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级增收项目申报困境与出路

2016-11-22庄志平郑爱民

农村财务会计 2016年11期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申报

□ 庄志平 郑爱民

村级增收项目申报困境与出路

□ 庄志平郑爱民

近几年来,用村级增收项目发展来增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造血”功能,提高村级自我发展的能力,已成为当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发展村集体经济直接的有效形式。但近两年来,村级增收项目在申报环节发生了新的变化,给项目实施带来了不少问题。

一、村级增收项目申报现实困境

1. 申报的范围由“窄”变“宽”。

审报范围的宽窄直接影响申报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刚设立专项财政扶持资金时,项目扶持的范围仅限于低收入村(村级年总收入低于50万元以下),但随着低收入村申报项目逐年减少,2015年村级增收项目申报范围已扩展到所有行政村,只要项目能给村集体带来增收都可以申报,项目申报类别也由原来的“单一化”变为“多元化”,2105年申报项目类别已达5大类,同时村集体收入也体现了多样化。

2. 经济薄弱村申报的数量由“多”变“少”。2010-2013年,经济薄弱村上报的村级增收项目逐年增加,2010年村级增收项目是25个,到2013年村级增收项目已达56个,四年共申报增收项目178个,其中物业项目四年就达98个。但随着低收入村资产、资源逐步盘活到位,经济薄弱村申报项目的空间就越来越小,2015年虽然扩大到所有村,项目总量有所增加,但经济薄弱村项目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2016年金坛区竟有4个镇68个村已到无项目可报的尴尬地步。

3. 申报的程序由“简”变“繁”。专项帮扶资金设立之初,村级申报只需农办和财政局审核,项目完工也只需两家共同验收,但随着项目申报的增多和规范,申报和验收的程序也越来越复杂。从项目的专家评审、项目满意度调查、项目绩效、一级对一级项目真实性的承诺、第三方项目核实等,申报和验收的程序越来越复杂,并且每年的项目验收程序都不同,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便于基层操作的项目验收程序,这也造成了个别村对扶持资金小的项目不愿申报。

4. 申报的积极性由“高”变“低”。村级申报项目积极性的降低受多方面影响,但最直接的影响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政策落实不到位,金坛区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但有些政策却很难“落地”,例如村级发展留用地政策,税收返回优惠政策、金融信贷政策等,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了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二是自身财力不够,低收入村集体积累少,发展创收项目最大的困难是缺乏启动资金,而近年来,各金融部门风险意识不断加强,贷款审批权限上收,村级靠贷款创办集体项目的难度加大,一些集体经济薄弱村创办集体经济项目的门槛被抬高,所以村级许多创收项目因此而“搁浅”。

二、对策建议

1. 细化帮扶措施,调动基层申报项目积极性。一是在指导帮扶上,镇(街道)要深入基层指导村发展集体经济,不能只对村定目标,没有实施措施,要以“一村一策”做好发展规划,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要坚持规划先行,积极引导各村从本村经济基础、区位优势、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通过“一村一策”工作法定一个好规划。二是在资金帮扶上,强村和经济薄弱村要采取不同的资金扶持标准,强村申报的增收项目要以“奖”为主,资金额度不应过大,经济薄弱村要以“扶”为主,扶持标准应达60%以上,同时要重点扶持村级积累少、收入少的经济薄弱村,否则帮扶只会造成强村越扶越“富”,弱村越扶越“穷”。三是在金融政策上,区财政要加大对农信担保公司的注资,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经营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实行优惠利率。

2. 加大资金整合,集聚财力扶优质项目。目前涉农资金渠道繁多,多头管理,缺乏统一协调和监督,行政主管部门各管一线,项目和资金来源渠道不一,造成一些部门和项目单位多头申报、多头立项、多头管理,给项目投资监督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财政部门在项目审核和资金监管上,很难形成统筹规划,甚至许多专项资金不通过财政直接由主管部门层层下拨,游离于财政监督之外,致使一些资金在使用管理上缺乏统一协调和监督。同时,由于主管部门各自为政,很容易造成多头拨付,财政部门应加大各项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使有限的资金形成规模效应。

3. 做好项目论证,降低项目投入风险。镇(街道)要帮助村做好增收项目的论证,要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充分考虑村集体的资源优势能否满足项目的发展需求,项目的发展能否有效利用村集体的资源优势,力求二者实现有机统一。要论证项目的持续性,项目不能以纯粹以消耗资源为代价而产生经济效益,力求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类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确保村级长期能获得稳定的经营收入。要论证债务风险性,经济薄弱村发展项目都要靠举债,举债程序要规范,要充分尊重民意,合理举债,把债务控制在村级能承受的范围之内,杜绝不良债务发生。

4. 完善申报验收程序,确保项目工程尽快发挥效益。项目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一套切实可行的、便于基层操作的项目验收程序,改变当前项目验收、项目报账等繁琐的状况,目前市区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委托第三方(事务所)进行项目的申报和验收,这种做法能确保项目的真实性,有利于减轻项目主管部门和村级的工作压力,使项目工程在顺利验收后能尽快发挥效益,但如何加强对第三方的有效管理和监督,则是目前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儒林镇农村经济服务站)

猜你喜欢

村级集体经济申报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
奔跑吧,村集体经济组织!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