈现出不断丰富的趋势。传统图书馆以印刷型文献资源为主,现代图书馆则囊括了文献资源与信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图书馆的资源覆盖面更为广泛,包括:数字化文献信息、电子报刊、数据库、馆藏电子文献与数字化书目信息。

4.服务方式的变革

4.1突破时空限制

文献信息与数目信息的数据化以及数据库广泛应用,使读者可以不受时间限制,通过访问网络图书馆完成事实型信息查询。同时,空间限制也不复存在,无论在图书馆馆内或者馆外,都可以享受图书馆服务。

4.2沟通馆间资源

图书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扩大了读者群体,对于阅读资源的需求也更为样化,这就需要沟通图书馆之间的资源[2]。这一过程呈现出两个特征:首先,图书馆的一次服务可能需要多个图书馆的协同配合;其次,数字化服务的开展不会对其他服务造成影响。图书馆之间资源的互借保证了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升。

4.3配套服务设施

为了进一步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也被推出。包括,信息检索专题培训、阅读资料速递、雨天免费提供雨伞等。

二、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读者服务模式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整合形成了复合图书馆,它高度整合纸质与电子信息,采用现代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其服务内容涵盖个性化服务及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等。

1.复合图书馆信息门户

本地资源与异地资源共同构成了复合图书馆的资源,通过导航与调度两种方式实现异地资源利用。在这种模式下。复合图书馆成了信息的集散地,并实现了认证、调度和检索的统一。例如,用户可以登录图书馆网站查询图书信息,如果本馆缺少用户需要的纸质文献或者电子文献,图书馆网站可以提供馆际信息查询。此外,如果读者需要借阅纸质图书或者浏览电子图书,可以向该图书馆登记个人信息及所需图书资源的信息,通过图书馆之间的文献传递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2.读者服务个性化

个性化就是为读者的特殊信息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比如信息推荐服务;信息垂直服务;网络知识服务等。服务重点对象是通过图书馆认证的读者,深入水平也由图书馆制定[3]。对于没有进行认证的读者,可以考虑提供反馈信息。例如,读者登录图书馆网站之后,对自己需要的图书资源进行检索,图书馆网站通过读者的检索记录,判断读者经常阅读的文献类别,在读者下次登录时,可以为读者推送所需要的文献资源或者图书馆新购进的文献资源,实现读者服务的个性化。

3.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这项服务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图书馆,90年代以来,服务形式不断丰富。目前。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模式的平台包括电子邮件、实时交互与网络化合作。当前,较为领先的模式是图书馆联合专家导航,这一模式结合了数字图书馆,配合BBS技术、超文本链接技术、远程浏览与下载技术及电子邮件技术,系统功能完善,体现出很高的实用性。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体现出实时性、广泛性、开放性、公益性的特点。例如,图书馆媒体资源收录了著名学者的讲座视频,读者不仅可以在线观看,也可以下载观看,为读者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

三、结语

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创新服务模式,才能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应该加强自身服务模式的转换,加强复合信息门户建设,促进服务的个性化,完善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从而为读者提供更为优质的资源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雪峰.未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变[J].理论观察,2014(1):110-111.

[2]刘术华,牛现云.专题阅读:网络阅读环境下图书馆导读新模式[J].新世纪图书馆,2015(8):31-34.

[3]韩一静.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发展[J].劳动保障世界,2015(21):28.

作者简介:李文刚,(1984.1.13-),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男,汉族,陕西省西安市陆军总院毕业,专业文秘教育,大学本科,2011年12月至今,神木县图书馆办公室工作。

猜你喜欢

图书馆
去图书馆坐坐
图书馆
图书馆里送流年
夜间的图书馆
图书馆里的小惊喜
图书馆 Library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