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江湖
2016-11-22张玉
张玉
美食江湖
张玉
鱼,我所欲也
一
我想这世上的生物,恐怕没有比鱼的种类和数量更多者,四海八荒,千秋万世,有水泽处即有鱼,我们寄托在鱼身上的文化,真是太深厚了。我们谈到爱情之美,要说:“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提到隐逸之乐,要说:“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话及感时伤世,要说:“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忽而平步青云,便道:“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这样说来,鱼真是无处不在,它游弋在万丈红尘中,摇头摆尾,游戏我们的生命之水。江湖夜雨,扁舟东去,怎能没有一尾鱼相伴呢?
我爱鱼,更爱吃鱼。养鱼和钓鱼都是富贵闲人的消遣,像我这样的吃货,鱼还是盛在盘子里更让我喜爱。我对鱼是来者不拒的,无论是淡水鱼还是海水鱼,鲤鱼还是花鲢,甲鱼还是鱿鱼,我都爱吃;当然了,如果你说后面那两种鱼不能算鱼,我也不反对——就像有些人其实不能算人一样。
最初的鱼肴是外公的手笔。我的外公是风雅的老人,精于烹调,一粥一菜都能做得清素中见香浓,北方的山城,其实善做鱼的人并不多,他是个例外。每年到了年关,外公必要炸带鱼,买好多条,去头尾和内脏,切成小段裹了鸡蛋和面糊,炸出来金黄诱人,酥脆极了。他也常做红烧鱼,把鱼腌一阵,取葱蒜炒香,再加豆瓣酱,烧出来的鱼红亮美艳,鲜得让我连舌头也要吞下去。
印象至深的是有一年,我老舅承包了一个鱼塘,冬天时,他弄到几条大花鲢,送给外公家,他们称了称,最大的一条有十七斤,外公说要炖大鱼块最好吃。他把花鲢洗净了,斩成大段,每一段上面都剞出好看的花纹,然后在鱼身上抹细盐和料酒,腌了整整一夜,炸成金黄,下入滚沸的料汤中,炖至满屋都是清极鲜极的鱼香。外公喝一盅酒,眼睛微眯,那鱼肉入口即化,柔若春水,带着清泉中特有的性灵的气息,他把酒食鱼,对我讲诗词和书法。我至今仍然记得雪白的鱼汤中若隐若现的黑色鱼块,犹如地下的矿脉,为我温暖人生的冬夜,开启文化的苦旅;也许就从那一刻起,那条鱼就载我飘零于文字的江湖,我看到它游于眼前,其实它已经游远。
二
最难忘的吃鱼经历是在晋南,吃的是黄河鲤。
驱车进入黄河故道,河口芦花如雪,天地苍茫,汀州上蒲草过膝,有什么乐器远远地响着,如同上古的中国,芦风从一望无际的苇荡中来,草浪和水浪忽而浓绿,忽而泛白,同时起伏,直抵天涯海角。时间忽然隐入荒芜的历史,有大的空寂和孤独,古铜色的阳光下是深褐的河滩,成群的圆石上立着几只鹭鸶,它们长颈白羽,像清丽的美人,在河之洲,等候君子。
船缓缓游入苇荡,老板娘叫我们到前舱去选鱼,甲板上放着几个大水盆,里面都是活跳的鱼儿,我挑了两尾鲤鱼,伙计立即将鱼活杀。灶是天然气,底下放着一个大罐,喷出炽亮的烈焰,鱼锅鼎沸,滚汤怒涌,白雾弥漫。红烧的大鲤鱼,鲜嫩微甜,氤氲着独特的体香,回味悠长;那略带弹性的口感,有野性的美妙,驰骋在旷古的天地之间;秋光水色中,我的三千烦恼不觉付诸东流。吃完鱼,老板撤去杯盘给我们上鱼汤,是用巨大的海碗盛装,配一柄大铁勺舀汤。在我的记忆中,只有家乡的农妇才会使用这样的大碗和巨勺,我已多年未见这样的食器了,遑论用它喝汤。海碗中雾气袅袅,细碎的葱花如同浮萍,鱼汤入口,热烈鲜美,如将长河落日含于口中,飘然于岁月之上,鱼汤也是沧桑。我想起苏子的诗,或许可以改为:日饮鱼汤一大碗,不辞长做河东人。
岸边是一两户芦棚人家,芦墙灰白,门前的苇竿上晾晒着衣物、渔网、腌制的干鱼,棚后是平整湿润的土地,分成一小块一小块,长着玉米、大葱和白菜;他们在苇荡中开荒种植,在水泽里捕捉鱼虾,过着世外桃源的生活。我忽然想,如果能够抛弃俗世的浮华,不为五斗米折腰,在此地搭一间芦棚,安静地读书、种菜、垂钓、吃鱼,看潮涨潮落,听鸟声蛙鸣,这是一种何等美好的生活啊。只可惜人生大不易,能够做到这种简单生活的,都不是简单之人,我只能做一个过客,偶尔路过,留下艳羡。
三
吃鱼的最高境界,是鱼脍,也叫鱼生,现代人叫它生鱼片。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日本特产,这真是民族文化的悲哀。其实鱼脍在古代是很普遍的食品,东汉人应劭著《风俗通义》记录各地奇人异事,其中有一条“:祝阿不食生鱼”,说明在当时不吃生鱼片属于特异风俗。时光使中国人吃鱼脍的传统渐趋式微,直到最终被人渐渐遗忘,真让人感慨沧海桑田,世事无常。
杜甫在安史之乱中东归洛阳,途径阌乡县。此地县尉姓姜,久慕诗圣之名,殷勤设宴招待少陵野老。老杜有这样的诗句馈赠粉丝“: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嘴春葱。”鲜美的生鱼片想必能暂慰他国破家亡之痛。李商隐的“芦刀夜红鳞腻,水甑朝蒸紫芋香”,则有浓艳幽深的晚唐之风。不过写得最为生动者,还是北宋诗人梅尧臣,他的《设脍示坐客》中这样说:“我家少妇磨宝刀,破鳞奋如欲飞。萧萧云叶落盘面,粟粟霜卜为缕衣。”在我看来,这是不逊于《公孙大娘剑器行》的杰作。我在中国历史博物馆见过一块宋人画像砖,叫《妇女斫脍图》。浮雕的斫脍少妇梳高髻,着窄袖长衫,系斜格围裙,左手正在挽起右袖。少妇面前有方桌,桌上放砧;砧右是脍刀一把及柳条串起的鱼三条。我想这少妇必是梅尧臣笔下那一位佳人。
鱼脍的众多粉丝中,最显赫的是唐明皇。
那是一千三百年前的某个黄昏,长安皇城的暮春时节。疏影参差,暗红深浅,沉香亭畔美人如玉,露华香浓,《秦王破阵乐》正奏到淋漓极致,羯鼓阵阵催花生发,忽然一声清响,满地落花顿时岑寂。牡丹丛中有美艳胡姬列队分花拂叶而来,在羯鼓上蒙一层薄如蝉翼的棉纸,于青玉案上置秘色瓷盘,莹润如冰玉,盘中是一尾半尺多长的鱼;这鱼鳞鳍鲜丽,口腮翕张,挣扎着望向一侧黄杨木架上的大大小小的刀,刀光如霜雪……环佩声中,一个着赭黄团龙半臂的英俊男子洒落走来,颔首一笑。
我说的,是传说中的《明皇斫脍图》。此图早已毁失,因此我方才写的是虚幻之境,但是我坚信,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开元盛世,李隆基这样的风流天子,一定要吃最鲜美的鱼脍,才配得上这大唐风月,才能令整个世界沉醉春风。古风随着王朝消逝在光阴深处,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到底还剩下什么?衣冠、典籍,就连小小的鱼脍都难觅芳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中,我在寻找梦中的鱼脍,我不仅仅是为了口腹之欲,更是想寻找桃花明月、诗礼江山。
我惊奇地发现,鱼脍还是在神州大地上保存了下来,那是岭南,分布于粤闽赣三地的客家人,他们完好地保留着这一风俗。客家是汉民族中颇具血性的种群,宋末抗元、明末抗清、清末抗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皆是客家人发起。我愿意相信,这些壮举中有鱼脍的身影——一个爱吃鱼脍的群体,必定是怀旧的、固执的,他们在千年的流徙和变迁中,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长安的裴令公亭,在汴梁的金明池畔,在书里、梦里的中原。三郎不在,鸾刀如故,今日的遗民仍然在食用中古的鱼脍。
我终于吃到最鲜美的鱼脍,是在福建。那是养在沙塘里的草鱼,沙白水清,鱼儿鲜活精洁。鱼片薄如纸,盛在褐色陶盘中,颇有古意。佐料是两种蘸水碟:咸的是清油豆酱,甜的是梅子酱;还有一碟柠檬片和一碗鱼头汤,柠檬清甜,鱼汤香滑,是人间至味。在那空竹声声的落地纸窗前,跪坐在榻榻米上,同行者大多以为自己吃的是日菜,只有我知道,那是消逝已久的唐宋遗风。这悲风吹过长安夜宴,穿过神都洛阳,射入兰陵美酒,串起许多我神往的人和事,隔了千年光阴,几生几世,终于再相逢……
三千米线
一
我最早知道米线这种东西,是因为谢枋得的诗。千年之前他写过一首诗,叫做《谢人惠米线》“:舂磨作琼屑,飞雷落九关。翕张化瑶线,弦直又可弯。汤镬海沸腾,玉龙自相扳。银涛滚雪浪,出没几洲。有味胜汤饼,饫歌不愁。包裹数十里,莹洁无点斑。兴师远持,此物正可颁。千万一日饱,不费金数锾。长安权贵人,五鼎靳笑颜。玉食过九重,恨无土宇版。岂知有琼糜,天雨到市。愿献空峒帝,马迷龙难攀。”诗写得极好,更难得的是态度好,要说古代诗人描写美食的诗词确实很多,但大半不肯认真去写,篇幅也不长,大约是因为爱惜羽毛,不愿背上不务正业,贪馋丧志的名声。即使老饕如苏东坡,他写的《猪肉颂》之类也都是游戏笔墨,算不上好诗;谢叠山能够耗费才华为一种小吃写下如此佳作,足见其对米线的热爱程度,也足见斯人性情潇洒,特立独行。只是看到“汤镬”那几句,忽然感到难过——这样一个嗜吃的人,最后却是绝食而死,有谁知道他那五天中焦首煎心的痛苦?只可恨余生也晚,不能为他奉上一碗热腾腾的米线。
说得远了,回到正题。米线历史悠久,《齐民要术》所记先取糯米磨成粉,加以蜜、水,调至稀稠适中,灌入底部钻孔之竹勺,粉浆流出为细线,再入锅中,以膏油煮熟,即为米线。又因其乱如线麻,纠集缠绕,又称“乱积”。至宋代,米线又称“米缆”,已可干制,洁白光亮,细如丝线,可馈赠他人,风靡一时,文人墨客争相吟咏:“粉之且缕之,一缕百尺缰”、“江西米缆丝作窝,吴国香粳玉为粒”……米线就是这样香飘天下,惊才绝艳的美食。
米线中最负盛名者,当然是过桥米线。鸡油高汤与配料一起上桌,由食客自己动手将肉片蔬菜及米线下进汤里烫熟,鲜美绝伦。当然,过桥米线之所以名动天下,重点在于过桥而非米线——那个一往情深的女子,那座印下她莲步姗姗的小桥,那片载了她眼波荡漾的湖水,那场红袖添香的千古清梦,伴着鸡汤的香气一起飘散的薄雾,隐着罗裙荡起涟漪的岁月……那是一个传说,一个让我千万里追寻的传说,它诱惑我在如今的困瘁红尘中,写下这些惨淡文字。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米线进入榆社,最普遍的是麻辣烫小锅米线,用小铁锅或砂锅来煮,一锅煮一碗。炉子是一个大煤气灶,上面有两三排火眼,小铁锅就置于这些孔上。锅子烧热加入骨头汤,汤烧开了再加入洁白柔滑的米线,稍煮一会再加入生菜海带,然后放蒜蓉和肉末,最后连锅端上。这种米线味道鲜美,制作简易,很快风行小城,把这里几种土著小吃挤兑得落花流水。但是后来有南方的朋友告诉我,这种米线其实并不正宗,因它不是由单一原料制成,应该叫做米粉而非米线;真正的米线,制作工艺和烹制过程要比这复杂,味道也远出其上。我不禁对米线又添了几分向往,但还是会常常光顾这种大排档,尤其是夏末秋初的黄昏,清风徐来,白露将至,于街边的巨大垂柳下闲坐,看了浮云看落花,目送末班车而过,行人迤逦在水果摊前,悠悠卷起千年小城风情的画轴中,怎能没有米线呢?
前几年,在二中门口开了一家香沅桥过桥米线,我去吃过,好吃是好吃,但是仍然不正宗——香沅桥本身就不是真正的过桥米线,属于盗版范畴;但是这家小店氛围很好,风味也不错,尤其配料中有一味麻油,滋味奇妙,我吃着吃着也就成了常客。走进小小的门脸,桌椅是原木色,整洁淡雅,米线用黑色大陶钵盛装,汤清而线齐,乳白的汤面漂着一个个圆圆的油星儿,吹一口气,透明的油星儿滴溜溜地游走,像一尾尾小鱼;汤下隐约露出淡红的肉片和碧绿的叶子,一阵阵麻油的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这小店的老板娘长得漂亮,小巧玲珑,巧笑嫣然,她不是本地人,我一直以为是江南美女,熟了之后才知道是个东北妞。跑堂的是她的小叔子,眉清目秀的美少年,颇像我弟弟,令人油然而生亲切之感。常陪我来这里吃米线的闺蜜换了好几茬;我们吃米线,有时点几串烧烤,喝一杯果汁,小店里总是流淌着低回的萨克斯风曲子,有一次在宛若流水的《take?me?to?your?heart》中,我的朋友琳琳泪流满面。米线绕指,情丝不绝,那个电话彼端的男人放下手头事务匆匆赶来,带她去拍婚纱照——这是米线的大功德。这米线我一吃就是两年,直到有一天店子易帜,据说是老板娘去了外地,让我惆怅不已。
去年,东升街又开了一家新的香沅桥过桥米线,看到熟悉的招牌,我心里想起那对年轻俊秀的叔嫂搭档,不禁走进去看了看,只见灰暗的地板和桌椅,柜台后懒懒坐着一个非主流打扮的年轻人,见客也不大兜搭。我吃了一碗,也是那样的配方、也是那样的米线,但再不是那种感觉,当年与我围坐同吃的朋友,也都不在身边了;只有相同的一碗米线看着我这个久别重逢的故人。
我不敢奢望昨日重现,因为逝水流年是谁也挽不回的。我告别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告别的东西;而我铭记的,却未必每个人都能铭记。我在人群深处茕茕独立,随波逐流中能保留的只有一些不合时宜的记忆。生活改变的不止是我的样貌和心智,还扭曲了我对曾经的坚守和缅怀。人生的米线绵延不绝,而我在转侧之间,是否因它而伤怀?走散的人们,已无法再聚,断裂的友谊亦无法回圜;惟余我在红尘深处,独对这青葱米线。
三
我飘零江湖,身如转蓬,万万缕米线穿肠而过;这酷似三千青丝的美食,牵动我九曲愁肠。有酸脆可口的凉米线,在炎凉世态中予我清爽;有热闹繁华的大锅米线,在数九严寒馈我温情;有温润如玉的酸浆米线,让我体会人间百味;但我还是执念于过桥米线:一碗地道的、原汁原味的过桥米线。我常常感到,我对它的魂牵梦萦,已经不是单纯的口腹之欲,我是真的用心,真的思念。可即使在彩云之南,也难见它的身影;我在昆明花了一晚上时间众里寻它千百度,终于到达蒙自米线馆时已是打烊时分——真正的米线,就像真正的情人一样,惊鸿照影,有缘无分,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综上所述,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实行针对性护理路径表干预模式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今后首选护理方案。
所幸我还是吃到了过桥米线。真正的过桥米线。那是在云南驻京办的对外餐厅云腾食府,北京的盛夏时节。
汤是清汤,却不是清澈见底的白水,上面有油,却不见荤气,汤水似开非开,微微有粼光点点,回环之热与沉积之香交织融化,余音袅袅。配料盛在精致的托盘中,一小格一小格,鸡丝白嫩、火腿红艳、芫荽碧绿,令人赏心悦目;我小心将乌鱼肉和血肠汆入,再加笋丁和豌豆尖,最后放入一卷米线,这线冰雪晶莹,在汤中凌波微步,如情丝缠绵。我啜一口汤汁,鸡油的浓香中有青菜的芬芳和米线的素雅,滋味瞬息万变,犹如情人间的微言深意,灵犀一点。美好的东西果然要锲而不舍地付出,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米线一转眼就吃得零落,三丝干巴菌和甜糯米酒喧宾夺主,交替巩固着我的舌尖记忆。曾经的追慕看似封存,其实早已无从寻觅,只剩下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黯然销魂——太多的东西可遇而不可求,否则徒然伤心而已。我默然饮尽杯中酒,甜的是别人的梦境,涩的是自己的青春,我甚至在怀疑自己是否有过青春华年。最相思葱茏米线,而我于米线是知音吗?如果说是,那也只是镜花水月,萍水偶遇,是那种恨不相逢的红颜。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若此情能激动流年的脉搏,我想那份难以释怀的心意也许会如同这碗清绝的米线,相看两不厌,千里共婵娟。
第二天,我返回太原,酷暑中的建南汽车站,热浪蒸腾,我买好车票,到附近一家小店里要了一碗米线,餐厅里只有几张简易的方桌,几条颜色可疑的凳子,房间内有冷气,米线是最简易的三鲜米线,看样子还可以。我舀一勺汤,仿佛还有昨日的余味;可是,当我低头俯就漂着葱花的碗里,眼前惟余三千米线时,那一瞬间,心中忽然寒风大作,如同铁马冰河,乱云飞渡,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整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人……
就是这葳蕤如云的米线,让我不知身在何处,今夕何年。
山药啊,兄弟
一
作为一个资深吃货,张玉行走于美食江湖,浪迹于舌尖世界,可谓阅人无数;但是浮华历尽,能真正相依为命的朋友还是少数,这少数的少数中,山药是最铁的兄弟。
首先说明我这里说的山药其实是指土豆。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家乡叫很多东西都是山药,山药在这边似乎是块状淀粉类根茎植物的统称。比如土豆叫山药,也叫山药蛋,山西文坛有“山药蛋”这个流派,其实就是土豆派,但是这样一叫,顿时显得滑稽,没有山药蛋那股憨厚天真的乡村气息;再比如菊芋,叫洋山药,大家多用它腌咸菜;至于植物学意义上真正的山药,我们管它叫长山药……这么多的山药,就像村庄中围着炕桌喝酒吃肉的汉子,揎拳掳袖,大说大笑,彻夜不眠,山药就是这样的兄弟。
中国人吃山药,其实时间不长,满打满算也不到四百年。它从遥远的南美洲一路漂洋过海,沿途路过西班牙和爱尔兰,它横渡加勒比海远赴彼得大帝的后花园,最终穿越河西走廊来到华北,从此扎根神州大地。作为一种高产作物,它旺盛的生命力和出众的饱腹感带给劳苦的中国底层民众以希望,支持他们度过一场场饥馑岁月,它真是两肋插刀的兄弟。
山药的可贵之处,在于它随遇而安。很多食材固然美味,但是总拘泥于一定之规,就像红楼梦里面打络子,松花必要配桃红,金线须得用黑珠儿线拈在一起;这样的食材一定不能做家常菜的主角,因为它们缺乏日常生活的智慧。山药可不是这样,它无论是挑大梁还是跑龙套都游刃有余;上得了华筵,下得了炕桌,做主菜则鲜香可口,做配菜则清正入味;有自然的风流态度。如同世间那样一种人,居庙堂之高而能作春风之态,处江湖之远而不失秋筠之节,能屈能伸,长袖善舞,直令人一见倾心。
二
夏末秋初,新山药上市,这个时候的山药最为绵软,炒着吃不是很好,更宜煮或烤。北寨以前产一种红山药,个头不大,特别香甜,煮在米汤中,等熟了捞出略凉一凉,用筷子搅成泥,撒点盐,淋入麻油,好吃极了。我小的时候,爱烤这种山药吃;扒开灶内的余烬,把山药连皮埋入,再盖上厚厚一层草灰,过一会儿,拿铁筷子夹出来;山药烫得很,我不停地吹着气,小心地把它在手里倒来倒去,一揭起那层焦黄的皮,顿时一股白气夹着浓香扑鼻而来,这是山药的真味和本性,酣畅而热烈,贯穿我的胃肠和心胸。这样的烤山药,我去年在朔州又吃了几次,那是右玉的晚宴,原汁原味的炖羊骨,就着烤山药,浓香松软,入口化渣,在紫台朔漠中犹如熏风沉醉。但是要我说,这山药比起我家乡的红山药,还是略逊一筹;只可惜这种山药如今难得一见,那种停车驻步、倾盖如故的兄弟也难得一见了。
我最喜欢的山药美食,是一种小吃,叫“拨烂”,很多人不知道这两个字怎么写,其实不必纠结,因为这是古汉语中的切音术,譬如说“窟窿”切作“孔”,“”切作“圈”;所以说“拨烂”其实随便写这么两个读音的字就可以,它的切音是“拌”,“拨烂”就是拌饭的意思。拌饭可用的食材广泛,有豆角拌饭、茄子拌饭、槐花拌饭,可谓各有千秋,但我最为钟情者,还是山药拨烂。山药洗净削皮擦作细丝,当然粗丝也可,碎丁也可,以各人喜好而定——有讲究的人还会先将山药蒸了再弄碎;然后加入面粉搅拌,撒一点搅一点,拌得均匀圆润,上笼屉蒸熟。然后备油,烧至七成热,入葱花煸炒,待葱香大盛时,将拨烂下锅,几铲几翻,加入细盐,即可大快朵颐。这种饭兼取青葱和山药二者之美,碧绿洁白,如果再撒上红艳的椒油,温香清辣莫可名状,这是山药的实用性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极致。
还有一种小食,我在别处从未见过,也许可以算北寨的特产,是用山药丝拌入面糊煎成,北寨人叫它山药饼子。做法极其简单:取面粉调成糊状,加少许盐,山药去皮擦丝,拌入面糊搅匀,然后摊薄在鏊子上煎制,一两分钟就熟。我特别爱吃这种东西,我的奶奶和姥姥都乐于做给我吃。她们都精于制饼,但风味不同。我奶奶烧的山药饼,面少山药多,山药丝不洗,淀粉融于面糊中,然后旺油急火快煎,饼呈金黄,薄脆而焦香。我姥姥则喜欢面糊多一些,山药丝少一些且反复清洗,将白白的淀粉都洗掉,然后还要切细碎的葱花点缀;这样烧出来的饼,色泽灰白,质地绵厚,有隐约的黄色脉络和绿色星点,柔软而清鲜。相同的材料和烹制流程,两个老人做出来的饼却大相径庭,这也与她们的性格和处世有关——我奶奶性子要强,脾气暴烈,做饭也是如此,她随手做的菜总有率性的真味,滋味浓重,不讲路数但能得自然之趣。而我的姥姥,一生悲观、阴郁,做人和做饭都精细谨慎;她的饭菜,是那种隐忍的美食,口感清淡而滋味悠长。我不能判定这两种饼的高下,就如同二位祖母对我的爱,殊途同归,无分轩轾。说到这里我真心惭愧,我已经三十多岁了,因着笨拙和懒惰,我从未亲手为年迈的祖父母们做过羹汤,好在他们并不苛求,在他们眼中,我能够白白胖胖地招摇过市,间或抽空到他们膝下大吃一顿,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我不善庖厨,探望他们时只能买一些现成的吃食;在他们生命的最后岁月,终于能吃到我买的东西,饮食之恩终得饮食之孝,尽管这回报微不足道,但也算是血脉的薪火相传。
三
山药吃得最多的,还是清炒山药丝。我吃过许多宴席,多半有此菜的身影。这是一道实惠百搭的小菜,既能餐前开胃,又能在饱食荤腥后爽口清肠。可惜我吃了这么多山药丝,却难得吃到真正称心如意的——要么油太多,失去山药的清甜,要么丝太细,且不是手工切成,没有独特的脆嫩。说到底,无非因它廉价,少有厨子在这个十元一份的小菜上费心思罢了。他们心里想的,都是怎么把鸡鸭鱼肉做出花样,山药么,随便炒一下就行——好比我们的新闻镜头永远对准的是领导的脸,至于背景中的草芥之民,有谁会在意?然而,我以为这绝非人间正道,金庸先生曾借洪七公之口讲述这个道理:“真正的烹调高手,愈是在最平常的菜肴之中,愈能显出奇妙功夫,这道理与武学一般,能在平淡之中现神奇,才说得上是大宗匠的手段。”黄蓉终以白菜豆腐将九指神丐一举拿下,愚笨木讷的靖哥哥遂得窥降龙之术,成为旷代英雄;这是否说明成大事者亦须关注小节?
近年来,我的口味愈加古怪,不大爱吃炒菜了,于是排骨汤成为我这个肉食动物的热爱。单吃排骨难免油腻,总要有些配菜才能清香鲜嫩,我试过冬瓜、丝瓜、萝卜……最后还是山药最合心意。用大个山药斜刀切块,再加姜丝葱段与排骨清炖,炖出的山药色如白玉,肉汤的鲜香尽在其中。我的朋友刘宏杰颇擅此菜,我经常有幸吃到他的杰作,宏杰活泼开朗,是英俊小生、体育健将,更是星级大厨,堪称全才。他的夫人曹霞也是我的好友,他们是姐弟恋,相差数岁,我一直十分钦佩曹姐手段,可以诱拐到如此全能的小老公。有几回宏杰亲自到我家为我们三家人的聚会掌勺,边做边喋喋教育我:炖肉不能太瘦,要选择略有丰盈的排骨;水要一次放足,中途加汤必定滋味寡淡;山药要切大块,但是不可放得太早,否则炖得稀烂,全无内容……可惜我只顾上对锅中翻滚的物事垂涎三尺,根本不理会他说的什么,隔几分钟问一句:“可以尝了吗?”终于得到首肯之后,我飞快拿碗盛几块山药和排骨,一边吃一边说:“好兄弟。”我说的是宏杰,也是山药,这时代肯于在隆冬为朋友炖一锅滚烫排骨的兄弟真是万里无一,好兄弟真正的情义,恰恰就在平凡的山药身上体现出来。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般若心经的真谛,讲的是空,空空如也才能包罗世间万象。山药无色,故能蕴五色光华,山药无味,故能生千般滋味。说它有容乃大似乎有些过誉,但我确实在山药身上,学到做人处世的大道。我走遍大江南北,吃过诸多美食,还是最爱山药。吃一块山药,那清素中徐徐升起的甜美让我欲辨忘言;我难以述说,如此平淡中有如此深意。化腐朽为神奇,积平凡成伟业,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融义气于山药,奉佳肴于兄弟,这是社会生存哲学的礼仪范畴。其中种种世态人情,需要我和与我一样爱吃山药的兄弟用此生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