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与中华鳖生态混养的多种模式及其关键技术
2016-11-22戚正梁
戚正梁
(绍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绍兴 321000)
南美白对虾与中华鳖生态混养的多种模式及其关键技术
戚正梁
(绍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绍兴 321000)
1 虾鳖生态混养的主要模式
南美白对虾与中华鳖生态混养的多种模式主要区别在于虾、鳖的放养比例不同。
1.1 以虾为主,以鳖为辅的混养模式
每667 m2放养南美白对虾为4万~6万尾,中华鳖为30~100只。
1.2 以鳖为主,以虾为辅的混养模式
每667 m2放养中华鳖300~500只,南美白对虾2万~3万尾。
1.3 虾鳖并重的混养模式
每667 m2放养南美白对虾3万~4万尾,中华鳖150~250只。
实行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除初建系统时需要进行大清查后将原始数据导入系统、对系统进行相关设置、梳理和准备好所需要的如人员库、地点库、单位库等基础数据外,日常管理中,只需要输入相关的固定资产增加、变动、处置数据。资产清查时,通过手持连接信息系统的扫描仪,对固定资产上的条码标签进行扫描,通过系统分析,可以得出账实不符资产数据,及时发现资产变动和流失现象。相对以往的手工管理方法,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 虾鳖生态混养的关键技术
2.1 投饲管理
饵料投喂的差异化管理,是虾鳖混养成功的关键。既要根据南美白对虾不同生长周期,选用不同粗细和蛋白含量的饲料,以确保虾类摄食适口和整个生长周期中对营养的不同需求,又要视鳖的混养数量选择鳖专用饲料的投放与否。
2.1.1 以虾为主,以鳖为辅的混养模式重投虾料,不投或少量投鳖料。
鳖放养量在30只/667 m2以下的,只投喂虾饲料,不用投鳖饲料;鳖放养量在30~100只/667 m2的,放养后第2天可以少量投喂鳖饲料,一日一餐。在养殖实践中,因对虾具有群体优势,抢食较鳖强,所以应先投喂对虾饲料,0.5~1.0 h后再投喂鳖饲料。
在此模式下,虾苗下塘后,先选用对虾0号粉碎料投喂,约15 d后逐渐增添对虾0号破碎料。放养约30 d后,逐步添加对虾1号料。等虾体达到3 cm规格时,改为1号料为主;中期等虾体达到200只/kg规格时改为2号料;养殖后期适当添加3号料。日投饵早、晚两次,按早30%、晚70%分配。投饵量以1.0~1.5 h吃完为宜,并根据天气、水温、水质、对虾的生长蜕壳和活动情况适时适量调整。在下塘初期,如池中浮游生物过多,可推迟开食1~2 d。
2.1.2 以鳖为主,以虾为辅的混养模式混养阶段只投喂鳖饲料,不投虾饲料。此模式下,在中华鳖放养前,对虾投饲参照以虾为主模式。在中华鳖放养后第2天即开始投喂中华鳖配合饲料,同时停止投喂对虾料。中华鳖颗粒饲料每天早、晚按30%和70%各投喂1次,饲料量以2.0 h内吃完为准,并根据天气、水质、中华鳖的生长情况灵活掌握。
2.1.3 虾鳖并重的混养模式虾饲料、鳖饲料均投喂。中华鳖在放养后第2天投喂配合饲料,每天投喂两次。先投鳖饲料,1 h后再投喂虾饲料,让鳖尽量在安静环境下摄食。而且,先投鳖饲料,后投对虾饲料,可充分利用鳖饲料之碎、粉部分可供对虾食用,减少对虾饲料用量,降低对虾饲料系数。
此模式下,对虾饲料的投喂参照以虾为主模式,中华鳖饲料的投喂参照以鳖为主模式。
虾鳖混合模式下,特别是以鳖为主、虾鳖并重模式下,当对虾发病时,可适度减少甚至完全停止投喂鳖饲料。
2.2 设施建设
因中华鳖的生物特异性,与对虾专养相比,虾鳖混养需增添如下设施,以满足养殖需求。
2.2.1 防逃设施甲鱼属两栖爬行动物,必须设置围栏设施,防止其逃逸。水泥或预制板护坡池塘,可在四周建10~15 cm的挑檐以防鳖逃逸。
普通土塘,则需要在池塘四周用铝铁皮或塑料板建高50 cm左右的防逃围栏设施,注意转角和接口处平整无缝隙,四角呈圆弧形。
2.2.2 食台及晒背台为满足中华鳖摄食和生长活动的需要,应根据池塘面积或中华鳖数量搭建食台和晒背台。食台用石棉瓦(65 cm×180 cm)倾斜搭建于池塘四周,并保持一半没于水下。每塘根据面积搭建3~6只食台或按每60~80只中华鳖搭建1个食台予以配比。但要注意及时清除食台上的残饵,并定期将食台拉离塘面,用100 mg/L的高锰酸钾溶液对其进行清洗消毒。晒背台为“Λ”形毛竹片架,每3 333 m2搭建1只,面积约10~12 m2。
2.3 苗种放养
不论是南美白对虾,还是中华鳖,决定其放养时间的关键因子是水温。
2.3.1 虾苗放养放养时养殖池水温要求在20℃以上,且与育苗池水温温差不超过2℃。为保证中华鳖的放养及其有足够的生长周期,并使对虾具有足够的活力逃避鳖的捕食,虾苗的放养最佳时间应在4月中下旬到5月初。
2.3.2 中华鳖放养虾鳖混养的鳖种规格以250~400 kg/只为宜,其最适放养时间是在虾苗放养后一个月,此时体长至5~6 cm,水温稳定在25℃以上。若是室外池塘养殖,则要求天气连续晴朗3 d以上,以确保水温稳定;若是大棚养殖,只要水温达标即可。放养的幼鳖如来自温室,则应提前实施降温工作,至放养前7 d降到与池塘水温一致,保证幼鳖对水温的适应性,提高养殖成活率。
2.4 增氧机的选择
与对虾专养有所差异,由于鳖喜欢攀爬到叶轮式增氧机叶盘上晒背,因此应选用涌浪式增氧机与水车式增氧机,避免叶轮式增氧机开启瞬间打伤鳖。同时采用表层环流式增氧与底层充气式增氧相结合方式,确保水中溶氧充足,以免对虾缺氧浮头,导致活动能力减弱而被鳖大量摄食,造成比专养模式更大的损失。
2.5 捕捞
对虾通常在8月下旬即可采用地笼诱捕上市,而鳖常在10月以后才陆续起捕上市,或另塘暂养。为防止捕虾时鳖误入地笼,应适当缩小地笼入口尺寸至6~8 cm,以避免在笼内对虾受鳖的挤压受到损伤,或鳖因入地笼时间过久而在地笼内憋死。
10.3969/j.issn.1004-2091.2016.09.016
2016-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