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传统养生的认识误区

2016-11-22张乾济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传统医学营养学食疗

张乾济

养生在于调和阴阳,流通气血,保持身体健康,同时提高心理的调适能力。对任何年纪的人来说,养生都是必需的功课。其实大部分人对中医的了解都只限于层面,因此,实践传统医学养生时要避开一些误区。

误区一:看中医就是吃中药

中医指中国传统医学,即中医学。它承载着五千年中国医学文化的积淀,集结了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临床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气血滓液、五脏六腑等理论为基础,气、血、津、液为人体的组成,通过望、闻、问、切四法,分析病因、病机,确定病证、分型,从而确立治法、治则,然后运用各种中医传统疗法,如中药、针灸、生活作息、饮食习惯等指导、治疗或调理身体。由此可见,作为中国的国粹,中医有着庞大而又完善的系统;作为一门学科,中医又有各个子学科,因此,看中医绝不等同于吃中药。

误区二:中药疗效慢

不少人都觉得中药疗效慢。其实中医为宏观方式,西医为微观方式,西医更多是直达病所,中医则是驱邪固本养生。另外,中医在治疗一些急症方面很有奇效,例如针刺治疗急性疼痛往往一针见效;甚至对于急病的救治方面,中医也有独到之效,如古代的华佗针刺麻醉、现今的参附汤药抢救心衰患者等。

误区三:西医治疗不好的才去找中医

有些病人待西医疗效不好时才想起中医,此时若中医疗效不好就认为中医不行。其实许多病从一开始就可以中医介入,这样效果会更好。

例如糖尿病,西医治疗糖尿病,多数是控制饮食、注射胰岛素。但糖尿病在中医即为“消渴症”,治疗方式需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并且辅以食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对于疾病的治疗多从整体出发,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阴平阳秘、气血充盈之效。

误区四:西医营养学等于中医食疗

西医营养学十分重视和强调食物的酸碱性和营养成分,通过控制饮食,最终达到平衡体质的目的。

中医食疗是利用“药食同源”的食物进行防病治病,用以促进病体康复。根据食物的四气、五味和寒热偏性对人体进行调养,讲究顺天应时,天时、地利、人和;顺应四时,吃应季的食物。用食物来调理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目的。

误区五:中医养生和年轻人没关系

现在很多年轻人觉得,中医养生就是老年人的事情,其实是完全错误的。中医养生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方法。现代人压力大,工作忙,生活不规律,亚健康状态越来越年轻化,因此对于任何年龄段的人来讲,养生都是必不可少的。

猜你喜欢

传统医学营养学食疗
成功也会上瘾
消化不良 食疗帮忙
耳鸣的中医治疗与食疗
MINORITY REPORT
中等收入国家传统医药使用情况调查
食疗助你远离感冒
探讨互动教学法在护理专业营养学教学的效果
玉米皮膳食纤维酸奶的工艺优化及营养学评价
离子选择微电极技术及其在植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
2010年《动物营养学报》审稿专家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