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观察:2015年大数据印象与未来展望

2016-11-22供稿阿里研究院

杭州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数据服务数据源

□供稿/阿里研究院

行业观察:2015年大数据印象与未来展望

□供稿/阿里研究院

编者按:由主办的“2016新经济智库大会”于1月16日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举行。全球智库及专家学者聚首中国北京,深入研讨全球新经济的现状与趋势、新经济促进全球经济振兴的方式与机制、新经济带来的全新治理议题、以及互联网时代智库自身如何发展等重要议题。

2015年,是大数据在中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年。阿里数据经济研究中心(ADEC)邀请了7位特邀研究员对2015年大数据发展及未来趋势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观点。

在这场探讨中,有一些观点成为了各位专家的共识,即:在未来1-3年,数据即服务(DaaS)将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两类数据服务将是企业最为需要的,一是基于情境的实时数据服务,二是基于产出(Outcome)的数据服务。展望未来,有两件事最重要:一是按照时间表切实推动政府数据的开放和共享;二是制定出台数据采集、数据产权、数据交易、隐私保护等制度规则。

大数据成国家战略三大方向值得关注

北京大学新媒体营销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马旗戟: 2015年,是大数据在中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年,其核心标志是大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或要素升级)已经被大多数行业人士所认可,而且在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策略的级别上得到很高重视和加强,在经济运行、社会运营和政府治理等多个方面也展开了较多实践。

展望2016年,我认为可以期待的有三个方面:一是更具体和操作意义上的“数据立法”会有具体进展;二是经济部门和企业围绕着数据资源要素的业务流程再造会有更积极尝试;三是智慧硬件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结合)的结合可能产生更振奋人心的进展。

SODA成中国数据开放进程里程碑

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信息中心副主任茅明睿: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成了头等大事。不过,从个人而言,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有两件。一是上海开放数据创新大赛(SODA),它是中国数据开放进程中的里程碑。尽管此前已经有多次数据开放竞赛,但是能够像SODA这样真正促成了有关部门拿出“干货”,并且吸引了国内顶尖的城市数据研究团队参与,形成了多项有创意、有技术、能落地应用的比赛不多,更重要的是SODA的巨大成功有可能推进开放数据的制度化,并极有可能形成一种各个城市数据开放的模板。二是许多真正能够推动传统行业升级,使大数据成为新的生产力的应用平台将在2016年陆续面世,在解决了数据源和关键技术之后,将应用落地。我们已经有太多打着大数据名义的产业园正在透支着大数据的概念,表面是大数据产业建设,实质是圈地和房地产开发的老套路。

数据交易服务面临5大挑战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博士李宗伟:2015年来,我印象最深的是各地大数据交易中心纷纷建立,从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成立、北京大数据交易服务平台上线,到2015年7月武汉东湖大数据交易中心,8月陕西省西咸新区大数据交易所(一带一路)建立,2016年1月哈尔滨数据交易中心建立,全国各地政府兴起了大数据交易所建设的浪潮。

但大数据交易服务目前还处在非常初级的尝试阶段,其发展会面临以下5大挑战:大数据标准、规则和安全挑战;大数据权属挑战——大数据的转移和使用法律保障;“大数据估值"挑战;大数据增值服务挑战——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挖掘;大数据隐私保护挑战。

大数据从概念传播向商业化应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副部长田杰棠:2015年,是大数据从概念传播向商业化应用发展的重要一年。中央政府颁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了促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时间表。互联网龙头企业在挖掘自身数据价值方面卓有成效,已经在诸多领域拓展数据应用的商业模式。专业化的数据采集、交易企业开始涌现,开始初步探索大数据商业化应用的市场规则。

展望未来,有两件事最重要:一是按照时间表切实推动政府数据的开放和共享;二是制定出台数据采集、数据产权、数据交易、隐私保护等制度规则。

多数据源整合面临难题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王有为:2015年,大数据已经从口号变成行动。象银行、电信这样的传统国有企业也开始开放数据,利用多方力量发掘数据的价值。然而,它们很快发现,单一数据源的价值是有限的,整合多个企业的数据源则存在多方利益难以平衡、数据价值不易度量、多源数据难以整合等难题。2016年,学界和产业界将继续探索这些难题的解决方案,大数据的价值发现之路依然漫长。

利用大数据的价值至少需要多个学科的通力合作: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一些应用学科(管理学、经济学、医学等)。大数据首先要解决的是存储和计算能力的问题,计算机科学成为主角。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中,缺乏懂上述几方面知识的复合人才,尤其是懂统计学的人才。2015年有很多研究结果被发布,其中一些存在硬伤,这与分析人员懂计算机、不懂统计知识不无关系。

在科学研究方面,多学科融合正成为潮流,国内多个顶尖高校都成立了与大数据有关的组织。研究的精细化分工曾经促进了各学科的发展,却成为今天多学科融合的障碍。研究者还不习惯于从其它学科的角度来思考和定义什么是重要的研究问题。

数据即服务将有巨大成长空间

IDC中国公司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2015年,互联网公司与IT公司通过自己的实践对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家对大数据的重视已经提到战略高度,必将有效推动中央和地方政府进一步开放数据,对打破信息孤岛和部门壁垒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企业未来将充分整合与利用自己的数据、互联网公司的数据和政府的开放数据,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应对未来的挑战。

未来1-3年,数据即服务(DaaS)将有巨大的成长空间。两类数据服务将是企业最为需要的:一是基于情境的实时数据服务,它可以把最合适的产品或服务在最合适的时间、最合适的地点,让最合适的人享受到;二是基于产出(Outcome)的数据服务,即数据服务的价值或价格同具体的产出强关联,产出越高,用户付费越高,没有产出,用户可能无需付费。

大数据从概念成为生产资料

BCG咨询公司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张越:大数据渐行渐近,正在从概念、话题逐步成为生产资料。2015年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大数据的讨论开始步入理性、务实的阶段。2016年,预计大数据能够发挥实质性作用的方式是促进科学决策并提升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大数据发挥颠覆性作用需要时间。在中短期,大数据带来的更多的是渐变式的精进:企业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更集约地创造价值。面向更远的未来,大数据将成为推动实现更好社会的力量——人类有了助力思考和探索的强大工具。

猜你喜欢

数据服务数据源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数据服务的困境及优化路径
地理空间大数据服务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方向分析
基于数据中台的数据服务建设规范研究
基于Spring Boot与MyBatis框架构建动态读写分离模型
数据服务依赖图模型及自动组合方法研究
Web 大数据系统数据源选择*
Windows 7 64位平台下Oracle ODBC的配置
基于不同网络数据源的期刊评价研究
如何运用税收大数据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基于频繁子图挖掘的数据服务Mashup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