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班:愿或不愿它『都在那里』

2016-11-22林萍姗

就业与保障 2016年9期
关键词:魏先生生活工作

林萍姗

加班:愿或不愿它『都在那里』

林萍姗

加班,是许多“上班族”心头的“创伤”,白天忙碌得精疲力尽,本该下班回家休息的时间又不得不因公事报废。许多企业的“加班文化”十分兴盛,“熊熊烈火”般烧得人心力憔悴、苦不堪言。加班是否可以避免?大众对加班的接受程度如何?企业对员工加班又持以怎样的态度?且听“加班族”们怎么说。

“加班是企业无能的体现”

小也(化名)是一家民营企业的员工,从事移动互联网—数字媒体出版行业的新媒体运营兼编辑工作。在职期间,小也同公司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上班时间为早上九点至晚上六点,中午休息一个小时。每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长,小也可以接受。

然而,按部就班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小也发现自己的工作量越来越多,上级经常给他分配超出工作时间外的任务,有时本不该他完成的事情也成了他的“义务”,小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一切料理清楚,否则本就微薄的工资会被狠狠地扣上一笔。

“我的公司主要负责一个在线访谈节目,考虑到运营效果,一般放在周二晚上20∶00开始,所以周二无可避免要加班。中午的时间赔进去,晚上做完节目还要开会总结,到家就将近凌晨了。同时,因周末审核人员较少,公司要求在周五之前必须准备好周末两天的内容,也会导致工作时间延长。此外,公司常会让我们做一些意义不大的事情,占据我们很多时间。”小也告诉记者,现在他已经习惯了加班的生活,但是他对加班很不解,一度质疑加班真的有必要吗?

“难道没有让我们加班,公司就运营不下去了?我曾经有过一周加班五次的经历,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小也加班通常集中在晚上,他渴望能在正常的下班时间回家享受自己的休闲时光,但是却没有这样的条件。“加班就算了,公司也没有给我们加班费!”

就“加班”一事,记者来到小也所在的公司。公司负责人对员工加班的态度显得十分淡漠。“这没什么,所有员工都要这样。他们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第二天可以允许他们晚到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不等。更何况,所有晚上加班的员工,公司都为他们包餐。”记者了解到,该公司还设立了“优秀员工奖”,专门颁给加班最勤的员工。

小也愤慨道:“年轻人一般都很有活力和干劲,适度加点班可以接受,只要自己做的事情有意义就好,但如果不得不接受没意义的加班,日子会非常煎熬。”

小也记得,在今年春节前,公司需要准备一些小礼品送给忠实观众,同时要对礼品进行拍摄,制作成宣传文在微信推广。“本来十分钟就能做好的活,却因主管‘精益求精’的要求,浪费了整整一个小时。微信文章的制作、排版不得不往后拖延。”当晚小也到家时,已是十一点多了。

“大多数加班实际上可以避免,一天的工作量是固定的,让员工无休止地加班是企业无能的体现。加班主要是上级对‘加班文化’的崇尚,他们往往会在正点上班时磨时间,然后用加班来伪装勤奋。员工则被迫跟着他们如此,以形成一个‘勤奋’的工作风气。”

“公司通过不定期聚餐慰劳员工”

今年大学刚毕业的小走(化名)三个月前在一家股份制企业找到了工作,担任信息专员。据小走介绍,他日常的工作内容是通过内外网收集影响金融的新闻、重要讲话以及各种数据,结合盘面来看它的涨跌,经总结反馈给分析部。

然而,小走的工作模式固定,工作时间却无法固定,三个月以来,准点下班的日子寥寥无几。“在我们公司,加班是不可避免的。下班时间到了,大家都不敢走,第一个离开办公桌的人一定是胆战心惊的。公司的‘加班文化’趋于成熟,全体员工下班后留下来加班是常有的事。”小走告诉记者,每周的周三、周四晚上为固定加班时间,其他时候依数据更新的情况而定。“当初签合同的时候,合同上没有体现加班的事宜,如果不是我主动问,他们不会告知会有加班的情况。当我细问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含糊的。我没想到加班会如此频繁,而且回家后都很迟了,对我的作息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不仅小走对加班的情况无法适应,他身边的同事也抱怨连连,甚至有些人曾打过“退堂鼓”,有过辞职的念头。

“一直加班,让我也没有太多工作激情了。刚来的时候我觉得很夸张,抱怨的次数也不少,但是看到那些老员工都习以为常了,下班时间到了他们还纹丝不动地坐着,我就会反省自己——或许刚毕业,我应该沉下心来适应公司的情况。”小走说,“只要不是加班到太迟,我都愿意说服自己要用更多的耐心来支持公司的工作。”

小走和他的同事在加班后没有得到补休或是加班费,公司会通过不定期的聚餐活动慰劳员工,稳定“军心”。“这是怕我们压力太大,让我们放松一点,联络感情。加班太普遍了,员工和上级也形成了默契,平时员工有一些要求,公司都会尽量满足。”

小走说,他觉得现在的生活还不算太差,为了日后更好地生活,他会努力。

同样从事金融行业的王女士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客户经理,步入社会六年有余,她的公司对员工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尽可能加班。

“公司里加班的员工很多,加班的风气很浓,好像谁准时下班就不合群似的!”王女士对现在的生活十分不满,她渴望拥有多一点的时间陪伴家人,却无法实现。“每周都要加班,我的同事都麻木了,而我还在加班的‘泥潭’中挣扎。加班的情况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业务不至于多到晚上还要忙碌!我可以接受偶尔加班,但无法接受无休止的加班和公司对员工加班的态度。”

这些年,王女士感触最深的是,每次加班后整个人都很乏力,提不起精神,只想休息。王女士的加班没有换来加班费或是更多的休息时间,她所在的部门偶尔会组织员工聚餐、爬山,丰富员工工作以外的生活。

“我对那些活动没有什么兴趣,却对自己的权益很较真。也许有一天我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了,我会离开这家公司。”

“为了生活,不得不接受加班”

半年多前,小傅在一家建筑工程行业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当施工员,公司没有同他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约定工作的具体时长。

为了更好地配合工作进度,小傅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间简陋的房子。只要有活要干,无论是正午还是晚上,上级的一通电话就能把他召唤过去。

小傅告诉记者,平均每工作七天就会有三天是需要加班的。他常常顶着烈日浇捣混凝土,哪怕快要晕厥了也不能休息。“我还是比较敬业的,很珍惜现在的工作,身处女朋友的城市,没有人脉,找工作不易,我没有退路。虽然这么干下去,我会遇上体力透支的情况,但是再苦再难我也要坚持下去。”

据介绍,小傅加班是没有任何补助的,公司将员工加班看得很平常。小傅的上级常常对他说:“干施工员,加班是很正常的事,如果你不能接受那就别干了。”

小傅的心态在加班的过程中磨炼得很好,他看淡了加班的行为,这是他选择的生活,咬着牙也要撑下去。

“只要不通宵或者偶尔通宵,我都可以接受加班。”小傅说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还发现了许多“加班族”同样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辛劳而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竭尽全力地工作,被折磨得身心俱疲却没有勇气提出“辞职”。他们拥有强大的内心,压下万千思绪,包容工作中的种种不公平的遭遇。深究其中的原因,多是直指现实生活的压力。

有些人受生活、经济的问题所迫,舍弃切身的利益,只为留住现有的工作;有些人忠于个人理想,把加班作为“催化剂”,克制休息的欲望,稳固工作;有些人拒绝加班,却没有任何办法改变行业现状,若是非要加班,也只能逆来顺受。

小陈在一家广告传媒公司从事文案策划,在半年多试用期结束后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中规定每天工作八个小时,晚上六点准时下班。

“怎么可能准时下班!”小陈说,她的公司要求员工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就要完成一个案子,时间太紧,如果不把晚上的时间搭进去,根本没有办法在约定的时间里把案子交给客户。她和她的同事常常为此事犯难:如果顾着个人的利益,公司的利益会受损;若是以公司的利益为主,他们极易产生过劳的现象。

加班成了小陈生活中的“调味剂”,时不时让她在“苦海”中走一番。“这是行业的弊端,为了工作,员工必须过着没有规律的生活。”小陈眼中的加班,是极不合理的行为,她个人也不能接受,但是行业如此,她只能承受。

记者走访了多家广告传媒公司,发现员工加班的场景频频出现,每个人都争分夺秒,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高压的环境,“加班族”们是否吃得消?

当问及加班的相关事宜,被访人员都不愿多言,称这是“行业常态”。没有耽误多少时间,他们又纷纷投入到手头上的工作中来。

“因为有补助,勉强可以接受加班”

相较于那些加班后无法得到任何补助的“加班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尽管也属于“加班族”的行列,却对加班并不排斥。

“加班过后,调休是最基本的,好在我的公司比较人性化,一般都会同意员工加班后调休。”家住泉州市鲤城区的魏先生说,他们公司的员工凝聚力很强,在一个好的集体里,每个人都能游刃有余地工作、生活。

随着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兴盛,技术人才越来越多。在许多人眼里,这个行业的人加班是很普遍的,甚至有人担心,他们现在是否被公司“压榨”得很悲惨?从事安卓开发工程师一职的魏先生给出了答案。

“许多从事这行的人确实会有加班的经历,但是在入职前每个人都会做好心理准备,信心与耐心通常是兼备的,因此遇到加班的情况都不会有太大的反应。正规的公司会让员工在加班过后调休或者给一些加班费作为补偿,加班是双向选择的事情。”

由于公司的项目较多,有时进度比较赶,加班无法避免,员工需要付出很多心血。魏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同事和他一样,因为有补助,勉强可以接受加班。

当问及是否羡慕那些可以按时上下班的人时,魏先生连连点头。“我是有家室的人,当然希望能早点回去陪家人。因此,在加班的时候我会竭尽全力,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早点把工作完成,早点回家!”

在台资企业从事电子工程师的张先生和魏先生有着类似的经历。与魏先生不同的是,他们公司会给加班的员工发放相应的报酬。

张先生对目前的生活状态、工作状态都较为满意,虽然每周都会加班三四天,周末和晚上的时间常常赔了进去,但是加班补助是合理的,他和同事没有怨言。

“我们公司鼓励员工加班,该给的加班费一分钱都不会少。”尽管“加班文化”已经根深蒂固地成为张先生所在公司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待遇合理,员工多能理解。“加班肯定是不好的,谁不希望早点休息,结束一天的工作?公司比较大方,我们又何必过于计较呢?既然选择接受加班,那就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吧!”张先生道出了许多同行的心声。

企业:加班多是出于业务需要

受访的企业负责人向记者道出了他们的“难处”: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业务拓展,相对而言人手不够,又必须节省开支,让员工加班几乎成了唯一的解决之道。

所有企业的运营,都要考虑经济因素,精打细算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节约不少成本。同样需要招工,哪些人能成为企业的首选?“精英”不可少,踏实做事情的普通人才也不可少。为了保住工作,很少员工会为加班的情况与上级针锋相对,就算是提出过意见,上级三两句“命令”就能让跃跃欲试的人哑口无言。

“公司的规定,所有员工都要遵守。”这句话是企业负责人最常用的,也是最有力的“武器”。在“硬规矩”面前,普通员工又能说些什么?这是你选择的企业,若是选择离开,能保证“下一家”会提供舒适合理的工作环境吗?

“虽然我们公司的员工都要接受加班的制度,但是我们的福利好,他们的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加班不是最重要的,能为员工提供便利条件的企业会是他们的好“归宿”。

“如果不加班,他们无法完成指定的业务。”

“我们未来会努力改变工作机制,让员工尽可能不加班。”

“‘加班文化’在每个行业都是存在的,如果要彻底抵制,我觉得不太现实。”

……

企业与员工在“加班”的问题上各抒己见,其实问题的根源不过“利益”二字。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这是个需要长期权衡的问题。

采访后记:

本次对“加班族”的采访进行得十分顺利,受访人员涉及金融、传媒、策划、计算机、建筑工程、销售、设计等领域,记者对所有受访人员的加班时间段、加班频率以及加班后是否有补助等做了全面的记录。经统计,最终得到了以下数据:

七成“加班族”在正式入职时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但其中超过半数的人无法依照合同规定的时间按时下班;晚上为加班的“黄金时段”,所有的“加班族”晚上都难逃工作的折磨,周末加班的约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中午加班的仅有少数;多数“加班族”每周加班两到三次,加班频率有规律的不到一半,“加班族”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他们在加班与休息之间无法形成一个“良性平衡”;42.9%的“加班族”在加班过后得到了相应的补助,其余的则需依靠各自强大的内心,自我调整,以保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五成以上的“加班族”可以接受适度的加班,三成的“加班族”完全排斥加班,剩下的两成“加班族”已处于麻木的状态,对加班没有任何怨言,习以为常;一半以上的“加班族”认为加班无法避免,而加班的根源在于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出于自身原因加班的仅占极小部分;“加班族”中,三成的人缺乏幸福感,认为工作占据了生活的“大片江山”,属于自己的时间少之又少,两成的人对现有生活基本满意,因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算高,其余的“加班族”感觉幸福指数一般,没有大起大落,还不算太糟。

受访的企业负责人中,六成的负责人希望员工加班可以“多多益善”,让整体的工作风气变得“积极向上”;85.7%的企业内部已形成了“加班文化”,员工加班十分平常。

因无法涵盖所有的行业,故而以上数据仅作为当下“加班族”现状的参考,在“加班文化”如此盛行的今天,人们很难在自身利益和社会责任感之间把控得完美无瑕。“加班族”的生活,是社会上很大一部分群体的缩影,他们的价值观以及他们的工作态度是时代的产物,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魏先生生活工作
两个80后“怪”男人
魏荣元对艺术有执着的追求
不工作,爽飞了?
生活感悟
哲学教授点名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