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空间重塑的创意街区城市设计

2016-11-22惠令鹏

山西建筑 2016年10期
关键词:成都市园区记忆

惠令鹏 牟 江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基于空间重塑的创意街区城市设计

惠令鹏 牟 江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介绍了创意街区的内涵,以成都市东郊记忆为例,从内部格局、外部形态、交通、沿街立面等角度,对街区空间形态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街区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意街区的开发途径,以期为创意街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创意街区,城市设计,空间

0 引言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技术,能够塑造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串联城市空间格局,形成整个城市的品质和特色。步行街(区)是城市开放空间的一个特殊分支,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创意街(区)作为步行街(区)的一个特殊分支,在空间形态、人流导向、功能组织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在国外对工业区城市设计的研究中,贝尔格莱德大学建筑学院的学者指出城市更新设计中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要优化此类建筑的可持续利用,在城市设计过程中要尊重完整性和原真性[1];西班牙的学者通过对社区更新设计的研究指出,社区的更新目的是重塑社区内空间的环境和邻里之间的和谐[2]。在我国对创意街区城市设计的研究中,陈薇薇通过对北京798艺术区的改造及发展过程的分析,剖析其改造发展所呈现的良性效果和存在的问题[3];蔡丽玲、季晓芬以杭州中北创意街区为例,对创意街区的建立及发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利于其未来发展的策略[4]。总体而言,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对创意街区的城市设计上,更注重其历史文化的演变过程,缺乏对空间形态的分析和开发途径的提出。

基于创意街区城市设计空间重塑的需求,以成都市东郊记忆为例,提出了“空间重塑”的城市设计策略,以期弥补我国创意街区城市设计的不足,拓展创意街区城市设计的思路,为以后旧工业区的改造提供借鉴。

1 东郊记忆的概况

东郊记忆,原成都市东区音乐公园,位于成都市成华区,是融合了摄影、音乐、戏剧等多种文化形态于一体的创意文化园区,园区占地面积约200多亩,总建筑面积约19万m2。东郊记忆是在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现代文化产业新型园区,作为成功的“棕地改造”案例,成都市东郊记忆将部分工业特色鲜明的厂区作为工业文明遗址予以保留加以改造,并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打造成以音乐发展为主题的产业基地,现已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教育、科技与文化融合示范园区。

2 创意街区的空间形态分析

城市设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对空间环境的塑造,成都市东郊记忆在对空间环境塑造的处理上具有明显的特色,形成了“一主多次数节点”的空间形态。东郊记忆把园区中央大道作为主要开场空间的主轴线,两侧布局各式形态的建筑形体,建筑与建筑之间有通向其他区域的街道作为连接,其中分布着数个景观节点,形成了整个景观系统的完整性。从空间层次上来讲,大致分为街巷空间—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私密空间这四个空间层次[5](见图1)。

2.1 内部格局和意向

创意街区内部的格局和意向描述了微观层次上城市结构之间的空间用途,也就是城市组织的主导形体特征,如“焦点”“观景点”“标志”和运动格局等[6]。作为工业记忆之旅的大厂房,利用原有的电视玻璃屏幕和空间的高敞,化身为艺术展示的殿堂。作为文化创意之旅的装配车间,典型的苏氏建筑风格,改造成了承载大型公益文化活动的场所。作为休闲娱乐之旅的无聊书吧、773影立方,也是由原来的厂房改造而成,内部依然保留工业时代的标语及造型(见图2)。

2.2 外部的形态和意向

城市的外部空间形态即城市的整体形象、天际轮廓线走向、城市特色标志物等。作为东郊记忆园区的外部空间的中央大道,主要以步行方式为主,整个中央大道上分布着数个节点,是园区的主要景观带。中央大道两侧建筑沿街布置,大部分建筑保留了旧工业时期的原有造型,部分建筑稍加处理,对建筑底部和顶部进行了改造,使得整个建筑实体串联起来。此外,旧工业时期保留下来的管廊贯穿中央大道,更加强化了整个中央大道空间的连续性。改造成高端老牌音乐器材的体验式街道——天籁街,形成缩放有致、韵律完整的有机空间序列,大大提升了建筑外部空间组合的趣味性[7](见图3)。

2.3 交通和停车

交通和停车作为道路系统的主要部分,是城市设计必要组成,其中包括:道路宽度、交通可达性、舒适程度、停车地点等。成都市东郊记忆的道路系统主要分为车行和步行系统,做到了人车分行,保证了园区内部的秩序及人员安全。园区主要的车行系统路网连接外部道路,车辆直接进入地下停车场停放。街巷路主要用于步行,与园区主道路临界处有管廊等进行虚体隔断,起到了空间划分的作用。

2.4 沿街立面

作为街区环境主要组成部分的沿街立面(见图4),对街区景观塑造、人们心里感受起到重要作用。街道空间的侧面主要通过建筑高度来体现。东郊记忆中央大道两侧建筑主要为2层~3层,部分3层~4层,建筑高低的组合丰富了中央大道步行街区的立面轮廓,建筑高度与步行街区的高宽比例适宜,符合人们的心里感受。在立面的处理上,两侧建筑基本保留了原有旧址工业厂房样式,部分建筑凸出原有建筑立面紧邻管廊修建,形成凹凸有致、形式丰富的街道空间,再加上新旧样式的组合对比,凸显了东郊记忆保留原样与稍加改造相结合的立面,赋予街道空间新生。

3 创意街区的优点

3.1 增强地域认同性

东郊记忆整个步行街区为来此休闲、娱乐、工作的人们提供了多样的场所,加强了人们之间的交流,恢复了街区的活力,增强了地域认同感。从空间角度看整个园区,原有的空间尺度基本存在,建筑的组合保持原样,两侧的建筑依然沿用旧工厂时期的建筑,只是在立面造型和内部装修上面做了一定的改进,建筑外的管廊、墙面标语、管架机床等依然存在,让游览此处的游客能够穿越到旧时代的成华区红光电子管厂,品味当时的繁荣,细琢东郊工业的变迁,体会时代的变化。

3.2 加速区域经济发展

创意街区的经济效益在于能够带动园区及周边地域的经济发展,成都市东郊记忆作为棕地改造形成的音乐主题公园,已经在成都乃至全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吸引了一大批喜爱音乐的游客,形成了一定的消费人群。成都市东郊记忆主题音乐公园能够成功带动园区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1+X”组合业态。成都市东郊记忆以音乐作为主题进行运营打造,同样也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例如:乐器销售、餐饮、茶楼、酒吧等。主题鲜明唯一,加上多种商业形式的复合,使得园区的运营能够顺利进行。

2)市场优势明显。成都作为一座全国知名的休闲城市,对于茶、酒等商品的消费远远超过其他城市,而茶楼、酒吧、咖啡厅等场所是音乐消费的主要场所。

3.3 留住了城市记忆

成都市东郊记忆作为棕地旅游开发的成功案例,能够很好的留住城市记忆。东郊记忆园区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基本还原和恢复了其原有风貌。园区内分布着机床、火车头、工人雕塑、装卸平台、管架等工厂原貌;墙上依然留有当时的宣传标语及口号,展示台上摆放着加工机床、领导人视察场景等照片。园区内还对很多不适用的建筑变废为宝,比如改造成为厕所等其他公共设施以供园区使用。园区的改造充分复原了原有的工厂面貌(见图5),可以让来此的人们体会到时代的变迁。

4 创意街区存在的问题

4.1 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任何历史文化遗产都存在发展与保护之间的矛盾问题,单纯的发展会造成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而一味的保护则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成都市东郊记忆同样涉及到工业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东郊记忆虽然保留了原始的工业遗产,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游客人数的增加,遗产的保护问题亟待解决,部分商家私自拆除园区内部的工业遗产,擅自建造和装饰商铺,导致工业遗产遭到破坏。如何真正将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的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还要付出很多努力。

4.2 鲜明主题被日渐冲淡

随着时间的发展,东郊记忆的园区运营发展问题逐渐显现,作为音乐主题的“东郊记忆”逐渐引入了其他行业,使得东郊记忆园区的音乐发展氛围还远远不够。此外,园区面积相对比较狭小,规模效应、集群效应还远不够。“东区音乐公园区域是个城市形态落后的冷区域,不是城市传统消费目的地,缺少足够的人气和产业基础支撑[8]。”虽然随着人气的增长,万科、蓝光等房地产相继入驻,推动了该区域整体房产收入,但东郊记忆仍将面临不少困境。

4.3 园区配套服务设施不足

1)缺少指示标识。园区内陈列很多的展示物品,但是缺少相应的配套说明标识,让来此的游客只能想象其使用方法和功能,不能深入了解其历史。

2)园区范围广,应配备观光车和解说人员。

3)园区住宿设施较少,而周边住宿稍贵,园区内可以设置类似青年旅社的廉价接待设施,充分满足游客的使用需求,同时可以带动园区的人气。

5 创意街区开发的途径

根据工业遗产复兴挖掘文化价值、业态综合发展、公共配套完备的开发原则,针对现阶段东郊记忆园区出现的问题,阐述创意街区的开发途径,为以后棕地改造项目提供借鉴。

5.1 延续空间格局,挖掘文化价值

创意街区的城市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对原有空间格局的延续,在不破坏原有空间格局的前提下进行空间重塑。成都市东郊记忆前身作为工业遗产,是经过长时间历史痕迹累积起来的,园区内建筑、街道、空间与其中的文化内涵结合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形成一种更加耐人寻味的空间格局。所以创意街区的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文化的深度挖掘,不能只片面改造和更新建筑、街道。建筑街道像是人的躯体,而文化像是人的灵魂,二者的结合才能成就更值得体验的创意街区。

5.2 明确鲜明主题,适度增加业态

成都市东郊记忆作为一个以音乐为主题的创意街区,要继续走“音乐”品牌的道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社交媒体、旅行社等宣传途径吸引更加有竞争力的商家入驻,力争形成集群效应。与此同时东郊记忆园区内部要适量增加与音乐相关的部分业态,用音乐来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增加游客对东郊记忆丰富业态的满意度。

5.3 增加园区配套,设计体验项目

东郊记忆作为一个旅游体验类的音乐园区,在园区的设施配套上还需完善。可以增加入口导向设施,游客可以总体了解整个园区范围及主要景点设置,合理安排参观路线。园区内部可以设置与景观配套的解说指引,让游客能切实体会到当时工业发展的繁荣。除此之外,园区内可以设置体验项目,比如开设“亲子课堂”,可以让孩子们体验工人当时的生活场景,真正返璞归真,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

6 结语

成都市东郊记忆作为西南乃至全国创意街区旅游的新地标,已经在工业记忆、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等方面建立了很好的基础。作为棕地改造项目的探索,成都市东郊记忆创意街区城市设计过程中引入了空间重塑的设计策略,通过挖掘文化价值、适当增加业态、完善公共配套等方面来激活创意街区的活力,实现遗产保护和利用和谐统一,展现了独具成都休闲特色的创意园区风格,为未来东郊记忆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建了良好的平台,指引了前进的方向,希望借此项目来拓展我国创意街区城市设计的思路。

[1] Blagojevic,M.R., Anica .T..The new technology era requirements and sustainable approach toindustrial heritage renewal[J].Energy and Buildings,2015(1):13-15.

[2] Mehdipanah,R.,Manzano,A.,Borrell,C.,et al.Exploring complex causal pathways between urban renewal,health and health inequality using a theory-driven realist approach[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15(124):266-274.

[3] 陈薇薇.从798艺术区看城市旧工业厂区的再生[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5(5):33-34.

[4] 蔡丽玲,季晓芬.开放式创意街区及其创意策略——以杭州中北创意街区为例[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6-27.

[5] 毛 颖,陈 岚.成都市东郊记忆空间形态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9):19-20.

[6] 柏疆红.职业建筑师城市设计意识及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99.

[7] 李际梅,牟 江.城市特色商业街空间形态分析——以成都市东郊记忆为例[J].现代园艺,2013(22):34-35.

[8] 韩建梅.成都市东区音乐公园LOFT开发模式的实践研究[J].知识经济,2012(14):39-40.

The creative block urban design based on space

Hui Lingpeng Mu Jiang

(CollegeofArchitectureandEnvironment,SichuanUniversity,Chengdu610065,China)

Analyzing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creative blocks, and taking the Eastern Suburb Memory in Chengdu as an example, from the internal layout, external forms, traffic, and street facade, analyzing the block spatial forms, we point out the advantages of the blocks and existing problems, while we also put forward practicable methods of exploiting the creative block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reative blocks.

creative block, urban design, space

1009-6825(2016)10-0012-03

2016-01-24

惠令鹏(1991- ),男,在读硕士; 牟 江(1957- ),男,硕士生导师,教授

TU984

A

猜你喜欢

成都市园区记忆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