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票据史话

2016-11-21马莎

贵阳文史 2016年5期
关键词:金兰情义姊妹

马莎

民国金兰谱

金兰谱从何而来?《易经·系辞》中说:“两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古人常以金兰之喻,赞美兄弟、朋友之情,比喻结拜情义比金子还要珍贵,比香兰还要馥郁。

中国人认为朋友结交到一定的境界,往往会采取一种形式来标注,即结拜。结拜即是指一些同辈朋友志趣相投、惺惺相惜,希望进一步成为亲如兄弟姊妹的关系,便会进行结拜。而一些独生子女渴望有兄弟姊妹,或一些人没有亲生的兄、弟、姊、妹其中一种,或与亲兄弟姊妹关系疏离,也会与好友结拜,建立手足之情。有些人会认义父母的子女或亲生父母的义子女为义兄弟姊妹。一些父母也会为独生子女认义兄弟姊妹,让他们可以有年龄相近的玩伴,也可以从中学习何谓手足之情,学会兄友弟恭的传统美德。义兄弟姊妹之间通常会相互支援、忠实、友爱等。当中有人遇上困难,义兄弟姊妹就会倾力相助。

结拜的习俗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上可以追溯至先秦,至迟在三国时期,此俗已经流行。天下闻名的结义之情首推东汉末年的刘备、关羽、张飞的桃园结义。他们的真挚情谊,一向为世人所看重,视作珍贵的财富。到了唐代,结拜金兰就更为讲究了。唐朝冯贽的《云仙杂记》中记述了一个叫戴宏正的人每交到一个密友,就会把他的名字写在薄竹简上,焚香禀告先祖,称为“金兰簿”。这时的金兰簿已成为结拜的盟约。而在明清时期,在文人官吏之间渐渐形成一套祭祀结拜仪式。此仪式十分讲究,结拜之期要请阴阳先生选定黄道吉日,除了认真填写金兰谱,还要准备香烛贡品,将填写好的金兰谱供于桌案上,面对天地或刘关张牌位,依年龄大小依次焚香叩拜,极其虔诚。到了民国,民间亦效仿此风,作为社会交际习俗,义结金兰者大有人在,男性之间结为兄弟,女性之间结为姊妹,形成一时风气。

金兰谱作为结拜的重要信物,要在结拜者之间互相交换留存。所以填写也必须认真谨慎。谱上要将结拜人数、各自姓名、生辰八字、籍贯、结拜时间、誓言及祖上三代即父母、祖父、曾祖父姓名等有关事项填写清楚,并且态度虔诚严肃,具有团体意识。一旦义结金兰,便是生死兄弟,凡事以义为先,鄙视中途变卦,若其中有人违约,将会受到惩罚。

写了金兰谱后,还要举行结拜仪式。第一步,要请阴阳先生选定良辰吉日。第二步,焚香告祖,将填写好的金兰谱供在香案上,祭祀完各自祖先后,互相交换此帖。其间要按年龄大小,依次焚香叩拜,年长者领读金兰谱上的誓言。第三步,饮酒聚餐,把鸡血滴入酒中,结血盟以示郑重。第四步,宴饮后,集体再叩拜,撤香案,分金兰谱,各自拿一份。这是基本的仪式,根据地区不同,形式有繁有简。但是,凡举行过仪式的,皆称为“换帖兄弟”、“磕头弟兄”、“拜把子兄弟”,从此众人一心,一人有难,大家相助,有福共享,有难同当。

这里摘抄一段金兰谱中的结义誓言:“盖闻室满琴书,乐知心之交集;床联风雨,常把臂以言欢。是以席地班荆,衷肠宜吐,他山攻玉,声气相通,每观有序之雁行,时切附光于骥尾。编开砚北,烛剪窗西,或笔下纵横,或理窥堂奥。青年握手,雷陈之高谊共钦;白水旌心,管鲍之芳尘宜步。停云落月,隔河山而不爽斯盟,旧雨春风,历岁月而各坚其志。毋以名利相倾轧,毋以才德而骄矜。义结金兰,在今日既神明对誓,辉生竹林,愿他年当休戚相关。”

结拜,绝非一种利益的结合形式,它所结成的是一种更甚于血缘关系的情义,这种情义包含着一旦结拜,任何一方不仅要像兄弟姐妹般手足相待,更承担着对结拜方父母的照顾和儿女的养育之责。这其中的感情与责任、友谊与担当,是现代社会无法理解的义举。但正是这种一诺千金的诚信与担当,才构成了结义的精髓。

猜你喜欢

金兰情义姊妹
《Radio World》公布IBC 2019“最佳展品奖”名单
尘埃落定
万有引力定律
情义乡医
甘甜之水
完美火炬手
愚人节
白雪皑皑的冬日