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平台盘活资源

2016-11-21崔建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电子书教室计算机

崔建

教育部最新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为我们在“十三五”期间深入开展区域教育信息化指明了方向。《意见》中的基本原则明确指出,坚持深化应用,要通过深化应用释放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作用。《意见》进一步强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利用技术、设备和工具,探索、创设适应信息时代特点的新型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提升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水平。

我们在区域创设新型教学环境方面做了系列尝试,引入平台、盘活资源,将3000余台学生计算机在空置时间转变为1:1教学环境下的“电子书包”,打造全新的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环境。区域试运行一年多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整合优课、电子教室平台,搭建1:1新型 “电子书包”教学环境

快速发展的教育信息化时代,教育硬件资源投资巨大,尤其是学生计算机因为要满足信息技术软件教学和英语人机互动考试的需求,更新周期缩短至4~5年。每年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在更新学生计算机方面花费较高,均占教育投入的较大比例。

虽然我们的学生计算机购置费用在教育信息化支出中占到很大比例,但是我们的实际应用情况却效率较低、非常不理想。经过对区域内32所学校学生计算机教室的使用情况进行调研,我们发现:区域层面共有71间专用计算机教室,共计3550台学生计算机,按照每天开设6节课计算,一周可以开设2130节课。而实际资源利用情况是,全区计算机教室用于信息技术课每周350节课,用于电脑绘画等校本课程64节课,共有效利用414节课。如图1所示,区域计算机教室使用率为16%,闲置率为84%,计算机教室仅用于开设信息技术课和小部分校本课程显然是巨大的浪费。

我区现在有20个电子书包实验班级,通过2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我们慢慢总结了一定的电子书包学科应用模式,积累了丰富经验。在进行电子书包实验和推广的同时,我们也开始逐步实践 “闲置”计算机教室的高效利用方法,尝试将学生计算机搭载优课平台、电子教室等软件,转变为基于Windows平台的“电子书包”,把计算机教室的闲置时间转变为“电子书包”的实验时间,全区3000余台学生计算机全部面向所有师生开放,进行信息技术1:1环境下学科教与学的实践。

在基于学生机Windows平台的“电子书包”中,学生能一键调用线上正版教材、查看推送微课、进行灵活的线上学习等活动,彻底地把学生计算机扩充成了一台智能的“电子书包”。此外,还利用电子教室的互动功能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实时互动、屏幕广播等功能。通过不断地调查分析,我们发现配置了优课平台和电子教室的学生计算机与PAD电子书包在功能性和使用性上是相同的。对比如表1所示。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基于优课平台和极域电子教室的学生机,在核心的自主学习支持等功能上相似度很大,最大的差别在移动性上。在这一点,优课系统提供了登录账户,师生只要拥有账户,便可以随时随地地在有PC机的地方进行登录和访问自主学习,这一点也弥补了相比PAD电子书包可移动性差的缺点。

自主研发计算机在线实时系统,3000余台“电子书包”上课状态一目了然

为了了解3000多台基于Windows平台的“电子书包”的使用情况,有效提高学生计算机教室学科开放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我们自主研发了计算机室开放应用区域平台,其功能逻辑结构如图2所示。

在平台设计中,我们的技术团队采用主流的B/S架构,编程语言我们选择了C#.NET最新程序框架来实现,后台数据库我们采用与目前区域教育数据库兼容的关系型数据库。为了保障数据的安全性,我们分别对代码和后台数据库在站点侦测、数据库连接加密进行了系列优化工作,满足全国信息技术安全等级要求。

通过我们自主研发的计算机教室开放应用区域平台,可以实时记录、动态显示每台学生计算机上课的信息。在计算机管理层面,提高了效率,可以准确地定位故障计算机,从而进行快速故障排除,有效保障计算机教室的正常运行。在学校管理层面,可以实时了解自己学校计算机教室的使用情况,为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探究实验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层面,搭建了区域内所有学校教师间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实现了区域内各学校开放信息的共享。并且,最终区域内所有学生计算机的运行信息汇集到区域教育大数据数据库,我们进行动态调用和分析,为区域整体信息化建设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大数据支撑。

我们计划下一步继续充实这个平台,聚合电子书包教室、教师教研等专题应用,进一步优化教育信息化工作。

拓展家庭应用,3000余台“电子书包”巧“背”回家

据统计,我们区域层面有86%的学生家庭拥有个人电脑、PAD等终端设备,我们针对全区四万余名学生家庭电脑的使用情况进行等距SYS抽样调查,将所有拥有个人电脑、PAD等终端设备的学生家庭作为总体,抽取相等间隔的学生调查样本。调查结果统计如图3所示。

通过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近一半的学生是将家庭电脑用于玩游戏、聊天、观看动画片等娱乐活动,还有部分家长因为怕学生玩各种游戏、网络聊天等有害学生身心健康,而坚决禁止学生操作电脑。除去其他应用,只有很少数的学生应用电脑等终端进行知识的检索或者探究性学习。

通过调查我们有了新的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些设备,而不只是孩子们眼中的“游戏机”、大人眼中充斥着黄色和暴力信息的“诱坏器”呢?怎样才能将它们转化为优质的“求知机”“学习器”呢?我们能不能进一步拓展应用,在家庭也构建1:1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我们尝试引进优课人人通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家庭账号,在家里也可以一键同步登录,实现调用丰富的资源信息、观看微课、进行在线测试和讨论等操作,有效利用现有家庭设备构建了家庭1:1自主学习环境,巧妙地实现了把学校的“电子书包”带到了家中。学生在家里,目前可以利用在线正版电子教材进行自主学习,进行基本的知识点圈画和标注等;与同学和教师进行线上的班级问答和班级交流,进行课前的思考和课后的延伸讨论;随时看到教师推送的微课程等资源,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适当的巩固,学得快的同学也可以根据教师推送的资源进行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在线作业更能实现“1秒”实时反馈,学生和家长省去了长达1天或2天的教师批改反馈时间,能够动态实时地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进行有效的查缺补漏;在学科工具应用等方面,小学英语点读互动的功能更是使很多孩子喜爱上了这个平台。

成果与反思

从2015年开始,我们区域尝试将学生计算机教室全天开放,在高质量保证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同时,剩余的课时将3000余台学生计算机全部转变为“电子书包”用于学科课程教学的应用,利用“优课”等资源,进行1:1环境下在线教与学的实验。此外,我们还为全区所有中小学生开通网络人人通空间,同步进行“电子书包”的家庭拓展应用。

除了无法实施触摸功能外,计算机教室的Windows环境,基本不用改变学生使用习惯,全键盘输入也具有PAD无可比拟的优势。到目前为止,全区实验教师累计上传资源1946个,下载使用资源16620个,教师累计登录使用次数近10万次,其中使用最多的教师高达2428次,学生累计使用90余万次,试运行一年多来,师生、家长反响较好。

我们进行区域信息化深度融合,尝试创设适应信息时代特点的新型教学环境,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了更多的感悟。

1. 平台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提高便捷性、可靠性、实用性

实现更便捷的一键登录调用所有资源,并且记录所有的学习过程,进行智能的大数据分析,面向学生、教师、学校、区域层面,针对具体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供灵活的大数据呈现方式,从而更有效提高平台的使用效率。如果能够引入游戏化、虚拟化、情境式的搭建方式,开启学生“游戏化”的学习进程,实现实时的装备评价,相信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平台的架构在带宽能够保证的条件下, B/S架构比C/S架构在开放性、便捷性、移动性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建议尝试逐步调整为B/S架构的资源平台模式。

2. 硬件是基础,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与优化

目前,我们地区计算机教室硬件建设水平在全国应该属于中上等水平,但是随着计算机教室应用的增多和设备初步老化,计算机故障率和维护成本骤然加大,需要我们探索云课堂、虚拟化桌面等技术应用来提高计算机教室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从而更好地保障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市环翠区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

猜你喜欢

电子书教室计算机
“313”教室
计算机操作系统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打造自己的电子书架
基于电子书包的学习分析探究
电子书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