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2016-11-22刘熔芳周宗光
刘熔芳 周宗光
“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体会,语感水平是语文素养之一。在日益频繁的交往中,人们对语言信息的接受往往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人们之所以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以及从语句或一段的开头即能预测出整个语句或语段的趋向,可以在一瞬间辨认出词义的细微差别和色彩感情,正是凭语感。培养语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披文而入情,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充分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它需要联想、比较、揣摩、领悟等思维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以使思想教育落到实处。
但什么是语感呢?虽然很多学者都曾对此作过解释,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科学界定。叶圣陶认为:“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辞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语感。”
由此可见,语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但它又不是毫无头绪、纷杂不清的,它是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悟能力。“感悟”就是面对阅读材料这一客观事物反映到大脑中,经过自己的思维而领悟出道理,体会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过程。感悟越深,越鲜活,对文章的意蕴理解就越独到,体验就越独特,语感能力的高低取决于阅读感悟能力的强弱。所以,教师应该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课前说话
课前三分钟说话,内容由学生自定,可以说说新闻,可以谈谈趣事,可以说一则笑话,也可以读一篇佳作,还可以向大家推荐好书……不要小看这“课前三分钟说话”,它对学生的语感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就是如此,这三分钟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能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
二、加强朗读训练
诵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义的活动,是把文字符号转化成声音,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是培养语感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我们的学生从小就学习语文,但是写起文章来却语句不通,读起来结结巴巴,公众场合讲个话来就手心冒汗。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讲解没能注重朗读。如果注重朗读,让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去接触文中那些生疏的合乎规则的语言,在对语言的规律有了大量的积累后,就能基本形成语感。可见,朗读对于语感的形成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诵读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语速、语调、语言轻重等。除了技巧上的要注意,还应强调情感的投入,声情并茂地朗读尤为重要,在朗读中要大力提倡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更重要的是与作者心灵相通,在深切地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基本上,获得更多的言语感受。
总之,只要重视朗读训练,就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重视背诵效果
积累是培养语感的首要任务。阅读的积累可强化语感,提高理解力,提高语文成绩。新大纲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阅读量要达到400万字,这是在量上所做的要求,有了量的保证,才有可能产生质的飞跃。而背诵是积累的主要途径。所以,阅读教学也不能忽视对背诵的要求。
背诵时也要讲求方法,那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即使最终能倒背如流,意义也不大。因为那些毕竟只是作者的语言,作者的思想要将作者的语言和思想转化为自己的,就必须在读的时候多动脑筋,勤思考,理清文章的结构,思想脉络,在记忆的时候对文章的语言加以品味。例如:背诵《沁园春·雪》时,可抓住诗文中的关键词,如先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想象作者的描绘意境,在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感情过程中进行记忆,这样的背诵才是有效的,才能提高我们的语言感悟能力。
总之,背诵文学名著,其思想内容,艺术形成和语言运用,均能对学生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习惯对形成良好的语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
大量浏览和精读各种优秀的作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前提和基础。“人所获得的知识,其中60%来自视觉。”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通过阅读来汲取知识是增强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语文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收获,就要提高学生的速读能力。在速读过程中,主体所感知的不是零碎的文字简化阅读过程,从而迅速敏锐地把握作品的实质。通过跳读、翻读、猜读、倒读等方式,能够活跃学生的直觉思维,提高速读质量。会速读,就能广泛浏览,拓宽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对象,促进语言经验,知识向语感能力地转化。
重视默读,默读是通过内部言语理解材料,所以它的速度快于朗读,应培养学生养成专注的默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全神贯注地默读,能充分调动心智机能,提高默读质量。所以,教师在默读前给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可加强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水平。
语感能力是学生学习,特别是学习与有关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良好的语感能力不是靠学生自己就能形成的,它与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训练是分不开的,而阅读教学对于学生从不自觉地掌握语言提高到自觉地掌握语言尤为重要。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语感培养在活动中得到升华
活动是提高和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载体,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要阵地,但仅靠课堂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举行故事会,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收集材料的能力,又训练形式听的能力;诗歌散文朗诵会,训练学生朗诵的能力,学生还能自己准备一些优美的配乐朗诵,大大增强了效果;开辩论会,让学生收集资料,培养他们多说的习惯。总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使语感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升华。
阅读教学中的语感就是要训练学生感知语言的神妙,把握语言的理趣,从而推动阅读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最终提高教学质量。“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要使学生的语感增强,使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教师一定要加强自己的朗读基本功训练。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努力对怎样培养语感等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有意识地教学中引导和训练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