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实行管理创新

2016-11-22董旺兰

中文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创新管理

董旺兰

摘 要: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备条件。现代管理时代的发展更是离不开创新思想的融入。因此传统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及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下读者的阅读要求,导致该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图书馆的藏书具有局限性及其服务方式缺乏新鲜感等。因此公共图书馆就必须在管理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才可以迅速适应社会发展环境的不断变化。在公共图书馆进行管理体制创新时,要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创新 公共图书馆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053-01

公共图书馆是利民利国的教育文化机構,对于一个国家文化涵养以及社会文明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图书馆在其发展道路上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时代下公共图书馆必须要做出有利于自身稳定发展的举措。在其管理方式上有效地融入创新思想是图书馆界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就目前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而言,其管理效果不尽人意,从而致使公共图书馆不受过多民众的欢迎,其根本原因就是管理缺乏创新,管理效果欠佳等。创新是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前提,更是其发展的内在需求。

一、公共图书馆管理现状

总体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水平取得了较大程度的提高[1]。一方面体现在其管理思想与服务理念逐渐由传统图书馆,朝着多元化的图书馆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体现在图书馆的管理过程逐渐应用计算机管理手段。从目前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趋势来看,公共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政府单位目前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不重视,各色各样的人都可在图书馆中任职,从而造成图书馆员工文化层次不同,专业知识不对口,工作人员缺乏一定图书馆管理专业知识等。这种不合理的结构给公共图书馆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导致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严重受阻。因此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模式的创新改革势在必行。

二、公共图书馆实行管理创新的内容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改革是每个企事业团体得以长期稳定发展的必经之路,公共图书馆虽在一定意义上代表国家资产,但在新时代下同样需要创新改革,从而推动图书馆管理事业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我们应勇于面对当下社会所带来的各种挑战,迎接新挑战,不断培养创新理念。就公共图书馆在新时代下如何持续稳定地发展而言,可以从其建馆模式、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进行创新。

1.管理理念创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的工作手段、服务方式、技术设备等都需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变更,与此同时也引发传统理念与现代技术间的矛盾。首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开发更多资源提供了渠道,为读者的阅读需求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保障,但是新技术的应用却被传统的服务模式阻碍,使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其次,图书馆的业务工作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应用,逐渐由手工方式转变为自动化和规范化管理方式,如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启用,然而工作质量和效率却被传统的业务流程管理模式人为的降低。除此之外,新技术为现代化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其落后的管理模式却滞缓了其发展步伐。

要推动公共图书馆管理理念的创新,应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快速转变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及其服务的思想理念。首先需要建立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一体化体制。应具备多元化的公共图书馆管理理念,避免出现传统公共图书馆文化功能单一的现象。就现代化公共图书管理理念而言,公共图书馆应朝着文化、信息、教育传输等多方面发展。最后应将开放创新作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理念。在具体的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需善于学习和借鉴其他行业管理创新的理念及方式,对公共图书馆不断进行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的创新,以此达到壮大公共图书馆规模的目的。

2.管理体制创新

在现代化目标指引下对图书馆的管理进行体制创新,需做到对图书馆的工作运转进行改革再改革,不断完善其管理体制。以自动化作业作为其核心内容,建立新的分工体制,准确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在现代化环境下不断建立新的图书馆管理体制,让其迅速适应现代化信息环境及满足读者需求[2]。

外部体制创新和内部体制创新是新时代下公共图书馆体制创新的两大内容。对现有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制度进行创新,需健全和完善员工的激励体制及约束体制,机制定位需清晰、内部机制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真正落实绩效工资制,从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创建符合时代发展的公共图书馆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责任性。公共图书馆需快速适应网络化、经济化及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管理机制要加快由传统型转向现代型管理的发展步伐。不断实行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图书馆人事管理制度。当然要建立一定的竞争机制,真正实施竞聘上岗,保证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随时都具备较高的工作竞争意识与工作积极性。

3.管理模式创新

就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而言,实用进人机制的建立是保证图书馆服务质量得以有效提高的关键所在,必须要制定进的来且出的去、能上能下的管理机制,其关键在于是否可以有效留住人,是否能让馆员自身努力提高素质,让他们热爱图书馆事业。首先,应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招聘制度,注重用人素质的提升,加大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工作,在注重图书资料、及计算机应用管理人才的同时,不断招引高水平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例如英语、社会科学、电子网络等学科的综合型人才。

在招聘相关管理人员时,应对应聘者的能力进行详细了解。其次,加强对图书馆员工的进一步教育工作,使得员工不断了解各种图书馆业务及各种管理知识的同时,熟记图书的四个了解——书名、出版社、作者、图书的基本内容,让他们为读者导读、服务时应注意随机应变,根据实际情况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3],从而不断提升读者的满意度。总而言之,公共图书馆必须对用人制度进行创新,不断加强馆员的团队建设,逐渐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实现图书馆事业长期稳定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受制于传统观念和思想的影响,存在的问题较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时期公共图书馆要具备管理创新意识,管理制度创新的实现。首先进行管理理念的创新;再是管理体制的创新,组建公共图书馆的体制;最后是管理模式的创新,建立创新服务团队,建立优良的用人机制,从而使得公共图书馆管理事业得以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丽.公共图书馆如何实行管理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104+281.

[2]梁秋萍.浅谈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创新[J].戏剧之家,2016,02:196.

[3]冯文.浅谈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J].经营管理者,2013,01:132.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创新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