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在诊断和治疗早期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

2016-11-22张丽梅陶秀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0期
关键词:败血症降钙素新生儿

张丽梅 陶秀娟

(内蒙古阿拉善盟中心医院,内蒙古 阿拉善 750306)

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在诊断和治疗早期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

张丽梅 陶秀娟

(内蒙古阿拉善盟中心医院,内蒙古 阿拉善 750306)

目的 研究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诊断和治疗早期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败血症新生患儿50例(观察组)与同期正常新生儿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新生儿的降钙素原与C-蛋白反应水平。结果 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的PCT与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儿经过有效的药物治疗后,PCT转阴与CRP水平较治疗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利用PCT与CRP来检测新生儿败血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患儿治疗期间动态观察其变化,并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与预后。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 sepsis)是新生儿中一种较为常见的重症疾病,同时也是引发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1]。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但是新生儿败血症与败血症休克具有一定的隐匿性。在早期阶段患儿的临床特征与体征并不具有明显的特点。当前,临床在诊断败血症的时候采用的是血培养模式。但是血培养所需时间相对较长,阳性率较低。并且血培养的结果受到抗生素使用的影响。患儿使用抗生素后,血培养的结果多为假阴性。降钙素原(procaliti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受到细菌感染后,在患儿的血中会表现的非常明显。本文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败血症新生患儿50例(观察组)与同期正常新生儿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诊断和治疗早期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败血症新生患儿50例(观察组)与同期正常新生儿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日龄为2~18 d,平均日龄为(16.7±1.1)d,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日龄为1~21 d,平均日龄为(14.6±1.5)d。两组研究对象基础性资料并无差异,可以作为对比试验进行比较。

1.2 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入院当天咋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3 mL的静脉血液进行PCT与CRP检测,观察组研究对象还需要另外抽取5 mL血液进行血液培养。观察组患儿经过药敏抗生素有效治疗后抽取3ml静脉血进行PCT与CRP检测,观察患儿治疗前后PCT与CRP的变化。PCT 采用固相免疫色谱法检测,试剂由德国柏林BRAHAMS公司提供,按文献报道标准,PCT ≥2 ng/mL为阳性;CRP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使用免疫比浊法进行定量,正常参考范围为0~5 mg/L,>8 mg/L为阳性。

1.3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x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新生儿的PCT与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与此同时,观察组患儿经过有效的药物治疗后,PCT转阴与CRP水平较治疗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有患者的PCT均转为阴性,患者治疗前的CRP为 (42.14 ±14.41)mg/L,治疗后为(7.64±2.71)mg/L,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两组研究对象PCT与CRP检测结果比较

3  讨 论

败血症是引发新生儿死亡的一种重症疾病。但是新生儿在感染细菌后并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当前临床仍旧将血液培养作为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金标准,但是血液阳性率普遍偏低,多为假阴性率,血液培养所需时间相对较长,很难作为败血症早期的诊断标准。针对此种情况,为提高临床治疗败血症的有效率,需要具备一个可以早期、准确、快速反应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指标[2]。PCT是一种糖蛋白,同时也是降钙素的前肽,不具备激素活性,在人体内有着较好的稳定性。该种物质并不会降解成为降钙素,同时也不会受到体内激素水平的影响。在感染后的2 h就可以检测到,并且检测的结果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联系,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健康人体血液中的PCT低于0.1 ng/mL,且使用过甲状腺细胞产生。在出现严重感染的时候,PCT的水平会明显升高,有的时候甚至超过10 ng/mL。超标的PCT实际上是由甲状腺外组织产生。而CRP是一种通过干细胞合成的急性期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或者是创伤后的10 h内,其脓毒会不断增加。通常情况下,人体血清中的CRP含量并不会超过8 mg/mL。但是新生儿后的2 d内,其含量有可能升高,在受到病毒感染后CRP的含量会偏低,其主要是病毒引起较大组织损伤,会导致CRP轻度升高。因此,在临床中,通过动态观察CRP的含量,就可以反映出病情的变化情况。临床研究均表明,CRP含量会随着炎性因子的增加而升高,同时也会与感染呈现正向关系[3]。因此,可以说PCT与CRP可以作为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与治疗的标准。

综上所述,利用PCT与CRP来检测新生儿败血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在患儿治疗期间动态观察其变化,并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助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与预后。

[1] 张永丽,施秀英.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796-2797.

[2] 沈素晶,吴淡娟,芮勇宇,等.降钙素原对败血症诊断价值的系统评价[J].热带医学杂志,2010,10(12):1409-1414.

[3] 周小坚,陈鲜威,陆中权,等.C-反应蛋白监测对指导新生儿细菌感染抗生素治疗疗程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0(8):763-764.

R722.13+1

B

1671-8194(2016)30-0104-01

猜你喜欢

败血症降钙素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血清降钙素原对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意义
BD BACTEC 9120血培养仪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降钙素原检测在抗生素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降钙素原联合病原体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早发型与晚发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