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送红军心惆怅唯盼亲人早还乡
2016-11-22祁雷朱晓枫
祁雷 朱晓枫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在江西赣南地区,很早就流传这首《十送红军》曲的早期版本,经过几十年传唱,歌词和曲调不断变化,但歌颂老区人民和红军心连心的情感却历久弥新。
如今,在江西省赣州市瑞金、于都、兴国等地,处处可见当年中央苏区存在的痕迹:17棵红军烈士“信念树”、红军渡河渡口、红军烈士纪念塔、红军医院……每一处遗址,辉映的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当年赣南苏区总人口240万,参加红军的有33万人,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10.8万人。
7月下旬,笔者顶着烈日,冒着酷暑,重走长征路,找寻红色苏区那些尘封已久的故事。
17棵烈士“信念树”寄哀思
在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华屋的后山蛤蟆岭上,有一大片苍翠挺拔的松树林。拾级而上,路两边的松树上有的还挂着写有人名的小木牌,一路数来,这样的树共有17棵。83岁的红军烈士后人华崇祁老人告诉笔者,这17棵树叫烈士“信念树”。
20世纪30年代初期,当时仅有43户的华屋家家都有人参加革命,其中17名青壮年在苏区“扩红”时毅然投身红军。参军前夕,他们相邀到后山,一人栽下了一棵象征万古长青的松树。
“当时他们想,如果能活着回来,这些松树可以成为见证。如果尸骨无存,活着的树也能给亲人留一个念想。”华崇祁的父亲华钦材和叔叔华钦梁,就是在“扩红”时期第一批参加的红军。然而,这些勇士却再也没能回到故土。
青山不改,儿郎犹在。后来,当地人分别给这17棵松树钉上木牌、写上种植者的姓名,用最古老的方式寄托对亲人的哀思。每年清明,华屋人都要到烈士“信念树”上挂红纸、点红烛、系红绸,给小木牌上的名字重新涂红漆,通过这种特有的方式,为客死异乡的亲人“招魂”。
华屋17烈士只是江西人民踊跃参加红军的一个缩影。中央苏区时期,赣南地区到处都呈现“母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感人场面。
据统计,赣南苏区当年总人口只有240万,参加红军的有33万人,参加赤卫队、洗衣队等支前作战的约60万人,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10.8万人。
老人捐棺材板供红军渡河
赣州市于都县,距离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正门几百米远处,至今仍保存着一处渡口,当年红军过贡水河(当地人习惯称为于都河),就经此处渡河。
如今,渡口已不见当年的沙石滩,代之以青砖铺就、修葺一新的台阶,旁边立着一块一人多高的巨石,上面刻有开国上将杨成武手书“长征渡口”四个大字。
80多年前,一部分红军主力就是从这个渡口出发,渡过凶险的于都河,开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远征——二万五千里长征。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站在渡口前,于都河的水势早已没有当年的浩浩荡荡。要知道,当时河面最宽的地方达600米,水深1至3米,流速也非常快,成为红军长征跨越的第一道天险。
“为了保证部队安全、快速渡河,当时决定临时征调民船做桥墩,然后在上面铺设木板,河道沿线一共搭建了5座简易浮桥。加上另外3处适合蹚水过河处,一共有8个渡口供大部队过河。”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副馆长、当地红军研究专家张小平说。
红军的架桥工作得到了当地老乡的大力支持,“简直一呼百应,一下子就凑到了800多条民船。”张小平说。此外,老百姓还纷纷拆下家里的门板、床铺板和瓜棚等,供铺设桥面使用。“当时有个姓曾的老大爷,得知红军在收集过河的木材,亲手拆掉了百年后要用的棺材送到前线。”
成功渡河,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赣南人也处处体现了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这个发电机,是我们的‘耳朵和‘眼睛,没有它就不能打胜仗,一定要保护好!”1934年10月10日,中革军委随同中共中央、中央机关撤离瑞金,向于都县集结参加长征。临行前,首长把唯一的发电机托付给了红军战士谢宝金和他的战友们。
“那是一台重约70公斤的手摇发电机。”谢宝金的侄子谢林贵告诉笔者,“爬雪山的时候,路很窄,没办法抬,我伯父就把发电机扛在肩上,坚持背过了雪山。过草地的时候,有战友陷入了沼泽地,我伯父要去救他,那人却连连阻止,说:‘你别过来,记得替我完成任务!”历经千难万险,谢宝金终于把发电机背到了长征的终点。
1976年,谢宝金去中国军事博物馆参观。“当走到一台机器前时,伯父突然浑身发抖,蹲下来要抚摸这个展品,讲解员刚要阻止,伯父却突然号啕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这台发电机是我和战友背着走完长征的!”谢林贵说。
小小阁楼暗藏乾坤
叶坪红军烈士纪念塔坐落在瑞金叶坪革命遗址群景区,塔身犹如一颗巨大的炮弹竖立在五角型的塔座上。塔上布满一粒粒小石块,象征为了革命牺牲的无数烈士。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当时的红军烈士纪念塔被敌人拆毁,当地一位老大妈冒着生命危险,把塔上仅剩的一块“烈”字碑抬回家,放在猪圈里藏了起来。全国解放后,上级决定按原貌修复烈士塔,老人捐出了这块“烈”字碑。
红军主力长征后,当地百姓和留守红军“鱼水情一家亲”的故事数不胜数,被一代代传颂下去。
在赣州大余县池江镇兰溪村彭坑,笔者走进陈毅当年居住过的旧居。乍看之下,这所土木结构的房子和普通农房无异,阁楼上却大有乾坤。原来,透过阁楼的窗户,可远远地看见门前的进山路,阁楼侧边还有一扇门,一旦有人靠近,便可从阁楼放下木板桥,迅速躲到后山的森林中。1936年6月,留守后方的陈毅就曾居住在村民周篮、刘汉光夫妇家的这座阁楼上,参与指挥当地游击战。
周篮很早就参加了农民地下组织,丈夫刘汉光则是共产党地下工作联络员。回忆起母亲当年的故事,周篮的次子、81岁的刘士华依然记忆犹新:“我母亲很聪明,她冬天帮游击队运子弹,就把子弹绑在身上,用厚厚的棉袄遮住。出集市的时候国民党的兵要搜身,快排到她时,她就故意摔倒,士兵看她一身泥巴,就直接放她过去了。”
“还有一次,陈毅在屋后,我母亲突然发现敌人快到家门口了,却又来不及通知,母亲急中生智,一边丢石头赶猪,一边大声喊:‘你这只猪仔还不快回家,这么多兵来了,会把你打死的!陈毅听到了,赶紧转移到山里去了。”刘士华说。
如今,在中央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赣南老区人民的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年前,刘士华一家人也迁至老楼旁边的三层楼房居住。笔者注意到,在刘家新房的墙壁上,还悬挂着多幅与陈毅相关的图片、陈毅的手写诗词等,记录了这一段难以割舍的革命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